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羚羊木雕
预习
【学习目标】
1.搞清的故事脉络,学会分析记叙文的思路。
2.理解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正确理解父母与子女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正音正字】
犄jī颊jiá攥zuàn(寒)颤zhàn
【词语积累】
自作主张 形影不离 合二而一 满不在乎
【词语解释】
⑴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⑵炫耀:夸耀。
⑶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⑷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⑸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⑹妥当:稳妥适当。
⑺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⑻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⑼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⑽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⑾无奈:无可奈何。
⑿ 允许:许可。
⒀仗义:讲义气。
⒁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原文欣赏】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只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么?”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站了一个钟头。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地笑着:“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的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哪!”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作者介绍】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我国最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主要从事电影剧本、小说、童话和电视剧本的创作。其作品屡屡在国际国内获奖,而且被改编成电影、电视。
【课文结构】
全文可以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妈妈知道羚羊木雕的下落后,要“我”把它要回来。
第二部分,回忆“我”和万芳的真挚友谊。
第三部分,写奶奶出面干涉,可是爸爸、妈妈还是逼“我”去万芳家。
第四部分,写“我”要回了羚羊木雕,止不住流下伤心的眼泪。
【课文分析】
记叙“我”被迫把送给同学的羚羊木雕要回来的故事,表达了父母要理解子女,尊重孩子们之间友谊的愿望。
一般记叙文都是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叙说,而却把发生在后的“查问木雕”放在前面说,发生在前的“赠送木雕”放在后面说,这样写的好处在于,把故事情节安排在一天的时间里,借回忆来反映“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交代赠送木雕的原因,既使故事完整,又显得集中紧凑,文章劈头就从妈妈问起“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写起,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避免平铺直叙,能引人入胜;让“我”一开始就处在尖锐的矛盾中,一边是父母逼迫,一边是极不情愿,这样使全篇叙事有波澜,有情味。可见,适当地运用插叙可以使场面相对集中。
语言质朴、平淡,以第一人称的形象,记录了发自内心的独白,在看似拉家常的娓娓言谈中透露出一份真情实感,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故事启示】
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朋友对“我”这样的反悔,感到伤心极了。
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和对子女做人原则的教育,“我”心目中珍视的是纯洁的友情,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未提前讲明“贵重”。
“我”也是有欠缺的,在不知“贵重”又没有和大人商议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把羚羊送人。如果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很不愉快的事情了。若从“我”这一面去看,是有教训可以吸取的。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商量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要学会理智地考虑问题。在生活中,要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就能尽量避免矛盾冲突。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复习
【朗读课文】
【思考问题】
1.“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同学,对此爸爸妈妈的反应有什么异同?
( 同: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
异:妈妈十分严厉,勒令“我”马上取回;爸爸比较耐心,劝“我”取回。 )
2.妈妈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说是“一起去”,实际是逼“我”一定要去。妈妈去的目的,是督促“我”办成此事。 )
3.你是怎么理解爸爸的一番话的?
( 爸爸的这番话,表面看来很温和,可是目的与妈妈一样,只是比较婉转地要“我”取回羚羊木雕。 )
4.“我没有理由了。我想道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既然已经知道自己“没有理由了”,为什么还不痛快地“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呢?
( 表面看来爸爸的一番话是无懈可击的,“我”无法反驳,所以“我没有理由了。”可是万芳毕竟“是我最好的朋友”,而羚羊木雕是作为友谊的信物给万芳的,因此“我”内心并没有真正被说服。然而行动上还不得不照爸爸妈妈的意思去做,“去向万芳要回羚羊”,“我”认为这是背信弃义,“我”内心根本不愿意这样做,所以“我”才“难过极了”。 )
5.妈妈为什么让“我”把一盒糖送给万芳?她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 妈妈想让我用糖把木雕换回来。她觉得木雕很有意义,不应该随便送人。 )
6.文中“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是什么描写?表现了妈妈什么态度?
( 这是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她坚决要“我”执行的强硬态度。 )
7.写“屋子里静极了”的用意是什么?
( 渲染气氛。 )
8.写奶奶出面干涉有什么作用?
( 写奶奶出面干涉,反衬爸爸、妈妈只知东西名贵,却不顾尊重孩子的友谊,硬是逼着“我”去万芳家要回羚羊木雕。 )
9.我为什么推开妈妈的糖盒子?试做简要分析。
( 要点:我不情愿把木雕换回来,认为送出去的东西不能够拿回来。 )
10.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
( 父母的做法不好。他们这样做,使女儿非常伤心,从开头“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结果因反悔而伤心,始终被父母逼得难受。 )
11.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事件?你是怎样处理的?结果怎么样?
12.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是什么吗?
( 作者的倾向是:父母也应尊重小孩的纯真感情,从小事中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
13.采用插叙有什么好处?
( 把发生在后的“查问木雕”放在前面,发生在前的“赠送木雕”放在后面。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⑴把故事情节安排在一天里,借回忆反映“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交代赠送木雕的原因,既使故事完整,又显得集中紧凑。
⑵文章从妈妈追问木雕羚羊写起,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避免平铺直叙,能引人入胜。
⑶让“我”一开始就处在尖锐的矛盾中,一边是父母逼迫,一边是极不情愿,这样使全篇有波澜,有情味。 )
1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 做人应该“言必行,行必果”;小孩有事,要事先与家人商量,不能擅作主张。 )
上一篇: 《羚羊木雕》导学案
下一篇: 《羚羊木雕》导学案1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