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摘 要]我们每个人开始唱歌或说话的早晚及以后的发展速度都不尽相同,它主要取决于与孩子最亲近的人跟孩子说话和唱歌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的音乐环境是影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在各种子能力上存在差异:那种较多的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能力,家庭音乐环境的作用较小;那种较多的受后天影响的能力,家庭音乐环境的作用较大。<?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关键词]音乐能力;儿童;家庭;环境
一、婴儿早期对声音的反应
当婴儿降临人世时,已准备对各种声音刺激作出反应。婴儿在很早就知道自己的哭声会引起他周围环境的反应。研究者认为,这些早期的声音,是在母亲和婴儿间建立“亲密默契”关系的基础,另外,母亲为婴儿唱歌及将婴儿自己的声音返回给婴儿听也有重要意义。当一个月大小的婴儿听到母亲给他放以前录下来的自己的声音时,会安静下来并加以注意,以后他会很快与母亲对话。在曼纳斯部落中,专门设有保育员来应和婴儿的第一次哭声,所以婴儿不会在哭出声后再停下来看看周围有什么反应。以后这发展为用唱得更响的催眠曲来使哭的婴儿入睡。婴儿觉得,有声响比安静使他更舒服些。临床观察发现,母婴间的这种“亲密默契”以后可能形成孩子热爱音乐的基础。音乐能力可能起源于生物学上对声音的超敏感性。由于婴儿要在存在各种各样声音刺激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就必须利用自己的这种超敏感性有选择地去注意各种声音,以后就形成了所需的声学辨别分析能力。母亲与其婴儿之间的沟通形式在每一个婴儿身上是不同的。它是相互的,取决于婴儿的反应(可能取决于婴儿的先天素质)。当声学渠道是婴儿向母亲传递信息(又通过母亲传向世界)的最高形式时,孩子就有发展音乐能力的倾向。这种孩子对非文字性的语言暗示――声调、节奏、语言速度等特别敏感。这种暗示在实践中有更大表现力,譬如可以在友好的祝词中(声调、节奏、速度)听出敌意的声音,但是否具有音乐天赋的人对这一类暗示更为敏感尚未得到证实。
二、母婴间的“亲密默契”是热爱音乐的基础
每个人开始“唱歌、说话”的早晚及以后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它主要取决于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对孩子说话和唱歌的程度。对婴儿的研究发现,在6个月时,婴儿的运动和认识能力的差别与他的社会阶层、种族来源甚至如何喂养等方面完全无关,但到一岁时,喂养经验上的差异严重影响婴儿的认识能力;而直至3岁左右,还未观察到来源于不同环境的受测者间对音乐的反应有什么明显差异,在3岁后,家庭环境的差别开始影响唱歌和跳舞的学习。
库森斯基(Kucenski 1977)研究过系统性音乐感觉课程的作用,发现课程在提高3~9个月婴儿对曲调的反应能力方面是成功的。而家庭听音乐的得分与任何测验结果之间无显著关联。在参加研究的100位父母中,有60位愿意并按规定做到。必要时,可用“调整”程序来帮助弱智儿童。有关的母亲看来极其重要,她可能对孩子起更大的作用。许多父母实际上有可能很容易地帮助孩子提高音乐反应能力,但他们没有去费这种心思,研究者要母亲们对婴儿的呀声作出应答,然后在音笛上吹出或唱出中央C上面的F。这样训练40天后,在婴儿第三次进实验室时,他们对音高作出正确的反应就会比错误的反应多。有23个年龄在3~6个月的婴儿,他们对音高的反应能力似与父母的音乐才能和兴趣无什么关联,尽管一些家庭有的无音乐素质,有的是专业音乐家家庭。
詹金士(Jenkins 1976)研究了2岁和3岁女孩音乐能力成长与其母亲所受的音乐训练之间的关系。对60个儿童进行了节奏、旋律、力度、曲目及其他音乐项目的测验,其结果与其母亲何时接受过多少量的音乐训练作比较,发现两者呈正相关。但统计学处理无意义。普通的家庭音乐环境(包括母亲、父亲和其他大人以及在家中的音乐活动)看来在2岁前对其无影响,社会――经济状况及种族因素在统计学上也无差别。
麦克非(Mefie 1973)讲述过自己怎样在儿子第四个月起时常为他演奏或哼唱海顿(Hagda)的《惊愕交响曲》行板乐章的主题,到第15个月时,儿子已能非常准确地唱出前四小节来,并能加上各种变奏,如双音符或旋律的颠倒。这看来是他的音乐护理的最高成就。社会制约理论指出,对孩子及他的发声的任何关注,特别是如果施以主动影响的话,那么会起增强作用。有某些充分的证据表明,孩子的不同音乐造诣与其音乐环境的质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它在多大程度上纯粹依赖于环境因素还不大清楚。
苏祖基(Suzuki)的音乐学习课程的成功,为父母积极注意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提供了依据。他认为关键是招募能合作的父母,在孩子训练时母亲应在场,以及课程对母亲本身的训练,使母亲可以帮助孩子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中国、日本的母亲是对子女强烈关注的长辈,苏祖基的方法本质上较适用于这两个国家,当然它也可成功地移植到其他国家。总之,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关注,往往与孩子的出色表现是有关系的。
三、家庭环境对儿童音乐才能的影响
在对100多个5岁孩子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歌唱能力与其家庭背景有密切关系。根据这些孩子唱歌的录音,研究者将孩子分为三种:一种是“歌手”,能正确唱出90%的音符而不走调;第二种是“准歌手”,能唱出75~89%的音符,仅有几个走调;第三种是“非歌手”,他只能准确唱出75%以下的音符,或不能用正确的音调唱歌。这一标准应用于5岁儿童似太严厉。从音乐环境的角度来看,几乎没有一个“非歌手”是来自优良家庭。这可能是遗传作用的关系。也有少数儿童的家庭音乐环境对其未起作用。歌唱能力与下述的环境因素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孩子唱歌及与孩子一起唱的母亲,家中其他同胞的帮助以及家庭歌唱和演奏、具有音乐背景的父母、哥哥及姐姐等。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试图测定各种环境因素对孩子音乐能力的影响。通过问卷测试,比较孩子们的听力与音乐智商之间的关系,发现其相关分仅0.18。继而将问卷表中父母的回答作详细分析,把他们子女的音乐水平制作成表。将孩子的音乐知识得分、听力得分及恽氏测验得分相加,得出音乐水平指数。基于这一总指数,孩子们被分为三组。总的来看,最低一组孩子的父母几乎没有什么主动的音乐活动;父母当前的演奏和以前受过的音乐教育课程与孩子的音乐水平高度相关。可能有人会争辩:那些接受过音乐课程教育和把演奏习惯保存下来的父母是有天赋的父母,孩子们继承了父母的才能;但同样也可认为,父母的演奏有助于孩子音乐水平的提高,本身接受过音乐教育的父母更易于鼓励孩子也去学习音乐。
有许多自己不演奏乐器的父母却明显鼓励子女参加音乐活动――这是从家庭富足与成员参加音乐活动之间相关性很低(最高也仅0.45)判断出的。在西肖尔音高、记忆和节奏测验中和屈拉克记忆测验中,家庭富足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孩子得分与教师对之潜在音乐能力估计的相关性也很低。在三个年龄组中家庭富足因素在被教师判断为最有音乐能力的20%的儿童和能力一般的60%的儿童间存在差别,在一般能力组和最低水平组之间也有差别。看来,对于最年幼儿童,家庭富足因素与对音乐发生兴趣之间有正相关作用(相关分0.41),而对最大年龄儿童,促使他们对音乐感兴趣的作用较小。
研究还比较了家庭音乐环境的各个方面,这是通过孩子们填写问卷表而做的。孩子们要填写自己玩乐器的情况、家中的乐器和数量及他们对自己父母音乐能力和音乐兴趣的估价。这些资料用于组间比较是够精确的。其比较结果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旋律测验的成绩与孩子的音乐环境(包括孩子本身的音乐课程)呈线性相关,即这二个变量同时增加。节奏测验的结果成一曲线,说明节奏的学习可能是受其他因素(也许是先天因素)制约的。
研究者对200名中学生进行了测验,使用的是恽氏法等,还有自己设计的一套,后者让孩子对同一作曲家或不同作曲家创作的二个音乐选段加以区别。孩子的样本是加以选择的,其音乐兴趣较一般孩子高得多。事实上,这些孩子的家庭中,有四分之一是有演奏和唱歌活动的,有约30%的有同胞演奏乐器,有四分之一的家庭有定时的或经常的音乐活动,只有五分之一的家庭无乐器。结果发现,正是家中的乐器数(而不是音乐活动的时间长短、父母是否演奏一种乐器、同胞手足是否演奏一种乐器)是一个最有意义的变量。乐器数也许指明了一个家庭的天赋一5%的家庭有钢琴,相似数量的家庭有吉它。能力性测验看来比“估价”性测验更与家庭音乐环境高度相关。在家庭环境与举行音乐活动作比较时,也发现家中的乐器数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在音乐素质和音乐成就测验得分与环境情况之间的关系的测试中看到:父母亲是否歌唱或演奏与孩子的MAP得分关系非常小。在纵向研究中,也得到关于参加者的家庭环境的问卷资料,从下表可见,环境因素比先天素质对孩子的成就测验得分影响要大得多。
表:音乐素质和音乐成就测验得分与环境情况之间的关系
音乐素质
音乐成就测验
环境因素
总印象
节奏印象
乐感
作曲
旋律、节奏及和声认知总分
符号理解
综合
1、性别
.08
.10
.13
.12
.31
.42
.39
2、乐感
.03
.01
.15
.07
.25
.33
.26
3、实践
015
.04
.01
.09
.08
.04
.07
4、音乐场地
.10
.13
.18
.16
.25
.30
.28
5、实践天数
.13
.06
.14
.12
.20
.25
.23
6喜欢实践程度
.25
.18
.20
.24
.35
.36
.37
7、校外音乐活动
.25
.18
.24
.25
.25
.22
.25
8、家庭音乐活动
.15
.08
.20
.17
.20
.27
.23
9、暑期音乐课程
.24
.24
.27
.29
.28
.29
.28
10、私人音乐课程
.03
.01
.07
.04
.13
.18
.15
11、演奏另一种乐器
.18
.16
.20
.19
.38
.31
.38
12、父母要求其练习
.12
.03
.11
.10
.03
.02
.03
13、父母帮助其练习
.11
.06
.11
.11
.11
.08
.11
14、父母演奏或歌唱
.14
.10
.09
.13
.17
.10
.16
15、母亲演奏或歌唱
.17
.12
.13
.17
.27
.26
.28
16、同胞手足演奏或歌唱
.15
.03
.00
.07
.17
.07
.15
17、家中有钢琴
.18
.15
.16
.17
.40
.37
.41
18、家中有唱机
.08
.09
.07
.10
.15
.15
.15
19、在家中听音乐
.13
.08
.07
.12
.24
.15
.22
20、听音乐会
.20
.24
.25
.24
.34
.32
.35
21、家长
.17
.17
.15
.18
.38
.30
.38
22、父亲上过大学
.12
.17
.17
.17
.35
.28
.35
23、母亲上过大学
.05
.13
.15
.14
.37
.32
.35
总之,无论是否有相反的研究结果,家庭的音乐环境是影响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各种子能力的作用会各有不同:那种较多的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子能力,家庭环境的作用较小;那种较多的受后天影响的子能力,家庭音乐环境的作用较大。当然,至于怎么影响、用什么去影响、在什么时候影响等问题还在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之中。
(章淑慧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 音乐游戏的创编及指导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