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探索性音乐教学是当今美国幼儿音乐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以幼儿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和理解音乐的意义为特征,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和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为宗旨,其内容主要包括音色、节奏、力度、音高和结构五个方面。在探索性音乐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幼儿形成探索音乐的环境和条件,让幼儿增加审美体验,充实自己的生活体验,增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力和表现力。
笔者认为,要对幼儿进行探索性音乐教学必须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适合的内容和相应的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说,可从音乐表演、音乐描述和音乐组织等三个方面着手。
一、音乐表演<?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幼儿常用唱歌、演奏乐器或将身体作为乐器来表演,并在此过程中会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情感。唱歌可以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表现、旋律、节奏和乐句结构。因此,在幼儿唱歌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形成有关旋律、节奏、表现等一些基本概念。同时,教师应采用各种方法使幼儿发现旋律的特征。譬如,让幼儿结合歌曲的音高进行身体活动,通过声音的轻、重、缓、快和表情变化,让幼儿感知作品的不同内涵,等等。
我们还可为幼儿提供不同音色的简易敲打乐器,让他们自行探索演奏,也可让幼儿为歌曲和乐曲进行适当的伴奏。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初步感知节奏、音色、情绪的不同变化,进而把这些体验逐步升华并加以理解。
幼儿对动作的学习,先是从大的运动开始,然后是细小动作,最后再将这些动作加以综合,成为自己能理解的东西。幼儿在对动作的学习中获得了对基本节拍和节奏模式精确反应的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和帮助幼儿运用身体作为乐器来进行探索。
二、音乐描述
最初,幼儿对音乐的反应是通过运动来表现的,如1―2岁的孩子能随着音乐手舞足蹈,但嘴里只会咿咿呀呀地跟着乱叫。正是在运动中,幼儿获得了经验。随着经验的获得和对语言理解能力的增强,幼儿逐渐理解了音乐所蕴涵的内容。教师应提供机会让幼儿对音乐做出反应,同时通过观察幼儿的反应来了解幼儿的有关情况。幼儿在能够以运动来表现他们所听到的音乐之后,便可以将图像和声音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幼儿能较准确地理解音乐,并为此后学习传统乐谱做些准备。譬如,笔者在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中,让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动物的叫声,这种做法让幼儿理解和感受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言虽然不是幼儿音乐学习的目标,但语言是幼儿表达音乐观念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但幼儿经常出现对一些音乐表述含糊不清的情况。如:他们常把声音的“高”“响”相混淆,很难理解声音“高”与“低”的意思,认为体积高大的乐器发出的声音就应该是高的,反之是低的。教师应让幼儿澄清这些错误的认识,帮幼儿掌握一些正确表述音乐感受的方法,甚至可以给幼儿介绍一些简单的音乐术语,并让他们学会运用。
三、音乐组织
幼儿通过即兴表演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反应和对音乐所做的判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演音乐,其中最富创造性的活动是他们自己所编的歌曲,尽管这些歌曲并不完整。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往往强调集体的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幼儿个人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幼儿集体表演时,教师应注重幼儿自然的即兴表演,因为它是幼儿进行音乐体验的重要手段。表演不仅是唱,还包括乐器即兴表演、角色游戏即兴表演、舞蹈即兴表演和相互配合表演等等。幼儿只有在表演、描述等活动中进行不断的音乐探索,才能获得自我的超越和发展。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 音乐表演区的投放和使用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