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艺术节汇报演出背后的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艺术节汇报演出背后,有着许多故事,那一些人和事,有的动人,有的烦人,有的还能启发人,随便想到些,散记于此,愿与关注艺术节的同仁们共享。<?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单森权

 

 

从星空闪烁到阳光灿烂

 

在进行艺术节汇报演出的策划过程中,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策划组的成员,就是如何定出一个合适的主题。对比已经观摩过的外县市的演出,有宁海的“情怀宁海”,慈溪的“缤纷三北”,余姚的“四明风,姚江情”,海曙的“我们同在蓝天下”, 北仑的“播种梦想,收获希望”,江东的“放飞希望”等,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我们象山如何体现出特色和创意呢?确实难住了我们。

在一阵冥思苦想之后,我们从现有的节目中获得了启迪。丹城三小的参赛节目《星星亮了》和教师合唱团的保留曲目《在灿烂阳光下》,让我们眼前一亮。如果把这两个节目放在一前一后,正好体现了从星星到阳光的时空轮回,也寓意着似一颗颗星星的学生在阳光般的教师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而且整台演出将从暗淡的夜空中开始,在灿烂的阳光中结束,体现出一股勃勃向上的生机。这一构思马上使大家欣喜若狂。但在如何体现象山特色这一点上又犯了难。于是,意见有了多种,有的提出“星光熠熠,璀璨象山”,有的提出“半岛流韵,艺满校园”,但总觉得还不够完整,最后再向教科研中心的吴国华、杨杰明等老师征求意见,经过多人参与讨论,共同得出“半岛流韵,星光璀璨”的主题。这一主题,前半句揭示了象山的地域特色,并以动感的“流韵”二字把包括音乐美术在内的艺术类型的轮廓勾勒出来,寓意着象山半岛的艺术教育流淌着艺术的韵味,使人联想到行云流水、意韵高雅的书画艺术和琴歌弦舞、瑰丽动人的舞台艺术,后半句则以“星”和“光”把《星星亮了》和《在灿烂阳光下》这首尾两个节目有机的联系起来,并以“璀璨”二字预示着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光芒四射的意思,从整体上看,这八个字更有象山教育一片欣欣向荣之意。所以,当这一主题刚一出笼,便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公认,局领导也表示满意。

主题一明确,内容的充实进度更加快了,我们对第一个节目和最后一个节目作了精心的编排。对于第一个节目《星星亮了》,在音响上先以钢琴独奏来引导,再转到领唱与合唱的呼应,最后是台上学生和台下方阵学生的全场合唱,在灯光上伴着荧光棒的点点荧光,首先营造了暗淡的效果,在舞蹈上先是一簇簇的静态造型,后是流动的舞蹈动作,并在节目的结束部分亮起八个由霓虹灯制成的闪闪发光的主题词,同时在整个节目的前后配上了专门定做的片头动画,使演出的开场主题鲜明,引人入胜。

最后一个节目《在灿烂阳光下》同样有巧妙的设计。先是两位教师的诗朗诵,作为整台节目高潮前的铺垫,然后在朗诵中缓缓出现合唱队员的身影,当教师合唱队、象山中学合唱队、实验小学合唱队在台上层层叠叠就位后,指挥一挥拍,音响立即播出了昂扬的旋律,一队可爱的海韵幼儿园的小朋友蜂涌而上,手拿金黄色的向日葵,把舞台装点得更加艳丽。在歌声进行到高潮部分时,指挥又转身指挥起台下观众,全场共唱一首歌,此时,礼炮鸣响,礼花飞溅,在雄壮豪迈的音乐声中,演出达到了最高潮。当音乐结束后,“半岛流韵,星光璀璨”的片头动画再次出现,给演出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星空闪烁到阳光灿烂,凝聚着多少人的智慧和多少演职人员的辛劳,我们为独特创意而自豪,我们为演出成功而欢欣。

 

片头音乐的诞生过程

 

平时只在电视上看到的片头音乐,在本次艺术节汇报演出的现场,也亮了相。那是一段近20秒的动画,音乐材料是《灿烂阳光下》的前奏,将这段音乐作为动画的配乐,也是策划者的想法,一是该音乐气势庞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适合作为片头音乐,二是与最后的歌曲主题吻合,能让人产生回忆,三是这一主导动机式的片头音乐,配上动画,把整台演出较好地贯穿起来,突出了主题,收拢了结构,使演出有一气呵成之感。在这一片头动画的制作过程中,陈小丰老师起了关键作用。首先是由他提议,然后再将我们提供给他的各种音频、视频、文字材料进行整合,交由电视台的专业人员进行处理。虽然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只是短短20秒的片头动画,但要制作好它,是很费时间的。一般的设备,没有两三天是做不出来的。而在把这一片头捆绑在幻灯片中时,又出现了软件的排斥现象,又是陈小丰经过一夜奋战才终于搞定。为了能在剧院的舞台两侧装上两个大屏幕进行现场播放,必须在离屏幕4米远的地方安装投影机,这也是一个难题。我们经过实地察看,制定出两套方案,一套是做一个支架,这样便于节省所占用的空间,另一套是直接搭起架子,虽简单,但占用座位,也不美观。我们把第一套方案交给施工人员,要求他们紧贴着座位的底部设计一个支架,这样可以不占一个座位。最后,施工人员按要求做成了一个两米高的支架,安放在靠近左侧走廊的座位边上而不影响观看和交通。而另一侧的支架因时间来不及只好临时搭架子了。

一段激越昂扬又耳熟能详的旋律,一段展现象山新时期教育面貌的短片,就是通过安放在舞台两侧的大屏幕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一小小的插曲,是伴随着创意、技术、敬业精神的三者结合而成型的。为了它,我们一遍遍地调试,一次次地改进,为了它的正常播放,我们又派专人负责,当在演出开头、中间和结尾中一遍遍地播出时,“半岛流韵,星光璀璨”的主题也深深地印记在观众的脑海中了。

 

《红色随想》的由来

 

在艺术节汇报演出节目中,有一组节目与众不同,它既不是纯粹的单个完整节目,也不是一般的联奏联唱联舞,而是有机地综合了三个节目,并以统一的主题思想进行贯穿的《红色随想》。

这一组节目的诞生,也是有一番故事的。为了能使尽可能多的学校有上台亮相的机会,我们费了不少心思,既不能让节目量太多,也不能使节目质降低,但又得照顾到多方面,有城区学校的节目,有农村学校的节目,有群体节目,有个体节目等。根据三独比赛和舞台比赛的情况,我们挑选了三个均获得一等奖的节目:文峰学校的三人舞《红旗颂》、泗洲头中学的男子群舞《炎黄诉》和象山三中的二胡独奏《长城随想第二乐章烽火操》,并以《红色随想》为标题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以《红旗颂》作为前后呼应,以《炎黄诉》和《烽火操》作为节目的中间段,起连接、转折和发展的作用,综合了三人舞、群舞、独奏多种表现形式,把革命的希望、苦难、斗争与胜利的过程巧妙地连接起来。虽然来自三个不同的节目,但经整合后,并不显得臃肿和涣散,而是集中地表现了较为鲜明的主题思想。

这一构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首先是音乐的连接问题,如何使不同风格的音乐连接得自然,又能充分表现各个节目自身的亮点,经过反复聆听和一些技术处理,终于把它们连接起来了,在《红旗颂》转入慢板段时插入《炎黄诉》,再从《炎黄诉》的第一段结束后连接到鼓的节奏段落,并在鼓点由慢转快时加入二胡的演奏。为了突出二胡演奏中的即兴性,使二胡的表现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又必须让二胡能有单独演奏而无伴奏牵制的时间,这也给后来进入的《红旗颂》的音乐如何顺利地连接带来了难度,因为当二胡演奏到高潮时,音响师必须准确地在拍点上放出《红旗颂》的旋律,迟了早了都会破坏音乐的整体性。为了练好这一配合,我们专门让三小的胡其旭老师进行了一个晚上的演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获得了较好的回报,在演出中,胡其旭老师把握住二胡演奏的进程,较准确地按下了播放键,随着《红旗颂》的音乐再次响起,这一连接也宣告成功,整个《红色随想》的节目在音乐和舞台表现上都非常完整。

看似普通的一个组合,看似简单的一次连接,实则包含了许多的奥妙,这一“空中接力”式的连接是我们的首创,这一同主题不同节目组合的方式也是该节目的亮点,难怪在节目进行中观众爆发出阵阵掌声,那是对演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表扬,我们为这一节目的成功感到高兴。

 

《西班牙斗牛士》如何被搬上舞台

 

自从县艺术节舞台比赛落幕后,我们就着手准备县艺术节汇报演出了。从节目的搭配上,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合唱、舞蹈节目多,器乐合奏节目少,而回顾别的县市区的演出节目中,总是有一个象样的器乐合奏节目压台的。想想前几年,我县也有几个学校在组织乐队的,但这两年便很少能闻到乐声了,师资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观念问题,大家都对是否有必要组织乐队不以为然,一些会乐器的音乐教师空无用武之地,一些原本铮亮的乐器也开始锈迹斑斑……校乐队被打入了冷宫,音乐教师只能靠零星地带几个乐器学生以不致使自己的业务荒废。这种情况,终于发展到本届艺术节上没有一个城区学校拿出象样的器乐节目来。

艺术节汇报演出,如只是县内范围举行,没有乐器也还行,反正大家都是习以为常了,但一旦要拿出来给县外的人看,那可就不行了,这关系到我县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大问题,大家都去排舞蹈、合唱,就独缺器乐,不这明摆着是象山没有器乐人才,象山的校领导不懂乐队的重要性吗?

因此,当我们在一大堆合唱舞蹈节目中挑选着哪一个更好让哪一个上台表演之时,却苦于没能找出一个乐队搬上台去。这怎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情急之中,想到了钱利华和黄恩荣两位教师,他们一个吹萨克斯,一个吹小号,兴许还会有一些学生,于是马上联系,终于连同他们两人在内凑成了一个13人的吹奏乐队,然后为这支乐队编配了乐曲《西班牙斗牛士》,并加上了骆琴琴的钢琴和文峰学校的一个学生演奏爵士鼓,组成了15人的爵士小乐队,于是,汇报演出的节目单中多了一个器乐节目。

但光有队伍还不行,得有时间排练,看看这些乐队成员分别来自哪里吧。石浦小学1名,石浦中学1名,象山二中1名,教科研中心1名,实验小学2名,丹城二小1名,文峰学校中学部3名,小学部5名,这些不同学校,不同年段的教师和学生,要凑在一起十分难,于是就把各自要演奏的任务分配好,先进行自习,再利用彩排的间隙进行了几次合练,终于能统一演奏了。

在仅有的几次排练中,还发现了一些音乐上的问题,如节奏常有不一致的现象,速度也时而快时而慢,于是向几位教师提要求,由他们再给学生一一落实,经过调整后,当这支新组建的小乐队出现在11月22日的演出现场时,他们已能较完整地演奏并有较好的表现力了。场内的观众合着台上乐手们的激情演奏而齐声鼓掌,灯光师配合着明快的节奏变换着灯光,那份情形,就像斗牛场上热烈气氛的再现,给演出掀起了一股热潮。

一个器乐节目就是这样从无到有,《西班牙斗牛士》就是这样披挂上阵的。

 

话说中场互动

 

在演出中间穿插互动内容,是为了突出艺术节汇报演出的娱乐性和全体性,这是市艺术节组委会的要求。在其他县市区的广场演出中,也或多或少体现了这一要求。但如何在象山剧院内把互动内容组织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当我们第一次将这一方案提出来时,就有人表示怀疑,担心这样会弄巧成拙,捣乱了正常的演出。这一担心不无道理,我们又经过研究,调整了中场互动的节目内容,把原定的几个合唱改为一个合唱,三个独唱,并在独唱中增加了戏曲内容和现场伴奏,使独唱在形式上变得多样,尤其是加入即兴伴奏后,可看性更强,现场气氛也更好。

剧场的灯光,往往是舞台上亮,观众席上暗,但为了中场互动节目的需要,必须使观众席也比较亮,为此,我们在向宁波借电脑灯的同时,又借了一对太阳灯,安放在舞台的两个台角,以便在中场互动时照亮观众席之用。当舞台上的节目进行到一半时,舞台突然暗了下来,场下的灯光亮起来,黄伟芳和孙忠心两位场下主持人以轻松的方式开始了中场互动节目的主持。他们较强的调侃功底把场下的气氛调动得十分热烈,再配上精彩的独唱、合唱和各方阵的热情呼应,中场互动节目异常引人注目,成为了本次演出中的一大亮点。台下此起彼伏的表演和呼应,倒忙坏了摄像人员,不知往哪里瞄镜头才好,而此时往任何一名观众脸上扫描一下,都会得到同样的一张笑脸,因为人人都沉浸在这妙趣横生的互动节目中,人人都被这情景感染着,并欢乐着,不少观众索性站起来向四处张望,生怕错过精彩的瞬间。

在中场互动中,还有一位特殊的摄像人员――丹二中的张秀常老师,他将摄像机连接到了投影机上,于是,他的镜头所到之处,舞台两侧的大屏幕上同时出现了现场画面,人们既可以看屏幕上的画面,也可以扭过头去看真实表演,这一准现场直播的方式,连专业摄像人员也感到眼前一亮。

当观众们对中场的热烈气氛津津乐道时,一定不会忘记两位能干的主持人,一定不会忽视现场直播的存在,一定不会不对东陈小学、滨海学校、石浦中心幼儿园和文峰学校表演的四个歌唱节目感到满意,当然还有一位客串的演员――手拿铃鼓敲起来的我。

 

教师合唱队的艰难排练

 

自从在人民广场上初次亮相后,教师合唱队的名声大振,队员们也一度兴奋不已,为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为获得第一名感到骄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合唱队员们的热情不像以前那样高了,这可急坏了指挥和策划组的成员们。我与翁老师为此进行了多次探讨,也运用了各种手段,然结果仍不理想。

为了使第一次排练的到会率高一些,我们决定在网上发通知,但我觉得那样做的效果还不会太好,决定对队员进行一个一个地电话联系。电话整整打了一个晚上,好话也说了一个晚上,但还是没能联系上所有团员,于是,第二天接着联系,再辅以短信,当排练的时间到来时,见到的却只有不足20名队员。我把事先买好的水果拿出来慰劳大家时,却看不到大家以往那种争抢并谈笑的情形,只是静静地吃着,这份安静,像一瓢冷水,浇灭了我原先的热情,因为为了给队员们一份惊喜,我挑选了最大的香蕉,最大的柚子,最甜的桔子,可此时,吃在嘴里的味道却并不甜。第一次排练就在冷冷清清的过程中收场。最后,一直在场的邱局长要走了一份团员名单。

第二次排练,我向每一位队员发短信,并要求他们回复,而最终到场的,虽然比第一次多了些,但也只在30几位,离总名额72位差得很远。看到这一情形,我对合唱队能否顺利参加演出失去了信心,于是,不顾周六是大家的休息日,也提出了合唱队要在周六继续排练的要求,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同时也受到了队员们的指责,因为侵占了大家的休息时间。

周六的排练照常进行,可参加的人数却三三两两,原定1:00开始的排练,直到2:00才进行,而此时队员也只到了39位,我们再也不能等那些姗姗来迟的队员了,加上10几位象中的学生,便开始了排练。虽然人不多,但到场参加排练的队员们还是很认真,练声、单声部演唱,合成排练,样样都很配合,效果也非常好,大家越唱越能找到感觉,当我们唱完最后一遍时,大家的自我感觉很棒,邱局长也感到很满意。

到了去剧场走台的时间,当学生队伍一支支走过台之后,轮到教师合唱队了,看到想像中的一支庞大队伍,依旧是稀稀落落,依旧只是一些熟悉而执着的合唱队员的面孔,我既为这些坚持排练的队员们感动,也为那些不出席排练的队员们惋惜。但真能怪那些没来的队员吗?或许他们课务繁忙,一样地在学校辛勤工作着,我只能叹息,并只好就现有的队伍作些调整,以使教师合唱队的表现尽可能有亮点,虽然人不多,也要力争给人留下好印象。

22日中午,队员们已去吃中饭并化妆了,我在剧场修改着大屏幕的内容,这时,有一位队员打来电话,问我下午的演出要不要来参加。我一了解,才知道该教师并未参加前两次的彩排,便一口回绝了他,理由是没有参加过彩排,不知道上下场的要求和演唱的要求,还是不用参加的好。或许,这一回绝让该教师受了一肚子的委屈,想想他还是在安排好了工作之后才抽出空来要求参加演出的,他并不是不认真工作的教师,但为了演出的需要,我只好回绝了他。希望像他一样曾经被我伤害过的类似情形的教师能见谅。

虽然排练总是磕磕碰碰,但真正上场时,台上的合唱队员还是表现出了专业的素养,神态自如,演唱投入,表现得体,给观众留下了较好的印象。可以说,是一些一直坚持的合唱队员撑起了教师合唱队的脊梁,他们用不足40人的演唱维持了原定的72人阵容的气势,他们一个顶俩,表现得非常出色,我由衷地感谢这些执着的队员们。

现代社会讲究群体合作,在课堂上,合作教学也是教师常用的方式,可在教师合唱排练这一集体活动中,我们却屡遭波折,我不禁要问,合作是我们仅仅用来要求学生的吗?

 

2006年11月26日写作

出处:象山音乐教研




上一篇是你教会我的爱-音乐教学随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