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上好音乐欣赏课,为幼儿插上音乐的翅膀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卸甲镇龙奔幼儿园  张士琴


  摘  要:要上好幼儿音乐欣赏课,为幼儿插上音乐翅膀,就必须注重培养幼儿音乐形象性的思维,用直观的手段渲染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幼儿音乐的听辨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听辨力包括音乐的力度、速度、音的高低、情绪的听辨,引导幼儿学会欣赏音乐,让他们在倾听、欣赏中得到欢乐的享受,轻松地学习与记忆。


  关键词:音乐;欣赏;表现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往往超过再现音乐的能力,也就是说幼儿更喜欢欣赏音乐。如何让幼儿与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沟通,培养他们“音乐耳朵”,为他们插上“音乐翅膀”呢?以笔者的粗浅之见,幼儿的音乐欣赏课,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幼儿音乐形象性的思维。


  音乐是抽象、感性的,而幼儿的思维却是具体形象性的思维。如何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呢?这里除了,要把一个完全陌生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幼儿,让他们直接对音乐产生兴趣之外,还要运用直观的手段渲染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最简便的途径是用图谱起一个过渡作用。如在上《单簧管波尔卡》这课音乐欣赏课时,教师可先出示图谱,结合音乐欣赏一遍,然后让幼儿说说来到美丽的花园,先看到什么(四朵花)?再看到什么(四根浅色枝条)?又看到什么(四朵花)?再看到什么(四根浅色枝条)?又看到什么(四朵花)?从而一条清晰的结构线路图在幼儿眼前呈现出来:1-2-1-3-1。又如欣赏《美丽的乡村》,由于它是三段体的音乐形式,所以在绘制图谱时选取了三幅画面构成乡村的美景,随着音乐的进行幼儿看到了苹果树上的果子熟了;天空中小鸟在快活地飞翔;房子里冒出了炊烟,每一段音乐都向幼儿展示了一个画面,在用图片视赏形象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再加上语言的描绘和语气的变化、就更能让幼儿把握乐曲的特点、结构等。


  二、培养幼儿音乐听辨的能力。


  音乐欣赏的中心环节是倾听音乐,倾听音乐是个复杂心理过程。音乐欣赏心理过程,一般是从音响感知入手,其主要表现方法有:


  1、音乐力度的听辨。找两段《惊愕交响曲》中的音乐,《狗熊》和《小老鼠》,通过对比,幼儿会对音的强弱与音乐形象的直接对比关系有所认识。小老鼠打鼓轻巧而短促,而狗熊打鼓震耳有力,让人大吃一惊,这就是力度不同的效果。


  2、音乐速度的听辨。如欣赏《小娃娃》中,第一段音乐很轻、很慢,幼儿很快联想到娃娃在安静地睡觉,当听第二段音乐时,速度变快,比较活跃,幼儿就说小娃娃醒了在跳舞了。


  3、音的高低的听辨。如在欣赏《秋叶儿》时,教师先在中音区弹奏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很害怕的曲调,随着一连串的爬音,教师把旋律移到高音区,使人联想到小树叶勇敢地回到妈妈身边的形象。


  4、情绪的听辨。同时选取安详静谧的《摇篮曲》,雄壮有力的《军队进行曲》,欢乐活泼的《杜鹃圆舞曲》,使进行曲与摇篮曲相比,圆舞曲与摇篮曲相比,进行曲与圆舞曲相比,帮助幼儿在听觉上体验不同的情绪。


  这些听辨是幼儿学会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也是幼儿在音乐欣赏中进入情感体验阶级的奠基石,只有以此为前提,幼儿对于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及曲式结构才会逐渐有整体的感知。


  三、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欣赏不能仅仅局限于对音乐表现手段的认识上,不能停留在被动的接受上,还必须注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欣赏成为幼儿一种自觉行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欣赏。如欣赏《森吉德玛》,在听完第一遍音乐后,可引导启发幼儿说出你好像听到什么?看到了什么?这时一幅辽阔无垠、宁静祥和的美丽的大草原景象就展现在幼儿眼前。幼儿在时而舒缓时而欢乐的旋律变化对比中,感受到了碧绿碧绿的草儿,羊儿在悠悠的吃草,马儿在欢乐地腾跃……怎样把音乐形象在表现出来呢?教师可启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让幼儿积极大胆地思维。也可以根据平时积累的表象和经验,编创骑马、挤奶、欢庆等一系列舞蹈动作,准确形象地把美丽的大草原这一音乐形象地再现出来。


  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作用,好的音乐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一种要求反复倾听的积极愿望,并把它当成一种欢乐的享受。幼儿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也不例外,他们也只有在反复欣赏中才能认识得更为全面、更为深刻,记忆力也更加牢固。




上一篇浅谈如何使节奏乐教学更贴近幼儿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