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初二音乐教案 《神州大地》单元


作者:胡晓婷       来源于:艺术起点

 

山东淄博高新区卫固镇付山中学 胡晓婷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课 题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锦绣山川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授课时间

第12周

教学用具

录音机

教学方法

欣赏法、练习法

 

 

 

 

 

 

 

 

1、学会演唱《青藏高原》。

2、通过欣赏《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结合演唱《青藏高原》,体会山西汉族、陕西汉族、内蒙古蒙古族、青藏高原藏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

3、学会区分二段体、三段体等曲式结构的不同

 

教学

重点

 

 

背唱歌曲,并体会它风格特点

体会不同歌曲所体现的不同民族、地域的不同音乐风格特点、感情气质、曲体结构。

 

教学

难点

 

 

学会用声音来表现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前者要用秀美舒展的声音来表现辽阔热情的风格特点。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锦绣山川

 

1、唱歌:《青藏高原》

2、欣赏:《太行颂》《黄土高坡》《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学唱《青藏高原》的积极性较高。结尾可删去

 

 

 

 

教学

环节

估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2分钟

 

 

 

 

 

 

12分钟

1、导入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唱歌、音乐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青藏高原、太行山、黄土高坡、兴安岭,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2、唱歌《青藏高原》

(1)结合观赏青藏高原风光的图片,或者由教师范唱歌曲《青藏高原》,或播放该歌曲的录音(录像,或CD/VCD)。

(2)分三个部分跟录音哼唱。

A、引子:“呀拉索哎”。特别注意“呀”的切份节奏,“哎”的八度大跳和装饰音,并引导学生对高亢的山歌风格和辽阔的青藏高原风光的联想。

B、由“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到“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引导学生用明朗亲切的声音来歌唱。头两句音调、节奏均比较平稳,后两句少有变化,尤其注意第二句“还有”的切分,“有”到“无”的八度跳进,以及第四局的后半拍起唱的节奏。

C、由“哦,我看见”到“那可是青藏高原”。节奏比前宽广舒展,旋律音调起伏幅度更大。尤其应当注意四三拍子、四四拍子中,二拍延长音的区别。结尾乐句中,“那就是青藏高原”的“高”字拖腔

 

 

感受祖国大好山川,充满自豪感去学习本堂课

 

 

 

 

 

观赏青藏高原风光的图片

 

 

 

 

 

三个部分跟录音哼唱。

 

 

 

 

 

 

 

教学

环节

估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15分钟

3)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将全曲连续演唱。进而分析该曲的曲式:带引子的二段体。

3、分析歌曲《太行颂》

(1)介绍《太行颂》的内容、音乐形象,启发学生对山西民歌风格、颂歌特点的关注。

(2)播放录音。

(3)讨论《太行颂》的山西民歌风格、颂歌特点在旋律音调、节奏放面的表现。

4、欣赏《黄土高坡》

(1)介绍《黄土高坡》的内容、音乐形象,启发学生对陕西民歌风格的关注。(2)播放录音。

(3)讨论《黄土高坡》的山西民歌风格、颂歌特点在旋律音调、节奏放面的表现。

(4)启发学生对该歌曲曲式结构的注意,由引子和ABA1三个段落构成。并分析A段与B段的不同和相同之处,A段与A1段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而分析它们之间在感情表达方面的区别。

5、欣赏《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

(1)介绍《走上这高高的兴安岭》的内容、音乐形象,启发学生对内蒙古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关注。

(2)播放录音。

(3)讨论该歌曲的蒙古族音乐风格在旋律音调、节奏方面的表现。

巩固复习演唱

 

 

 

 

分析〈太行颂〉

 

 

 

欣赏、体会

 

 

 

 

欣赏〈黄土高坡〉会唱的同学可以跟唱

 

 

 

 

 

 

 

 

分析歌曲的情绪表达

 

 

 

 

 

了解内蒙古蒙古族音乐风格

 

 

 

欣赏、讨论

 

 

 

 

 

 

教学

环节

估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6分钟

 

 

 

 

3分钟

(4)分析该歌曲的曲式结构:带引子的二部曲式。并阐明B部复乐段的特征。

6、教师对以上四首歌曲在民族特色地方风格、感情气质、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兵器法学生填写好教材第34页下半页的表格

四、小结:

这节课,通过欣赏和演唱,同学们对山西汉族、陕西汉族、内蒙古蒙古族、青藏高原藏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有了新的体会。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

 

 

 

 

 

 

 

 

课 题

神州大地――锦绣山川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授课时间

第13周

教学用具

录音机

教学方法

演唱练习、欣赏

 

 

 

 

 

 

 

 

1、学会用山东民歌演唱方法来演唱《沂蒙山小调》。

2、通过听乐、吟诗、赏画,启发学生对《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不同音乐风格(审美类型)的体验。

 

教学

重点

 

 

用质朴率直的歌声来表现朴实高亢的风格特点。

体会音乐、诗歌、绘画在传情达意方面的异同

 

教学

难点

 

 

理解这两部作品在音乐审美类型和中心意境方面的不同特点

 

 

 

 

 

 

 

 

 

1、唱歌:《沂蒙山小调》

2、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

 

 

 

 

    学生基本能把握《沂蒙山小调》的风格。对与欣赏还有部分同学不太理解,教师应多去查阅一些有关的文学常识,对学生进行理解分析。

 

 

 

 

教学

环节

估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4分钟

 

 

 

 

 

15分钟

 

 

 

 

 

 

 

 

 

 

16分钟

1、通过对前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继续体验音乐重的“锦绣山川”――山东的沂蒙山,四川的峨眉山,贵州的娄山关。

2、唱歌《沂蒙山小调》。

(1)结合观赏沂蒙山风光的图片,播放《沂蒙山小调》的录音(音响或CD、VCD)。

(2)跟录音哼唱。先学会安旋律、节奏要求准确地歌唱。接着,模仿录音重的风格来演唱。

(3)启发学生对“鱼咬尾”的旋法和第一、三句,第二、四句之间的旋律移位关系的分析。

3、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

(1)边欣赏《古蜀栈道》图片,边朗诵李白诗《蜀道难》

(2)欣赏郭文景《交响乐・蜀道难》再现部;启发学生对作品表现意境的体验。

4、听乐、吟诗、赏画《忆秦娥・娄山关》。

(1)边观赏全山石《娄山关》油画,边朗诵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

(2)欣赏田丰作曲的合唱《忆秦娥・娄山关》,启发学生对引子、A段、B段音乐内容的体验。

 

复习歌曲〈青藏高原〉

 

 

 

 

 

欣赏沂蒙山风光的图片

 

 

 

跟录音哼唱。先学会安旋律、节奏要求准确地歌唱。接着,模仿录音重的风格来演唱

 

 

 

 

 

 

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

 

 

 

 

 

听乐、吟诗、赏画《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

环节

估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备 注

4分钟

5、小结:综合比较《蜀道难》与《忆秦娥・娄山关》在音乐风格(音乐审美类型)和中心意境方面的差别。启发学生理解教材第37面下半页的比较表。

 

 

小结

 

 

 

 

 




上一篇初二音乐教案 《期中检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