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中小学音乐新教材的尝试与探索
上海奉贤 朱红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要求中小学音乐教育更好地顺应音乐文化发展潮流,不失时机地将音乐艺术精华融汇于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之时,迎来了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的小学音乐1―3年级、中学音乐6―7年级(上师大版)新教材出版了,与以前教材相比较,新教材的成功之处是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物化到中小学音乐学科课程之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构建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提供了良好的实施平台,综观已出台的新教材,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丰富的创造性、充分的开放性、显著的综合性和广泛的合作性。<?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一.音乐新教材的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
新教材中引进了具有鲜明特征、学生喜欢的通俗歌曲、数字化时代的音乐、民间传统的音乐、娱乐音乐等,这些作品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作品,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作品。即符合现在的审美特点,同时这样的设计也隐含着音乐文化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道理,使学生树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文化现象反映不同的时代特点;事物的发展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
2.丰富的创造性
由于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等特点,它必然能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这种能力是创造活动的基础,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这种能力能更好地得到培养 。新教材中体现创造性的地方有许多,欣赏、唱歌等教学都可以有教与学的创造性体现,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创造与活动”,如:“漫步动物园” (六年级),不管学生用有音高的旋律还是用没有音高的节奏来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都培养了学生概括事物特征的能力和不同类型表现方式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3.充分的开放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二期课改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要促使学生发展,就要给他们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新教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新教材的每一课的主题切人点都比较小,为教学中的拓展留下了广泛的空间;新教材是以音乐人文现象作为结构教材内容的条件,为引导教学中不同层次的深入探究提供素材。
4.显著的综合性
新教材的内容上除了音乐本身以外,还涉及到大量的舞蹈、民族、文学、历史、戏剧、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综合性是显而易见的。新教材的综合因素其实质就是把音乐放到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之中,音乐作品的产生、音乐流派的形成等现象都是受到了其它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5.广泛的合作性
新教材是以主题模块式方式以及从文化和审美角度学音乐要求,是对中小学音乐学科的升华。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参与者之间的有效合作,已被放到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教学中的合作精神也是我们所处时代对个人素质的要求。
二.教材框架结构特点:
各课(单元)教学主题鲜明,人文色彩鲜明。古今中外的教学课题循环穿插,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整体化内容设计,使听、唱、奏、创作、律动等教学活动更加紧扣主题。模块化的栏目组合,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
三.新教材实施概况
小学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时间学校数百分比时间学校数百分比时间学校数百分比2000年25.9% 2001年1235.29%2001年25.9% 2002年1852.94%2002年1235.29%2002年25.9%上表反映从2000年开始小学一年级音乐新教材在实验小学、育秀学校进行实验,占全区小学的5.9%。2001年扩大到南小、解小、华亭、江一小、江三小、新寺小学、金汇小学、奉一小 、洪庙小学、协和学校,占全区小学的35.29% 。2002年扩大到头桥小学、钱桥小学、塘外小学、庄行小学、胡桥学校,占全区小学的52.94%。小学二年级与三年级依次类推。
中学(包括六年级)
六年级七年级时间学校数百分比时间学校数百分比2000年27.4% 2001年27.4%2001年1138%2002年27.4%2002年1555.55%上表反映从2000年开始六年级音乐新教材在 实验小学、育秀学校进行实验 ,占全区中学的7.4%。2001年在七年级扩大到钱桥中学、实验中学、南桥中学、古华中学、西渡学校、金汇中学、光明中学、四团中学、育秀学校、华亭学校、协和学校,占全区中学的38%。2002年扩大到肖塘中学、齐贤中学、四附中、塘外中学,占全区中学的55.55%。
八年级到高三称之艺术课,统计到2002年9月,八年级有11所学校 试验。高一年级有7所学校,占全区中学的87.5%。
四.实施新教材的策略与方法
1.更新理念是前提
学习模式:
实施新教材试验工作的困难,首先来自音乐教师们对二期课改精神的认识不足,他们虽然对老教材并不满意,要求改革。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旧观念来看教材, 最为突出的是不能正确地把握“艺术”与“技术”的关系,甚至出现重技轻艺的现象。因此理念问题没有解决好,新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也就不能自如的运用。因此在新教材试验的前期,我们首先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抓起。
(1)组织全体音乐教师们学习理解《面向二十一世纪上海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改革行动纲领》。形式有请市专家郁文武、张荫尧等老师到我区作专题讲座,区教研员自己作辅导讲座、以学 校教研组的形式组织学习、区中心组、骨干教师范围内组织学习、强调个体自学。从而正确理解〈行动纲领〉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的四个突破口,通过听听、学学、议议,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活动为基础,适当淡化乐理知识、视谱内容,突出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功能的指导思想和加强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为前提的审美基础教育、提倡以听觉为先导、动觉为切入口的音乐基本训练、以即兴创造为抓手,以想象、联想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与学生需要的音乐学科教育体系的四个突破口。
2.指导方法是关键
方法模式:
(1)途径一:以课题为抓手,把我们在新教材试验中发现的问题,以课题的形式加以解决,进一步推进试验工作不断深入的研究,由此我们针对一些问题申报了《在“二期课改音乐新教材”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的课题。
“二期课改音乐新教材”教学中研究性模式:
围绕课题研究,结合区的教学节活动,开展了专题性研究的系列活动,并在实验中学、金汇中学、华亭学校、钱桥中学、南桥小学等不同年段、不同地域环境的学校开设新教材研究课,教师们通过努力,展示了有自己个性又能充分体现新教材思想的研究课。尤其是育秀学校吴玲老师的一堂市级新教材观摩课,运用了“二期课改音乐新教材”教学中研究性的模式,受到了市教研员、新教材主编及教材组人员和各区县教研员的好评。肯定了我区在新教材研究中所取得的成绩。但我们在新教材专题性研究的系列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同一课内容或同一份教案的教学中,由不同的执教者,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等,这就牵涉到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性的问题。
(2)途径二:研训一体,开设了新教材任课教师的《教学最优化艺术研究》的职训班。通过对备课艺术、课堂教学组织艺术、讲授艺术、导入艺术、启发艺术提问艺术、语言艺术、体态艺术、教学媒体的使用艺术、德育渗透艺术、应变艺术、学法指导艺术的学习与实践,教师间相互示范并在实验小学、古华中学、解放路小学、协和学校、金汇小学等开设结合新教材进行教学最优化艺术研究的系列研究的展示课、研讨课,并汇编了《教学最优化艺术研究文萃》,使老师们真正认识到教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教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理论运用于实际,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因宜,不能囿于一个程式。
(3)途径三:三级教研网络的研究
在三级教研网络的研究活动中,提供舞台人人参与,发现人才好好培养,并在块教研活动中加以推广,力求骨干教师教学的特色化。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研究的活动中,对适当淡化乐理知识、视谱内容把握的“适度”、以听为先导、动觉为切人口、即兴创造为抓手,以想象、联想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从理论到情感上逐步接受新教材的理念,他们认识到:新教材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人手,在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包括音乐游戏、律动、听赏、唱歌、奏乐等),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获得音乐审美体验,这对培养学生成为有较高音乐文化素养的人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师们就能比较自觉地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参与到音乐新教材的试验中。
五.反思总结求特色
在两年的新教材试验过程中,通过更新理念、方法指导,使教师们对二期课改的精神从不理解到理解、接受并贯彻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1.新教材研究中心组在区教材培训、区教研活动中进行新教材教学内容演示活动和教学研究课,为我区培训教师提供了最直接的新教材教学案例,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赞扬和认可。
2.新教材试验以来,为全市试验校音乐教师开设新教材试验观摩课一节,为全区音乐教师开设新教材研究课13节,并汇编了《教学最优化艺术研究文萃》、《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集》、《奉贤区艺术教育论文集》。
3.在参加第三届中小学音乐教学录象课评比中,获上海赛区小学组二等奖。
4.在区新教材研究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出色的中青年音乐教师和课改积极分子。
六.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两年来的新教材试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
1.少数教师的自身素质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对教师必须具备的学识和技能有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学校音乐教育所必须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广博的人文知识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操作能力。这些要求对基本素养不高的教师来说,是很难达到的。
2.音乐教师队伍从整体上讲,理论水平不平衡,造成对新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下一步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新教材的教研活动来逐步解决,也需要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作者为上海奉贤地区音乐教研员)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版权所有,不经授权,不许转载
上一篇: 音乐新课程实施的若干探索与思考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