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摘要: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正确人生观、提高审美能力,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丑化。”可见,音乐有修身养性的作用,是进行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不可缺少的教育工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尺度。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授学生,将“乐教”作为完善教育的重要手段,提倡以“乐”来完善人的修养。音乐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作用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音乐教育和其他艺术教育一样, 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音乐教育本身所体现的思想政治内容就相当广泛,包括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各方面的内容。它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升华。

  音乐可以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激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输关于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遇到来自社会生活的复杂问题还较少,不能亲身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而音乐作品向学生展示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大学生产生了对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诸多问题的思考。探求这些问题的解决则促进了对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喜爱与追求,从而转化为一种美的意识和观念,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音乐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塑造人的品德:一方面,音乐教育是一条有力的纽带,将人类的普遍的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引导人们去追求崇高的理想;另一方面,音乐教育可优化心灵塑造高尚的品格,使积极的人格和品德得以肯定与发展,使消极的人格与品质得以改变。因而, 音乐教育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着重要作用。

  2.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

  音乐具有生动丰富的感染力和强烈的情感色彩,因而更易唤起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激情,激发人们为美好理想而奋斗的动力。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音乐对激发军队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提高战斗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义勇军进行曲》表达了对敌人的无比痛恨,呼唤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抗日救亡主张旗帜下,为拯救中华民族而战,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音乐教育的特点不仅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音乐教育的显着特征是以音乐形式为媒介与受教育者心灵交汇,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来自音乐作品的心灵震撼。音乐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它对于物质利益会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就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因而通过音乐教育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可以通过发挥音乐教育的强大的感染力,创造多样化的音乐教学以及各种音乐艺术活动的形式,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

  当然,音乐教育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正面作用的同时,少数不健康音乐的庸俗化与低级化取向,异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我们要积极宣传优秀、正面的音乐作品,激发大学生的无穷斗志和智慧。

  二、音乐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作用

  1.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是: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而音乐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古往今来众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加强了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广大学生的报国之志。优秀的音乐作品犹如时代的号角,通过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塑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震撼着大学生的心灵,鼓舞着广大学生,对他们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教育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到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演唱和欣赏革命历史歌曲、民族歌曲、传统民族器乐曲、交响作品,不仅可以传授音乐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例如欣赏《爱我中华》、交响曲《红旗颂》等,让学生通过详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作曲作词家的生平等,从而加强对祖国的热爱。欣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复兴之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奋进、在拼搏中崛起的光辉历程,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欣赏合唱《祖国颂》《歌唱祖国》,饱满的激情歌唱祖国山河的壮丽,加深了大学生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

  通过向大学生讲解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爱国主义教育寓于音乐这种底蕴丰厚的艺术形式,把理想信念教育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触动心灵深处积淀的民族情感,民族责任感油然而生。

  2.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体现在校园中则要求广大学生具有全局观念、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音乐教育从形式来看具有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优势。例如当前校园中经常会举行的合唱、器乐合奏等,更具有得天独厚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优势。学生在集体演唱或合奏过程中,需要的是集体配合,协调一致,这就需要学生要具有整体意识、全局观念,要讲团结,讲协作,考虑到演出的整体效果,而不能搞“个人主义”。合唱、合奏中每个参加音乐活动的成员都要做到:节奏的统一、音高的准确、声音的和谐、声部的均衡、情绪速度的一致,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合唱、合奏中在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统一要求。这样的集体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说音乐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越条件。

  3.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大学生来说,遇到来自社会生活的复杂问题还较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候,为学生精选具有深刻思想内涵、体现生命价值的励志作品,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激发了大学生热爱生命,面对挫折奋勇直前的豪情壮志。歌曲《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飞得更高》鼓舞大学生要敢于追寻梦想,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力量。歌曲《世界一家》《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向大学生表达了对人类团结友爱、构建和谐世界的呼唤和祈盼。歌曲《为了谁》《公仆赞》《英雄》向学生传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讲解和欣赏这些音乐作品,使大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向学生展示,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和鉴赏。例如优美的《月光奏鸣曲》《夜曲》,崇高美的《祖国颂》《长征组歌》,悲剧美的交响乐《悲怆》《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美的《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等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欣赏并体会中国民乐《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的古典意象美、韵律美和意境美;京剧、评剧、昆曲、黄梅戏名段的声美、情美和韵美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大学生获得美的体验,传播美的信息。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从而在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这样获得的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正如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了艺术之美、生命之美、世界之美。

  以音乐这个载体来开展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新的思路,对青年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完美道德人格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通过音乐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能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现,完善其人格。音乐教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冯杨。艺术教育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2]魏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3]赵玲。试论音乐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4]孙斌。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拓展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8,(4)。

  [5]李新。学生理想信念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

  郭欣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硕士研究生

  郭玲霞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上一篇谈声乐演唱中语言的重要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