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苏教版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含答案)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是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希望你喜欢。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家庭的     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

(2)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     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A.熏陶      星斗        诗意朦胧

B.熏陶      星光        诗意盎然

C.熏染      星汉        如梦如幻

D.熏染      星斗        诗意盎然

参考答案:A熏陶: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熏染: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逐渐受到影响(多指不良的)。星汉:指银河:星斗:星星的总称。“星汉”“星光”显然不合适,“薄雾”“轻纱”和“朦胧”搭配更合适。

2.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需要从下列选项中依次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一组(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⑥金石长不朽;丹青本无双

戏剧社【    】   文学社【    】   摄影小组【     】

A.⑥③②   B.⑤③①   C.⑤④⑥   D.④②①

参考答案:B 在选择相应对联时一定找到对联与相应社团的一致点。⑤有表演的成分,所以应为戏剧社的对联;③中由“入毫端”可以推知与写作有关,所以应为文学社的对联;①中有还原事物的真面目、将美好瞬间定格的意思,所以应为摄影小组的对联。

3.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3分)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参考答案:A   该句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准确”。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人们常说“一句话让人跳,一句话让人笑”说的就是这种效果。该题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参考答案:A.语段开始“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仔细体会就会品味出作者要强调的是“少读”,而不是“多读”。第一处横线后“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一句,与“少读如果彻底”内容衔接紧密,语意贯通。第二个横线处后面的语句“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喻只求多,暗含“多读而不求甚解”之意,选“少读而不求甚解”则解释不通。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是“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是对那种只以读书为装点门面之人的讽刺和批评。⑤⑥两句的区别在于:⑤句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⑥句中有“许多读书人”,对象是人。从上下文来看,作者主要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应选“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一句。

5.下列成语中,与漫画《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3分)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参考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

君讳适,姓王氏。好读书,怀奇负气,不肯随人后举选。见功业有道路可指取,有名节可以戾契①致,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辄戒门以绝。上初即位,以四科募天下士。君笑曰:“此非吾时邪!”即提所作书,缘道歌吟,趋直言试。既至,对语惊人;不中第,益困。

君名适,姓王。他喜爱读书,怀抱奇志,恃其意气,不肯跟在别人后面去参加科举考试。他见到功业可以指而取之,名节也可以通过曲折的努力建立,但被没有资格和地位所困,自己的才能不能够显露出来,这才去求各位公卿贵人,想借助他们的声势。各位公卿贵人已经志满意得,都喜欢那些会用甜言蜜语媚人耳目的人,不喜欢听那种生硬的话,见过他一回,就吩咐守门人再不让他进门。皇上刚登帝位,便用四种科目的考试办法来招募天下人才,王君笑着说:“这不正是我的好机会吗 ”于是就提着他所写的书,沿路边走边歌咏,去参加由皇帝特诏举行的四科考试。考试时,他直言惊人,结果没有考上,从此更加困窘。

久之,闻金吾李将军年少喜事,可撼。乃踏门告曰:“天下奇男子王适愿见将军白事。”一见语合意,往来门下。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有以君生平告者,即遣客钩致。君曰:“狂子不足以共事。”立谢客。李将军由是待益厚,奏为其卫胄曹参军,充引驾仗判官,尽用其言。将军迁帅凤翔,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过了很久。他听说左金吾卫李将军年轻,喜爱多事,可以打动他,就登门报告说:“天下奇男子王适,希望见到将军陈述事情。”一见面,两人谈得合意,从此王君便出入于李将军门下。卢从史担任昭义军节度使后,嚣张得很,鄙视那些按照规矩办事的人,想听没有顾忌的大话。有人把王君的生平告诉他,他立即派人想法招致王君,王君说:“卢从史是个狂妄的人,不值得和他共事。”立刻谢绝了来客。李将军从此越发尊重他,保奏他为左金吾卫胄曹参军,充当引驾仗判官,平时尽量采纳他的意见。将军升迁为凤翔节度使后,王君也随他到了凤翔,改任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观察判官。(他在任上为老百姓做好事),如同用梳子梳去污垢、搔摩痒处一样,使大家从重病中苏醒过来。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日发书问讯,顾不可强起,不即荐。明年九月,疾病,舆医京师。其月某日卒,年四十四。

他任职一年多,好像有些不快活,有一天便毫不顾惜地用车载着妻子儿女到阌乡县南山去了。中书舍人王涯、独孤郁,吏部郎中张惟素,比部郎中韩愈经常来信询问他的情况,考虑不能强行任用,就没有立即推荐他。第二年九月他病了,病得很重,把他抬到京城就医,同月某日去世,时年四十四岁。

妻上谷侯氏处士高女。高固奇士,自方阿衡、太师②,世莫能用吾言,再试吏,再怒去,发狂投江水。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吾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唯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邪?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之,得一卷书粗若告身③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有删改)

妻子是上谷侯氏处士高的女儿。侯高本来也是个奇特的人,自比为阿衡、太师,认为世人没有谁能采用自己的意见,两次为吏,两次发怒离去,以至发狂跳入江中淹死了。起初,处士打算把女儿嫁出去,告诫自己说:“我因为和人意见不合才不得志,一个女儿,应怜爱她,一定让她嫁给做官的,不嫁给一般的人。”王君说:“我寻求妻家很久了,只有这个老翁称人心意,而且我听说他女儿贤惠,不可失掉这个机会。”就骗媒婆说:“我明经及第,将被选为官员,很快我就是当官的人了,希望侯翁的女儿能嫁给我。如果你能使侯翁答应我,我就用百金给你作谢礼。”媒婆答应去对侯翁说说。侯翁问道:“那人确实是做官的人吗?拿文书来。”王君无法,只好对媒婆说了实话。媒婆说:“不要苦恼,侯翁不会怀疑别人会欺骗他的。你弄一卷像告身那样粗的一卷书,我去时把它藏在衣袖内,侯翁见后,未必会拿过去细看,希望你听从我的安排。”于是王君就照媒婆的吩咐办。侯翁望见“文书”藏在衣袖内,果然信而不疑,说:“够了。”就把女儿许给了王君。

【注】①戾契:不循正常管道。②阿衡、太师:皆为古时官名。③告身:古代委任官职的文凭。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摄监察御史            摄:代理

B.再怒去,发狂投江水    再:再一次

C.唯此翁可人意          可:适合

D.处士将嫁其女,惩曰    惩:告诫

参考答案:B(再:两次)

7.下列“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不以与凡子

A.有以君生平告者

B.狂子不足以共事

C.吾以龃龉穷

D.我袖以往

参考答案7.A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困于无资地,不能自出,乃以干诸公贵人,借助声势。(4分)

(王适)被没有资格和地位所困,自己的才能不能够显露出来,这才去求各位公卿贵人,想借助他们的声势。(“于”“自出”“干”,各1分,句式通顺1分)

(2)卢从史既节度昭义军,张甚,奴视法度士,欲闻无顾忌大语。(4分)

卢从史担任昭义军节度使后,嚣张得很,轻视那些按照规矩办事的人,想听没有顾忌的大话。(1句1分)

9.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奇人”王适的四件“奇事”。(4分)

参考答案:①他喜欢读书,但不愿随着一般人那样去应举考试;②边走边歌咏去考试,对语惊人,却不被录取;③逃官;④骗婚。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青玉案

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 ①谩:徒然、空自。

(1)请简要分析首句“碧山锦树明秋霁”的作用。(3分)

①点明季节:秋季;②描绘了行旅过程中的景色:雨后初晴,青山红树分外明丽;③与下文抒发旅行中的凄凉之情呼应(铺垫),乐景衬哀情。

(2) 请赏析“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4分)

运用借景抒情、想象、虚写、对偶(任答两点得2分),词人想象自己夜间独宿孤馆,借雁声、残月抒发深沉的思乡之情。(2分)

(3)有人评价本词“情绪跌宕”,请结合诗句写出诗人心理变化的过程。(4分)

①先是写秋雨后明丽的景色下,山路陡转,心中产生无路可走的疑虑;②接着写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③再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④最后写眼前如画的烟村,触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内心凄凉。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庄子《逍遥游》)

(2)      ▲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3)连峰去天不盈尺,       ▲       。(李白《蜀道难》)

(4)夜深忽梦少年事,       ▲       。(白居易《琵琶行》)

(5)复道行空,       ▲       (杜牧《阿房宫赋》)

(6)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欧阳修《伶官传序》)

(1)而后乃今将图南(2)黄发垂髫(3)枯松倒挂倚绝壁(4)梦啼妆泪红阑干(5)不霁何虹(6)塞上燕脂凝夜紫(7)爱人者人恒爱之(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朋    友

〔美国〕斯考特•奥洛斯基

“今天晚上出来有点儿冷。”亚当•塞巴斯坦对自己咕哝着。

亚当,47岁,他像往日一样独自坐在公园里的长凳上。他的衣服是沾着污点的白衬衫,外面罩着一件旧的军用胶布雨衣,裤子是用一种质量差的料子制成的,裤线多得就像他额头的皱纹。他颓然坐在凳子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堆破布。

“又忘了我的围巾了,”他说,“我可能要着凉死掉。”

风飕飕地在树林中吹过,当亚当听见年轻人的脚步声朝他走来的时候,风声停住了。

“先生,晚上好。”

亚当抬头看见一位年轻人,大约30岁,向他微笑着。

“如果我坐下来,行吗?”

“我当然在乎,可我不能阻止你坐在你想坐的地方。”

“你的话听起来很刺耳。”这个人挨着亚当坐下来的时候说。

“为什么我不应该呢?我在这儿一个人坐着挺好的,享受着夜晚的凉爽空气,你突然跳出来坐在我身边,打乱了这种平静。”

他俩无言地坐了一会儿,接着,又起风了。亚当把衣领拉起来围着他的脖子。

“我的名字叫雷。”年轻人说着伸出来他的手。尽管非常恼怒,亚当也伸出了他的手,希望雷能够尽快离开。

“我的名字叫亚当。”他说,仅仅是出于客气的需要。

“啊,您好,亚当!”

亚当缩回了他的手。

“能多好就多好。”话从亚当嘴里说出来,没带什么感情。他又把大衣领子拉起来围住脖子。

“你不冷吧,是吗?”雷用着对亚当来说似乎是真正关心的语调问道。

“哦,我以前挺冷的。你知道什么呀?过去的25年中,我每天晚上坐在这凳子上,在所有这段时间以外,我觉得没有任何人停下来和我说话,甚至没有人注意我,更谈不上跟我说点儿什么了。然后,不知打哪儿来的,你坐在这儿。”雷有点儿窘,把自己的围巾给了亚当,亚当一番推辞后,接受了。随后,他们聊天了。聊啊,聊啊,聊了两个小时,从公园的情况一直谈到了国家的情况。大部分的话是亚当说的,他谈了他的生活,着重谈了他的童年。

“好了,我讲得太多了。雷,你为什么不跟我讲点儿你自己的事儿呢?”雷有些不自在,很快地看了一下表,突然说:“我告诉你什么,亚当,时间晚了,我得回家了。”然后,他微笑地说:“你明天可是还在这儿?同样的时间,咱们再多谈谈,好吗?”

“好,行!”亚当很精神地说。雷站了起来,而且扶着亚当站了起来。说了再见以后,雷匆匆地走了。亚当微笑着,他拖着脚步走的时候还吹了口哨,并不觉得冷了。

“雷忘了他的围巾,他猜我明天会给他的。”亚当想。这时,两个穿着制服的人走近他。

“你看见一个男人独自走过这儿吗?30岁的样子,棕色头发,身高大约5英尺11英寸。”其中一个问道。

“没错,一个最好的小伙子。他打这条路走的。”

“谢谢。”

“他干了什么不好的事儿了吗?”

“大约4小时以前,他从精神病院逃到了这条路上。他因为无缘无故要打人才被送到我们那儿。你下次碰到他要当心。”

亚当并没听清最后一句话。他的肩膀耷拉下来,两眼模糊了,视线落在地上。当他步履艰难地走过大街走到他的住屋时,他唇边的微笑消失了。他慢慢地躺在床上,紧闭双眼,全身紧张,他发出了刺耳的叹息,这叹息传达了一个不安的、烦乱的灵魂之音,并且带着一种终结的感觉,但空气并没有随着吸进去。

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

12.小说开篇借主人公之口交代天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①交代自然环境的寒冷,暗写社会环境的冷漠;②烘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凄凉;③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④奠定了全篇悲凉的感情基调。

13.文中亚当说雷的到来“打乱了这种平静”,结尾写“亚当现在平静了——永远平静了”,如何理解两处中“平静”的含义?(4分)

第一处中的“平静”指亚当对生活的长期孤独寂寞和社会的冷漠无情已习以为常(2分)。第二处中的“平静”既暗示亚当在得知雷居然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后感到彻底绝望,又暗示亚当在这种绝望中已经死去(2分)。

14.有人评价这篇小说的结尾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

小说结尾揭示雷是个精神病患者,这出乎意料(2分);但正常人不会跟亚当聊天,又在情理之中(2分);这让对未来燃起希望之火的亚当再度跌入冰冷的现实,深刻揭示了社会的冷漠(2分)。

15.小说以“朋友”为题,试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亚当长期贫苦、孤独、寂寞,不被人关心,也没有朋友,反映了社会的人情冷漠;②在雷给予亚当关心帮助后,亚当敞开心扉对雷倾诉,表达了对朋友的渴望、友情的呼唤;③亚当没有能从正常人那里得到温暖和帮助,却从被正常人认为有“精神病”的雷那里获得朋友般的关怀,在反讽中揭露了人性的扭曲。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看镜有感

鲁迅

①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②镜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蒲陶。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蒲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

③遥想汉人多少阂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④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⑤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⑥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惟独在国内特多繁文褥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阂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⑦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知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注]似的向西洋主人历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注:杨光先,明末清初人,保守派代表人物。

16.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①首先从古镜的文饰引出论述的话题;②然后分别论述汉、唐、宋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③最后点明主旨,指出要“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每点2分)

17.指出第⑤节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6分)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分)壮健者比喻积极、主动、自信的文化心态,(1分)衰病者比喻消极、保守、自卑的文化心态。(1分)二者对比,形象鲜明地批判了当时畏惧、抵制外来文化的现象。(2分)

18.本文题为“看镜有感”,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有哪些方面的“感”?(6分)

①对汉、唐、宋等朝代对待外来事物不同气量及其不同命运的感叹;②对当时社会排斥、抵制新文化现象的感慨;③对社会文化进步,要尽量吸收新文化的感想;④对社会文化与国家政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感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19.作文(7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除非你们改变,像小孩一样,否则,你们绝不能成为天国的子民。(耶稣)

那些在名利场上折腾的人,他们既然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就更听不见灵魂的声音了。(周国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得抄袭。

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精编

下一篇高三第五册语文第一单元同步练习——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