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小宝宝睡着了-周文燕(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       来源于:艺术起点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的特点,歌唱表演处于初级阶段,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是我这节音乐课的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小学音乐第一册第五课聆听表演《小宝宝睡着了》。这是一首摇篮曲,2/4拍,五声宫调式,曲调优美抒情,描绘了静静的夜晚,小宝宝在悠荡的摇篮里,听着妈妈甜美的歌声,渐渐入睡了的情景。   【教学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能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  【教学重点】:  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资料、图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听赏感知法,对比体验法,歌唱教学法,联想模仿法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形象直观;教学中运用游戏,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常规训练    师:快乐的四十分钟又要开始了,知道一年二班的同学特别的聪明,演唱的歌曲有特别的好听,我们的老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打招呼,请同学们举起双手一起来欢迎他么的到来。老朋友说啦,同学们可要团结,全班同学唱的声音就像一个人的声音一样,那才好听呢,能做到吗?   (在钢琴伴奏下,师生一起用柯达伊手势随琴声唱音阶)师:和音阶打过招呼了,还有节奏呢,一起来好吗?    响板、手铃:2/4   × ×  × ×  × ×    三角铁、碰钟2/4   × -   × -   × -     1、单独练习。    2、合奏。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细细观察,图中小宝宝在干什么?    生:在哭    师:谁先来模仿一下小宝宝的哭声?宝宝的哭声是有变化的,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很小,音乐的声音也是有大有小的,你能随着老师的琴声用“呜”来模仿宝宝的哭声吗?   (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乐句的音高。)   (师生一起模仿婴儿的哭声,分别用强和弱的声音来模仿。)    师:请同学们双手叉腰,在模仿的同时,感受一下我们的腰部会有什么感觉?    生:会一鼓一鼓的。    师:小宝宝哭声很伤心,谁能想个好办法来安抚一下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呢?    生:我给他讲故事;我给他听音乐;我给他唱首歌。    三、聆听感受,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范唱歌曲)    师:你们的想法可真好啊,老时想把你们的想法都用上,你们想不想来听一听,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哄宝宝不哭的呢?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    师:小宝宝听完老师的歌,他现在会怎么样呢?    生;一定不哭;睡着了。    师: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起个名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的名字叫《  》,是妈妈哄小宝宝入睡时唱的一首摇篮曲,请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为什么小宝宝听着妈妈的歌声就睡着了?”    生:比较安静;特别温柔。 对,他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歌曲不同。    教师评价:孩子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听得真仔细,老师送你们一个大拇指,真棒!  三、聆听感受,熟悉歌曲旋律    1、对比听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  (1)教师改变速度和力度来范唱歌曲。  (2)教师:大家听听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在速度、情绪、声音力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唱小宝宝听了能睡着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演唱摇篮曲呢?  总结:慢速和轻柔是摇篮曲的主要特点,也是妈妈歌声让小宝宝睡着的原因!      2、“摇摇篮”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的轻柔感,初次模唱歌曲旋律。    师:谁见过摇篮?你可以用双手摆成一个摇篮吗?(学生两人一组,双手搭成一个摇篮,摇一摇。)    师:怎样摆猜呢让宝宝睡得安稳舒服呢?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怎么表示?    生:四二拍,强弱。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边按节奏朗读歌词一边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睡觉吧,要记忆歌词内容。    师:摇来摇去像什么?    生:像小船。    师:谁在摇宝宝睡觉呢?    师:歌词美吗?如果加上我们美的歌声是不是更好呢?    师:现在请你们也用这种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小声跟唱。    (注意我们的歌声,要轻轻的,不要吵醒我们可爱的小宝宝啊!)    3、歌曲处理:    启发引导:    ①“小宝宝,睡在摇篮微微笑”,宝宝睡的怎么样啊?生:很甜,很美,用一个表情来表现好吗?    ②“摇篮像只船,妈妈轻轻摇”,摇篮怎么表现呢?妈妈是怎样摇的啊?老师这里有两条路线,那条线路可以作为小船的航行路线,让小船载着宝宝进入甜蜜的梦想呢?为什么?    生:因为它平稳,不会吓着宝宝。妈妈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宝,妈妈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生:轻轻的,多美呀!带上动作加表情来唱唱吧。    师:“摇呀摇呀摇,一摇一摇睡着了”,小宝宝是一下子就睡着了吗?    生:不是,慢慢睡着了。    师:“妈妈的歌声会有什么变化哪,用歌声怎么来表现宝宝慢慢睡着了呢?”    生:声音变小    师:让我们带上动作和表情,为我们的宝宝唱首动听的摇篮曲吧。第二遍时边用“”轻轻的哼唱旋律,把小船划入梦乡。)    师:你最喜欢唱里面的哪一句唱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生:“我喜欢‘小宝宝睡在摇篮微微笑’小宝宝的笑很甜很可爱;我喜欢最后一句‘一摇一摇睡着了’ 宝宝听了好听的歌所以睡着了 ……   (纠正学生演唱上的错误)    XX同学的旋律唱得很准确,谁能给她一个好的建议,怎样可以使她的歌声更好听了呢?    XX同学唱得真好听,她的表情很美,微笑着,就像妈妈的笑脸一样,非常有感情的唱出了妈妈对宝宝深深的爱,我们要象她学习,一起来跟她来演唱。    4、学生情景剧表演。师:老朋友说啦,我们也要参加,他们都可以吗?(学生选择打击乐表现安静安详的气氛)    请两名同学扮演摇篮,一个同学扮演妈妈,两个同学分别选择打击乐伴奏。表现安静轻柔,温馨的妈妈哄宝宝睡觉的情景。(师出示打击乐响板、碰钟、三角铁、手铃及节奏请学生选择)    四、情感升华    师:妈妈的摇篮曲是哪么轻柔,哪么甜美,伴随我们快乐的童年。让我们一起许下心愿,实现对妈妈的祝愿。同学们开始行动吧,默默许下对妈妈的祝愿……”  (课件展示星空,以《摇篮曲》为背景音乐,创设温馨的情境)    生:“妈妈谢谢你;我爱你妈妈;妈妈祝你健康;祝愿妈妈天天快乐……”    师:“同学们说得真是太精彩了!”    九、结束部分:    师:“让我们共同祝愿全天下的妈妈(师生齐声呼喊):永远年轻,天天快乐----!”    欣赏各国摇篮曲    师:“同学们,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了,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来自各个国家的摇篮曲,感受所有妈妈们对孩子同样深深的爱。”    欣赏:弗里斯、舒伯特所作《摇篮曲》及东北民歌《月儿明》(老师范唱)    师:“世界上有无数的妈妈,也就有了无数深情的歌声,让我们永远铭记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下课,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特别喜欢那些节奏感强、情绪活泼的歌曲,而要学习的《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长长的40分钟怎么让学生静下来感受歌曲的意境并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我试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我把整节课以“轻、柔、美表现妈妈的爱”来贯穿课堂,让学生从情感上体验升华对妈妈爱的感悟,从而自然的唱出妈妈摇篮曲的歌声,达到教学的目标。    第一环节,我安排与“老朋友音阶、节奏“见面把学生带进了神奇的音乐世界,从老朋友的话语,“同学们可要团结,全班同学唱的声音就像一个人的声音一样,那才好听呢,能做到吗?”,“用打击乐响板、手铃、三角铁、碰钟进行二声部合奏”引进课堂,为后面的情景剧表演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二个环节通过情景模仿“模仿一下小宝宝的哭声”的教学环节,轻松地引导学生体会到声音的强弱,接着请学生利用“模仿小宝宝哭声”探索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乐句强弱对比,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乐句的音高,利用游戏“声音的变化”对学生歌声进行了弱声的辅导,为学习歌曲做了铺垫,学生从情感上和音乐技能上都得到了发展。第三环节,多种方式聆听歌曲,启发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深层体验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说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说出自己对摇篮曲认知;2聆听音乐中参与音乐活动:通过选择划旋律线模唱旋律;为歌曲选择合适的声音,自己用歌声体验声音的强弱;3、选择线路作为小船的航行路线,让小船载着宝宝进入甜蜜的梦想。4、情景剧的表演等等,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作中感受音乐,引导学生聆听中模仿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样子;一层一层的深入聆听感受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从而做到温柔地、充满爱地演唱歌曲。第四环节,拓展欣赏各国的摇篮曲,以聆听为钥匙,引导学生打开世界音乐之门。 
    最后环节,以审美为核心品味人文情感。拓展延伸时渗透人文主题、许下心愿祝福妈妈、让孩子们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在潜移默化中,把爱留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小宝宝睡着了》这堂课有它的光彩之处,但也存在不少缺憾,但通过这堂课的的实践,我进一步感受到新课程给学生带来的益处,以及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挑战。只有不断地反思、质疑,才能让我们在新课程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领略更多精彩!




上一篇大河之舞-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