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匈牙利舞曲》与《斯拉夫舞曲》之比较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写作短小的抒情作品是19世纪许多作曲家惯用的手法,在这些以舞曲命名的小型乐曲里,作曲家刻意追求富于抒情性的旋律,用它直接诉说情感,使这些舞曲成为纯粹的抒情作品。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就是这类作品的典范之作。笔者以这两部作品作比较,是由于它们在总体音乐特征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在素材的运用和音乐表现手法上又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
  德沃夏克在创作上受到勃拉姆斯的许多影响,可以说,德沃夏克对德奥音乐技术的学习,有许多都是直接来自于勃拉姆斯的指导。勃拉姆斯热衷于古典艺术的体裁,倾向于纯音乐的写作,注重民间音乐的运用,这些都对德沃夏克有所影响。“勃拉姆斯创作中全面、严谨的风格,也给德沃夏克以很有价值的启发。” ①《斯拉夫舞曲》的写作就是以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为范本的。《匈牙利舞曲》写于1852―1869年间,其中共包括21首乐曲,共分为四集出版;《斯拉夫舞曲》写于1878―1886年间,其中共包括16首乐曲,共分为两集出版。两部作品都先创作成钢琴四手联弹,后改编成管弦乐。但两部作品在许多方面又有着诸多区别。有些学者认为:“德沃夏克的音乐更具有市民的文化特征,而勃拉姆斯的音乐特质更为精英化。这种差别即使在他俩的舞曲体裁(斯拉夫舞曲、匈牙利舞曲)作品中依然可见。”②
  
  一、民间音乐素材的运用
  
  《匈牙利舞曲》主要运用的是匈牙利民间舞曲维尔本科什、恰尔达什、拉苏舞、弗里斯、马加尔音乐以及吉卜赛的民间音乐,并且有许多都直接采用了原民间音乐的曲调,故勃拉姆斯在出版这些作品时都标上了“改编”二字。由于许多旋律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曲调,因此在这些舞曲中,民间音乐的特征相当明显。首先,匈牙利民间舞曲(如恰尔达什等)一般都是由两个不同性格的部分组成,在速度上表现为先慢后快;情绪上表现为一个抒情优美,一个热情欢快;在节奏上,一个是舒展、拉宽的节奏音型,常伴有附点音符,一个紧凑短促,常是十六分音符的跳奏,这些特征在第一、第五首《匈牙利舞曲》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其次,在匈牙利民间音乐中,重音常落在弱拍上或是每个单位拍的弱位置上,这在第七首《匈牙利舞曲》中表现得最为突出,音乐从始至终几乎都是这种重音类型(谱例1)。
  谱例1:



  
  另外,在匈牙利民间音乐中常采用结束在弱拍的阴性终止。这在《匈牙利舞曲》的许多舞曲的中间段落中可以看到,如第五首第一部分的终止(谱例2)。
  谱例2::

  
  但由于某些原因,勃拉姆斯毕竟对匈牙利的民间音乐没有做过深入的了解,所接触的民间音乐传统有限,更多接触的是从别的匈牙利音乐家那里学习和欣赏而来的,所以,“不应忘记的是,吉卜赛音乐与真正的匈牙利民间音乐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但勃拉姆斯却没有将二者区分开。”③尽管如此,由于勃拉姆斯具有高超和严谨的作曲技艺,这些《匈牙利舞曲》仍然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被世界各地的听众所喜爱。
  在《斯拉夫舞曲》中,德沃夏克运用的民间舞曲的特征更为广泛,是捷克、波兰、斯洛伐克等多种斯拉夫民间舞曲的综合。尽管德沃夏克没有直接引用一首民间音乐的曲调,但这些斯拉夫民间音乐的特性早已为他所熟悉,都在他创作的这些舞曲中鲜明地体现出来。像《匈牙利舞曲》中出现的两个性格不同的对比部分,在《斯拉夫舞曲》中也比比皆是,如杜姆卡舞曲中是两个先慢后快、情绪截然不同的对比部分,而奥特兹美克舞曲则是先快后慢的两个对比部分;重音落在弱拍的特征,不仅在《匈牙利舞曲》中存在,在《斯拉夫舞曲》的许多乐曲中也存在,而且在后者中,重音的变化不定也是其一大特色,这就使得音乐的律动更为丰富,这种特征在《匈牙利舞曲》中也存在,但相对要少些;阴性终止这一手法在《斯拉夫舞曲》中也被采用,只是运用得不如《匈牙利舞曲》中那么频繁,但在《斯拉夫舞曲》中某些乐曲的最后终止也采用了这一手法,如第九首富里安特舞曲的结尾部分(谱例3)。
  谱例3:



  
  二、音乐表现手法
  
  1.体裁与曲式结构
  在音乐体裁方面,两部舞曲都是先被写成钢琴二重奏的形式,后来才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这是德沃夏克在体裁上对勃拉姆斯舞曲写作的一种模仿。在曲式结构方面,《匈牙利舞曲》大多是以复三部曲式写成的;《斯拉夫舞曲》在第一套中是回旋曲式与复三部曲式各占一半,而在第二套舞曲中,除了一首是采用复二部曲式外,其余全部采用复三部曲式,这也是力图对《匈牙利舞曲》的模仿,同时,民间舞曲的特性也适于用回旋曲式或复三部曲式来写作,这也就决定了两部舞曲在曲式结构方面的相似。
  2.节奏
  在两部舞曲中,有许多相似的节奏型存在,如各种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以及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等各种特殊节奏均分的形式,在《匈牙利舞曲》中,甚至还有划分更密集的连音形式,如在第六首《匈牙利舞曲》中,有十五、十六、十八连音的运用,这种手法是为了更加突出民间舞曲中即兴的特点,这也是《匈牙利舞曲》的总体特征之一。除此之外,《斯拉夫舞曲》中的某些节奏型很明显是模仿《匈牙利舞曲》的,如第一首《匈牙利舞曲》中的两个主题(谱例4)和《斯拉夫舞曲》第十五首中的一个音乐片断(谱例5),两个节奏型只是前后颠倒了。
  谱例4:

  
  《斯拉夫舞曲》第六首中三连音的连续进行(谱例6)与《匈牙利舞曲》中的第六首(谱例7)是一致的。
  谱例6:



  
  或者说,这种节奏型的巧合,也许是由于欧洲民间音乐中有许多节奏特征是相似的所致。
  3.和声
  在《匈牙利舞曲》中运用的和声手法是比较古典化的,和声布局一般都比较规范、简洁,以主、属、下属和弦的运用为最多,调性的转换也非常明了。例如在一些复三部结构的舞曲中,第一部分与中间部分往往是同名大小调或同音异名大小调的转换,中间部分的展开极少,且篇幅短小。多数情况下调性很稳定,通常是一种调性一贯到底,直到再现部分才转入其他调(如在第一、三、五、六首舞曲中)。以《匈牙利舞曲》第五首与《斯拉夫舞曲》第一首的中间部分进行比较,《匈牙利舞曲》第五首的中间部分是#F大调,而且只有两行乐谱(带反复记号),而《斯拉夫舞曲》第一首的中间部分,其调性变化十分丰富:A大调――#F大调――bE小调――bG大调――A大调――C大调,是以一种小三度的关系进行的色彩性转调,并且篇幅有十多行。这是两位作曲家写作倾向的不同所致,勃拉姆斯更倾向于古典主义的音乐手法,而德沃夏克运用了许多浪漫派作曲家盛行的作曲手法。此外,《斯拉夫舞曲》中还出现了一些副七和弦、九和弦等,而在《匈牙利舞曲》》中,这些浪漫派作曲家爱用的七和弦、九和弦却极少出现。并且《匈牙利舞曲》常在平静的气氛中结束,表现了作曲家追求理性、客观的音乐理想;而《斯拉夫舞曲》常在热烈的气氛中终曲,这是作曲家内心中乐观与激情的体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在某些方面是以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为范本进行写作的,但他在舞曲中主要还是进行了自己全新的创作,真正的民族乐派应是他这样的,把民间素材吃透了,写出内在的精神来。这使得他的《斯拉夫舞曲》与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首先,这两位作曲家在创作这些舞曲时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勃拉姆斯采用民间音乐的做法,代表了浪漫主义作曲家对民族音乐的注重,他的《匈牙利舞曲》采用的民间音乐完全是异国的,这多少存在着一种猎奇心理;而德沃夏克在创作《斯拉夫舞曲》时,先是从本国的音乐中寻找素材,虽然也运用了其他斯拉夫国家的民间音乐素材,但主体在本国(尤其在第一套舞曲中),这其实是在为自己的祖国而写作,并且民间音乐已融于他的血液之中,是本身个性与内在斯拉夫精神的体现。其次,在音乐表现手法上,德沃夏克基本坚持了古典时期所奠定的音乐结构,但在和声、配器等方面采用了大量的浪漫派音乐手法;而勃拉姆斯在创作中强调传统的秩序,尽管他也没有脱离19世纪浪漫主义总的潮流,但他的出发点是对古典音乐的崇尚和继承,而不是改革,体现了19世纪新古典主义的美学追求。最后,在音乐性格方面,德沃夏克以明确的、尽可能通俗的语调说话,时时洋溢着愉悦、明朗的情趣;勃拉姆斯的音乐则显示出更多的理性、客观与深刻。




上一篇关于民歌旋律音调结构分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