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2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2 

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

【典例精析】

例一、(2005年湖南卷第11、13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干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齐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帷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遒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虚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于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巳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剥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问,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游其家游玩;交往

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全,都

C.因怪时人之不道责怪,责备

D.而脱缪尤多通“谬”,谬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

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掌握,特别注重考查对词语的意动意义的掌握。A、B、D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都是正确的。C句中的“怪”解释为“责怪、责备”,一是不合理,作者无法去责怪、责备当时的人们;二是与上文语意不连贯。上文说作者读了韩愈的文章后觉得好到了极点,然后自然对这样的好文章当时的人们竟然从未提起感到奇怪、不解,所以这里的“怪”应当解释为“感到奇怪”或“以……为怪”(意动用法)。

第2题是考查考生对古今异义词的准确辨别。古今同形而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难点,如果辨别不清,盲目用今义去解释文言文中这样的词语,就会造成对文章意思的错误理解。

A项的“斯文”的在文中是两个词,“斯”是指示代词“这些”,“文”是“文章”;在现代汉语中,“斯文”是一个词,意思是“文雅”,比如“他说话挺斯文的”。古今意义不同。B项的“上下”在文中作动词,意思是“使之上使之下”,也就是支配、操纵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上下”是个多义词,可以表示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动作,可以表示程度的高低,也可表示大致的数量等。古今意义不同。D项的“势利”在文中是两个词,“势”是“权势”,“利”是“利益”;在现代汉语中,“势利”是一个形容词,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表现,比如“势利眼”。古今意义不同。C项的“磨灭”,在文中和在现代汉语中都是“(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时期逐渐消失”的意思,古今意义相同,故选C。

答案:1.C2.C




上一篇高考文言文阅读复习全程教案5

下一篇高考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4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