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音乐课程中小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义乌市商城幼儿园    陈淑燕

 

内容摘要: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良好的合作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灵魂,在音乐教育中蕴涵着培养社会交往合作能力的契机。因此,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合作、交往、音乐教育、活教育

 

一、 问题提出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是时代赋予人才的基本要求。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而把“言行孤僻,不善与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异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所以说合作交往能力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幼儿时期正是人的各种合作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幼儿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一个具有良好的身心发展和较强的合作交往能力的人,往往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取得较高的成就。

而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性,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显欠缺。幼儿既缺乏合作交往的意识,又缺乏合作交往的能力。当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幼儿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我曾采取我园120名4-6岁的幼儿的合作交往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只有 30.1%的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交往,而69.9%的合作行为较为缺乏,具体表现为:(1)当与同伴遇到冲突时,常常通过攻击性行为来解决;(2)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更多地是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3)当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甚至视而不见,无动于衷;(4)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选择与同伴合作。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意识与能力十分必要。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活教育思想,认为要做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几个条件,其中第四条就是要能够合作。在他的家教故事中又提出了关于“培养群体知识和交往能力”的主张,即交往和合作。对于幼儿来说,合作交往的能力,就是幼儿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的能力,包括学会分享与共享、合作与交流、等待与轮流、关爱与抚慰等。合作交往的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也必须遵循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良好的合作交往能力,有利于幼儿在学会合作的过程逐渐克服自我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和利他的亲社会行为。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那么怎样使这个交往与合作关系正确而完好地建立起来,参与共同生活,通过合作以谋取控制自然,改进社会,使个人及全人类得以幸福呢?幼儿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发展是与其本人的诸多因素有关,也与教育提供的活动有关。

陈鹤琴生在《音乐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音乐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灵魂……”一些社会学家、教育家也提出:音乐教育中蕴涵着培养社会交往合作能力的契机。音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学前儿童大量人际交往的机会,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人们可以通过音乐彼此沟通并建立感情上的和谐关系,因此,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利用音乐教育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目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大都以“唱”为主,并存在二重二轻的现象,即重视对幼儿音乐技术、技能的培养,轻视音乐活动情感体验、交往合作能力培养,重“新授―复习”式的双层次介入模式,轻为儿童创造丰富、强化各种积极体验和交往合作行为的机会的活动式的多层次介入模式。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但在观念和实际行动上,都不能很好地把音乐当作与他人平等、友好交往合作的工具。我们还观察到,刚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自我调控能力的水平还很低,以自我为中心,不太注意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唱歌或韵律活动中往往不能和他人一起结伴,不能很好地与人交往与合作。

鉴此,我提出了“音乐课程中小班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研究。培养的总目标是能够体验并努力追求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快乐和情感默契,帮助幼儿初步形成爱自己、爱父母、爱教师和爱同伴的积极情感,初步体验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乐趣,促进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等方法。

1.被试

本次研究对象为小班幼儿,以小(1)班为实验班,小(2)、小(3)班为对照班,由6位教师参加实验,实验前分别从唱歌、韵律活动、打击乐、欣赏四个方面的幼儿交往合作进行测定,测查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水平相似(见表1)。

 

 表1: 实验前幼儿交往合作发展情况

 
 唱歌
 韵律活动
 
 

 

测验人数(人)
 唱歌能控制声音
 与别人的声音一致
 音量过重或过轻
 体验唱歌快 乐
 游离于活动之外
 结伴游戏时不能找到同伴
 能找不影响同伴活动的空间活 动
 能用姿态表情动作与同伴交流
 体验韵律活动的愉快

 
 
实验班(38)
 26%
 15%
 74%
 26%
 31%
 44%
 15.5%
 18%
 23%
 
对照班(38)
 23.6%
 15%
 76.4%
 26%
 29%
 44%
 15.5%
 15.5%
 26%
 
 

 
 打击乐
 音乐欣赏
 
测验人数(人)
 轻拿轻放乐器
 奏出的声音与整体和谐
 体验打击乐演奏的快乐
 演奏时一起开始、一起结束
 喜欢与他人分离倾听、欣赏等活动
 有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
 
实验班(38)
 15.1%
 18.7%
 35%
 15.1%
 22%
 18%
 
对照班(38)
 12.1%
 18.7%
 33%
 15.1%
 26%
 18%
 
 

2.研究内容

(1)音乐活动中挖掘小班幼儿交往合作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提高幼儿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

3.实施方法

(1)选择和挖掘在帮助小班幼儿发展社会交往合作能力方面具有潜质的音乐作品

①选择和挖掘一些中外著名的成人音乐作品。一些中外著名的成人音乐作品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为了能使幼儿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就有机会受到文化精品的熏陶,可适当选择中外著名作品。但由于这些优秀作品篇幅大,结构复杂,不适宜直接拿给幼儿,因此应该对原作做适当删改后再加以使用,并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努力体现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发展目标。活动的社会交往合作能力目标为:要求幼儿在对话式的表演中学会两人一对,一先一后,有秩序地做动作,引导幼儿在结伴表演中注意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并从中体会表情交流的愉快。

②选择一些幼儿音乐作品中音乐内容能直接体现幼儿交往合作方面的作品。由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还很有限,理解事物的能力还不强,选择的音乐作品内容本身的思想情感应蕴涵社会交往合作方面,应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地直接反映现实生活,能够引起幼儿相应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为幼儿所理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甲、乙接唱等形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③选择的音乐内容易于动作表现或结伴游戏。婴幼儿在学习讲话过程中,常会出现用动作帮助表达意思的现象。在音乐活动时,由于音乐具有一定的节奏,3周岁的幼儿更喜欢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体验集体活动时声音、动作的和谐和情感默契的快乐。选择的音乐内容应易于幼儿动作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已掌握的音乐内容来玩结伴游戏。

(2)尝试在音乐活动中运用身体接触和运动刺激的方法促进幼儿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发展神经心理学家詹姆士・柏锐斯柯特医生认为,搂抱婴幼儿、与婴幼儿身体接触是婴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活动正常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精神病学家罗伯特・希里发现早期身体接触和运动刺激对婴儿和儿童的情绪和行为的正常发展有很大影响,如儿童喜欢人抱、喜欢人摇等。

根据幼儿以上的心理现象和特征,我们在设计音乐活动时,人为地给幼儿创造与同伴表达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幼儿自我的表情、动作、姿态,体验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乐趣,促进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例如:韵律活动“碰一碰”就是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身体多方位的接触、消除彼此的陌生感;音乐游戏“找朋友”中,当两个小朋友搂抱着,目光交流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友好、信任和愉悦的笑容。具体做法是:

①在集体歌唱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逐步学会倾听全体歌唱的声音,并尽量使自己的歌声与集体的歌声相一致,体验大家一起唱歌的乐趣,评价的导向是“大家的声音听起来就像一个人唱出来的”。

②为幼儿提供双人结伴歌唱和做动作的机会,在寻找伙伴的过程中,教师特别注意帮助那些因智力问题找不到伙伴的幼儿和那些因情感问题找不到合适伙伴的幼儿。在结伴表演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帮助幼儿学会用表情动作、姿态与人交流并引导幼儿体会交流的愉快。

③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学会倾听全体演奏的声音,并努力使自己演奏的声音与集体的演奏相一致。

④在组织幼儿复习活动中给幼儿提供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如在歌唱复习活动中,儿童自己提出请哪些人唱、用什么方式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具体指导儿童年如何向大家提建议,如何邀请他人参加活动,如何建立观众与演员、演员与演员、演员与其他人员之间友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引导儿童体会交流合作的愉快。

 

三、研究效果与分析

一系列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但丰富了幼儿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发展(见表2、3)。

表2: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社会交往合作能力发展对比表

 
 唱歌
 韵律活动
 
测验人数(人)
 能用合适的声音唱歌,并与同伴保持
 会跟同伴合作唱歌(接唱对唱)
 体验与同伴一起唱歌的快乐
 听音乐信号起立和坐下、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
 活动结束时能帮着老师收拾道具、整理场地
 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影响他人
 结伴活动时与同伴交流合作

 
 
实验班(38)
 95%
 86%
 100%
 100%
 86%
 97%
 97%
 
对照班(38)
 52%
 45%
 76%
 73%
 59%
 45%
 52%
 
 

 
 唱歌
 韵律活动
 
测验人数(人)
 听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坐椅下面取出或放回
 不演奏时乐器放在腿上不出声音,眼睛不看乐器
 会看指挥演奏
 演奏的声音与他人一致
 演奏时注意力集中,不做与演奏无关的事
 能体验与同伴共同倾听欣赏的快乐
 欣赏时不影响同伴,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
 在欣赏时愿意与同伴交流合作

 
 
实验班(38)
 97%
 97%
 92%
 86%
 94%
 94%
 92%
 97%
 
对照班(38)
 59%
 68%
 60%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LINE-HEIGHT: 16pt; TEXT-ALIGN: center; mso-line-height-rule: exactly; mso-element: frame; 




上一篇儿童钢琴学习兴趣的培养(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