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声音编织的故事》教案


作者:       来源于:艺术起点

 

《声音编织的故事》教案<?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范汝梅

教学内容:声音编织的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l.培养学生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够对各种声音产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

3.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意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可以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材料,不仅可以创造出各种声音,还可以利用这些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杨景。在此过程中感受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高低。这些知识虽然没有直接讲授却已经渗透在有趣的创造活动之中。

通过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从创造单一的声音到创造有一定内容的声音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教学重点:创造声音并用声音“编织”故事。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从学生模仿熟悉而喜爱的动物的叫声入手,培养学生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对声音产生联想,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师逐步引导启发下,学生模仿制造一定的声音来表现一定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小堂鼓、小镲、响板、三角铁、闹钟、跳绳、毽、皮球、舞蹈用的扇子和手绢。

板书设计:(教学辅助课件)

第一部分:由五张动物图片组成:小猫、老牛、小狗、小羊、狼。每一张图片可链接到下一张这种动物的放大图,下面可播放这种动物的声音文件。

第二部分:由九个声音文件组成,分别是电话铃声、打鸡蛋的声音、打喷嚏的声音、跳水声、滴水声、汽车飞驰声、刮风声、球场欢呼声、婴儿的哭声。

第三部分:由三个声音文件组成。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选用二或三个内容。第一个声音文件是一个穿高跟鞋的人走到汽车边,开车走远了。第二个声音文件是汽车启动──出发──飞驰──堵车──靠边停车。第三个声音文件是打雷──闪电──下大雨──小雨──雨停──雨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模仿熟悉的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

学生回答:我喜欢小猫。我喜欢小猴子。我喜欢大熊猫。我喜欢老虎。我喜欢羚羊。我喜欢小鸟……

教师:地球上生存着的动物,不论体型的大与小,性情温和与凶悍,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子一只可爱的小猫。

教师:小猫怎样叫?谁能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一听小猫是怎么叫的。

播放课件:小猫的叫声。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头老牛。

教师:你来学一学老牛的叫声。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听老牛的叫声。

播放课件:老牛的叫声。

教师:还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还看到了小羊。

教师:小羊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一起听听小羊的叫声。

播放课件:小羊的叫声。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只斑点狗。

教师:狗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这是一只大狗还是一只小狗?大狗怎么叫?小狗怎么叫?叫声有什么不同?

学生模仿并回答:大狗的叫声低、粗。小狗的叫声高、细。

教师:请你告诉我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一只狼。

教师:狼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与狼的接触非常少。我们来听一听狼的叫声。

播放课件:狼的叫声。

二、倾听声音,建立学生对声音的联想

阶段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的特点,建立对声音的联想。

1.谜语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模仿得也很像。下面请大家猜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不见面。

学生:是耳朵。

教师:耳朵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耳朵是来听声音的。

2.倾听声音:

教师:对了。下面清同学们仔细地听,请你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种声音。

学生:这是电话铃声。

教师:电话铃声说明什么?

学生:电话铃响说明来电话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种声音。

学生;把鸡蛋打在碗里。

教师:把鸡蛋打散,然后放进热油锅里,就可以做什么?

学生:炒鸡蛋、摊鸡蛋。

教师操作:播放第三种声音。

学生:有一个人在打喷嚏,他感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四种声音。

学生:把石头扔进海里。在游永地里,有人从岸上跳进水里。

教师操作:播放第五种声音。

学生:开汽车的声音。

教师:汽车怎么开的?

学生:汽车快速开过去。

教师操作:播放第六种声音。

学生:水龙头没有关紧在滴水。下雨后房檐上的剩余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落在水坑里。

教师操作:播放第七种声音。

学生:这是刮风的声音。

教师:这是什么季节的风?

学生:这是冬天的狂风,很冷,吹得人摇摇晃晃。

教师操作:播放第八种声音。

学生:这是球场上,进球后人们的欢呼。

教师操作:播放第九种声音。

学生:这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的哭声。

教师语:小宝宝怎么了?

学生:他饿了,要吃奶。他尿了。他想让妈妈抱。

3.倾听有情节的声音。

教师请: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想像力也很丰富。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把几种声音组合在一起,可以告诉我们一个故事。下面,我请同学们听两组声音,听听它们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组声音。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走路的声音、开车的声音。

教师:谁在走路?怎么听出来的?

学生:一个阿姨在走路。因为我听到鞋跟敲击地面发出清脆的声音。

教师:阿姨子什么去了?

学生:阿姨走到汽车进,开汽车走了。

教师:怎么听出汽车开走了?

学生:因为汽车发动后,汽车开动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汽车开走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组声音。

学生:我听到打雷、闪电、下雨的声音。

教师:这段声音说明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天很阴,远处传来串串雷声,一个闪电,下起了大雨。

教师:雨下了很长时间,后来呢?

学生:一边下一边在打雷。后来雨越下越小,最后停了。

教师:你怎么听出来越下越小?

学生:雨声越来越小,说明雨小了。最后没有声音了,说明雨停了。

教师:最后,是什么声音?

学生:雨滴声,是房檐上的雨水滴到水坑里。

三、小组协作,模仿、创造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

阶段目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模仿制造各种声音,表现一定的故事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1.分组排练,创编声音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得非常好。声音可以讲述一件事情。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声音编织一个故事,要求有一定的故事主题。好,下面开始。

学生分组创编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

教师分组进行辅导。(你们组想表现什么?这个情景中都有什么声音?怎么把这些声音连接起来,如何分角色表现这些声音,等等。)

2.分组汇报声音的故事。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分组汇报各组编排的故事。请第一组同学到幕后表演,其他同学认真听。

第一组学生在幕后用声音“讲述”自创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公鸡叫,小鸟叫、闹铃声、哈欠声、小狗叫、走路声、汽车声等等。

教师: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讲述的是什么事情?

学生:是清晨发生的事情。

教师:请第一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完整地表演一次。

第一组同学表演:清晨,勤劳的大公鸡开始叫了(学生模仿公鸡叫声)、小鸟在我的窗前愉快地叫着(学生模仿小鸟叫声)、守时的小闹钟叫醒了我(闹铃响)、我伸了个懒腰起床了(学生打哈欠声)。刷牙洗脸(流水声),吃过早点,我准备去上学,小狗来和我告别(学生模仿狗叫声)。我来到大街上(学生模仿走路声),坐上汽车(学生模仿汽车声)来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三角铁模拟学校的铃声)。

教师:第一组同学表现得不错。我们用掌声祝贺他们。下面请第二组同学来表演他们用声音“编织”的故事。

第二组学生在幕后用声音‘讲述”自创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打铃声、跳皮筋声、做游戏声、拍皮球声、跳绳声。打兵兵球声等等。

教师: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描写了什么事情?

学生:课间,下课后同学们在做游戏。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教师:请第二组同学到前面来表演用声音表述的课间生活。

第二组同学表演:(三角铁描述的铃声)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跑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操场上真热闹,有的在打乒乓球(两个学生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嘴里模仿打乒乓球声定功、有的在跳绳(一个学生跳绳)、有的夜思贸(一个学生表演踢银)、有的在跳皮筋(一个同学模仿跳皮筋,一个同学口中念着: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有的在做游戏(两个学生做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子坐飞机)。(三角铁描述的铃声)上课了,同学们都回到教室里,准备上课。

教师:第二组的同学们表现得也很精彩。最后请第三组的同学表演他们用声音“编织”的故事。

第三组学生在幕后用声音“讲述”自创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有走路声、跑步声、唱歌跳舞的声音、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教师:那么三组的同学们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请第三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完整地表演。

第三组同学表演:周末,爷爷奶奶带我到公园里去玩(响板模拟走路的声音),公园里的空气真好呀!小鸟快乐的叫着(学生模拟小鸟的叫声)。人们在公园里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学生模拟跑步,嘴里模仿跑步时呼吸的声音)、有的在打球(一人在拍球)、有的在跳舞(演唱歌曲《布娃娃弹琴》,学生两人一组跳舞)、爷爷奶奶们跳起了大秧歌(一人敲锣一个敲鼓,其他人手拿扇子和手绢扭起大秧歌)。

四、课堂小结、引发新的思考

阶段目标:通过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总结,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同时引发对新的课题的思考。

教师:第三组的同学们表现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用声音表现了清晨、课间和公园里发生的故事。除了这些,还可以用声音表现哪些事情?

学生:莱市场。

教师:菜市场里都有什么声音?

学生:叫卖的。

教师:卖什么?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又香又甜的大鸭梨。香蕉苹果大鸭梨勒!

教师:还可以用声音表现什么事情?

学生:放学以后。

教师:放学之后有哪些事情发生?

学生:坐车回家,上楼,开门,做作业,整理书包,吃晚饭。

教师:你家的晚饭一般由谁来做?

学生:妈妈、奶奶、姥姥、阿姨。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留一个作业,仔细观察倾听,在妈妈(奶奶)的厨房里都有什么声音?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下节课,我们一起表现《妈妈的厨房》。下课。

附:我的几点教学思考

《声音编织的故事》是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而设计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新内容,体现了培养创造能力的新的教育理念。为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强调以下几点。

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第一单元,应注意与幼儿园的教学衔接。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初步发展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和即兴创造音乐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动物话题入手,通过让学生模仿熟悉而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引导学生进行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关注。在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

二、展开想像的翅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用声音编织故事是集声音、想像、创造、表演于一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由于它的材料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体,表现的又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在表现中没有技术的难度,所以是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用声音编织故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声音灵敏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学生聆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和保护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听水滴声。有的学生就可以想像是水龙头没关紧;有的就可以想像是下雨后房檐上的雨水流下来,落在水坑里;还有的学生把生活中的经验运用进来,认为是刚刚洗过的衣服挂在衣架上,水顺着衣服流下来,滴在下面的接水的水盆里。再例如,听婴儿的哭声,学生们有的想像婴儿饿了,要吃奶;有的想像婴儿渴了,要喝水;有的想像婴儿想让妈妈抱;有的想像婴儿的尿布湿了,不舒服等等。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作用下,展开想像的翅膀,开启了他们想像的闸门。

三、体现素质教育观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一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与实践之中,是作为音乐教师的重要责任。没有固定的答案、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学生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创造,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教师应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参与中度现他们的个性和创作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从创造单一的声音到创造一定内容的声音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蕴藏的极大的创造性,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启发学生要表现什么内容?这个情节中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如何将这些声音结合,谁运会模仿或制造哪些声音等等。当然,还要承认个体存在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上一篇《童谣说唱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