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 蒋一禾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编者:本文作者蒋一禾是江苏省一位优秀的中学音乐老师教师,无论教学实践还是音乐教学的理论修养都有相当的造诣,这篇文章是蒋老师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教学中的感悟,希望这篇文章对于要求自我上进的音乐教师朋友有所帮助。谢谢蒋一禾老师的付出和奉献!另,由于网页格式问题,文章中有部分谱例和图示在本网页中无法显示,请读者朋友们见谅。--编者:赵洪啸
------------------------------------------
摘 要: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交响音乐民族化成功的代表作之一。教师在对待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时,要赋予她时代的精神内涵,在作品本身看似平淡的地方,挖掘一些前人没有发现的,但是具有潜在艺术价值的东西,把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巧妙联系起来,通过巧妙地设计活动与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使他们真切地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感受生活,进而感悟人生。
关键词: 音乐 教学活动 感受生活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是作曲家陈钢、何占豪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古老传说为题材、根据越剧曲调为素材创作而成的音乐精品。作品问世以来,被公认是我国交响音乐民族化成功的代表作之一。 长期以来,教师在介绍该曲时,更多关注的是其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故事和曲作者骄人的成绩,而我觉得,教师在对待经典的传统音乐作品时,一方面要忠实于作品的本身,另一方面,也要赋予她时代的精神内涵,教师应该在作品本身看似平淡的地方,挖掘一些前人没有发现的,但是具有潜在艺术价值的东西,把音乐与学生的生活巧妙联系起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音乐,通过音乐感受生活,进而感悟人生。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全曲长约26分钟左右,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畏难的情绪,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化的且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从而淡化时间的意识,从心理上不排斥音乐,比如,全曲中描述梁山伯与祝英台共处的音乐形象共有三处,通过三次描述,概括了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高潮的历程,同时也是两人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通过三见“梁祝”的主题赏析,不仅勾勒出人物形象,了解了故事情节,为整体欣赏乐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达到了由浅入深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见梁祝
课前,我要求大家搜集有关梁祝的故事材料,并在新课开始时,请同学描述“梁祝”的故事概况。“梁祝”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但描述“梁祝”的音乐大家能不能听出来呢?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 欣赏 播放《梁祝》中“草桥结拜”那段音乐,(但不告诉学生这段音乐的名称。)然后请大家谈感受: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通过聆听音乐,学生们回答:听到了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合奏,音乐很柔和,意境很优美;其他更多的内容就说不出了。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我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草桥结拜”这一段,我要学生想象一下:一对陌生的少年男女(女孩是装扮成男孩的),在春天踏青的活动中偶然相遇了,他们的交往是怎样进行的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多数同学在下面议论,另一部分同学则腼腆地观望着,为了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我要求两个同学上来表演这个过程,表演的要求是:有情节有语言。对“观众们”也提出要求:细心观察,力争看出交往的细节。教师的问题答案就在这些细节里,这个设计一下子便把所有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同学们的热情推荐下,两名同学羞涩而又激动地开始了他们的表演,虽然表演还很稚嫩,语言也不流畅,但表演者很投入,观众们也很专注和热情。 感悟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教师预设的小问题让大家来讨论回答: 1、陌生的男女交往时,通常是哪一方主动些?(男方) 2、主动的一方语言速度一般是怎样的?(中速或偏慢) 3、女方刚开始说话时,神情是怎样的?(羞涩的) 4、女方羞涩时说话是脱口而出的,还是经过思考的?(经过思考的) 5、音乐是怎样来表达羞涩而又是经过思考的话语?(运用休止的方法) 6、女方羞涩时说话句子是长的还是短的?(短的,因为羞涩) 7、女方羞涩时说话的声音是上扬的还是下降的?(下降的,仿佛是鼓足了勇气才开口,然后又害羞) 8、根据你的经验,女子在熟悉的人们面前话语是多还是少?(多) 9、人在激动、快乐的时候,音调是高的还是低的?(高的) 10、 问男生:与你谈得来的女生如果有很多话要跟你说时,你一般怎么办?(学生哄堂大笑,并兴奋不已) 对于这些问题,学生都乐于回答、急于回答,并且回答得妙趣横生。然后,我们一起再来欣赏“草桥结拜”的音乐,再请同学回答:所听音<?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二见梁祝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通过三年的同窗共读,梁、祝之间通过生活与学习的交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接着在“长亭惜别”这一段也要求两名女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大家也是带着问题来欣赏她们的表演:梁山伯的情绪是怎样的?祝英台的情绪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有那样的情绪?“长亭惜别”一段表演结束后,请表演的同学和观众代表分别谈梁、祝当时的内心感受。 欣赏 接着请大家看谱欣赏“长亭惜别”这一段音乐,并思考通过哪些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人物的情感?:(谱例)三见梁祝
第三次见到梁祝是在惊心动魄的“抗婚”音乐之后,祝英台勇敢、坚定地面对封建势力的重压,音乐情绪从激烈对抗的状态,快速而自然地过渡到哀婉凄凉的氛围里。 欣赏 一段凄婉的慢板音乐,感人肺腑地描绘出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楼台相会的场面。如诉如泣的旋律先在独奏小提琴上出现,大量的小三度装饰滑音和慢速的半音滑音,使旋律呈现出一种泣诉的感觉,悱恻凄绝,催人泪下。(“楼台相会”谱例)上一篇: 拓展音乐欣赏教材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高一音乐新教材教学体会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