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音乐欣赏教学中非倾向性功能的实践研究(方案)
孔永祥
课题方案摘要
一、课题缘起
从研究的对象――学生,从研究必备的条件等方面考虑此次研究的可行和必要。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⒈理论依据:非倾向性功能的含义,非倾向性功能的存在。在欣赏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及在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⒉名家观点:玛克斯・德索、达尔文、汉斯立克、纳德尔、奈特哈特等名家对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理解。
⒊目标确定的过程:由现行的素质教育理解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而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欣赏,起点即是非倾向性功能。
三、研究设计
⒈研究背景:相关资料,相关学科,纵向的了解前人研究成果,横向考察近期旁人研究。
⒉研究的目的:了解音乐非倾向性的功能,发挥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巨大作用,使其在学校中为培养出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材、推进素质教育进行发挥该有的作用。
⒊研究的意义:这种研究对于推动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实现德育从说教向情感渗透转变,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会产生深远影响。
⒋研究的内容:理解音乐非倾向性功能在音乐欣赏,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位置,充分发挥其作用。
⒌研究的原则:a.教育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应用性原则。
⒍研究的方法:实践重于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
⒎研究的步骤:a.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 b.调查原有状况,建立原始档案 c.组建实验班初期试验 d.非倾向性的深层研究、拓展 e.总结、鉴定、结题。
四、具体实施
⒈学生音乐基础能力调查分析。
⒉教学设计。根据课题的目的,在教学的每一节课中安排10―15分钟的欣赏,突出非倾向性特点,根据一学年的教时,具体安排为三大部分,共28课时,每大部分又分为中、外两部分。
五、效果与分析
⒈研究效果。调查数据列表。
⒉分析。a.结合学生实际,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b.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c.教会了学生如何欣赏音乐。
六、结论与思考
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发挥能唤起学生领悟艺术美的直觉,并培养学生的音乐直觉力,更好的领悟音乐。
⒈课题缘起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初中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吸引学生参与音乐生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这一任务通过欣赏教学来完成是一条捷径。
音乐欣赏不仅体现在欣赏课,还体现在教唱、理论等不同的内容中,它在音乐教学中可谓无处不在。欣赏中对作品的深层理解情感体验和德育渗透需要较高的音乐、艺术、文学等多方面的素养基础,而农村初中的学生来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学生在小学根本没上过象样的音乐课,连哆、来、咪都不认识。一下子要进行深层次的欣赏无从谈起。由此想到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它是审美的初级阶段,几乎是一种“生理的反应”。只要是个健全的人,这种功能就能得到发挥作用,受条件限制极少。而且通过非倾向性功能的发挥,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兴趣是学习最有力的动力来源”,为以后的深层学习铺好台阶。不仅在音乐,在所有的艺术教学中,重视非倾向性功能,发挥其作用,都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倾向性功能决定了学生中不存在差生,为我们平等地对待学生、消灭差生提供了条件。这种研究需要具备的条件又不高,只要老师多找作品,精心组织就行,而研究的意义又如此重大,当然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⒉研究的理论基础
⒉⒈理论的依据
音乐中的基本情绪对听众来说,它纯粹是建立在感觉之基础上的。听众无需经理性判断,单凭音响对感官地直接刺激,就能直接感受到,这就是音乐的非倾向性。
音乐中的基本情绪通过艺术知觉的沟通作用转化为音乐的功能。艺术知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于刺激物的直接的和生理上的反映;第二阶段是一种建立在审美基础上的反应;第三阶段则表现出艺术刺激与人的内心活动融为一体,并从自己主观的感受出发赋予艺术作品以某种个人的东西。
音乐知觉与其他艺术知觉一样也有三个阶段。当音乐知觉处在直接反应阶段时,音乐中的情绪类型被体验,人们对音乐艺术的生物需求能得到满足,于是产生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产生于人类共同的生物需求之基础上,它没有任何社会倾向性,所以称之为非倾向性的功能。
音乐中的基本情绪是一种非社会意义上的情感方式,它几乎对所有机体健全的人来说都是熟悉的。运用前辈(苏)克林列夫、(美)西尼・芬克斯坦、(波)卓菲娅・丽莎、(英)柏西・布克的话说,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反映,为“审美反映”。
这种“审美反映”表现在我们欣赏音乐时,往往在还没有来得及用美感经验去判断它的时候,内心就已经被打动,音乐促使人立即兴奋或松驰。有时会令人烦躁,有时却象微风一样轻抚人们。但这一切感觉并不是人们对于音乐所作的反应的全部终止,它只是一个基础和出发点,是“作为通向作为生动性情感的美感的激发”(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所以,音乐中非倾向功能不是孤立的,是作为引导人们的音乐知觉步入沟通阶段的基础,是音乐欣赏的立足点,也是所有艺术欣赏的出发点。
这一点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同样能得到证实。非倾向性即心理学中的无意识亦即是下意识、潜意识,都是指“意识阈”限下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意识阈”的概念,以此来区别与划分意识与无意识的活动。他以为“意识不是全部心理生活,是在意识阈限下,称为无意识的活动”。一个观念若要由一个完全被抵制的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必须跨过一道界线,这些界线便为“意识阈”。
以弗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把无意识的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把无意识与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相联系。他认为人的本能需要受到意识的压抑被排斥到意识阈下,但并未消失,仍在积极活动,寻求发泄。这种本能冲动暗中支配意识,成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大力量。他的学说扩大了心理学探索的范围,由外向内进入人类深层的心理结构的研究,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中非理性主义的倾向,泛性论的主张,以及对无意识作用不适当的夸大,都是我们不能赞同的。
前苏联心理学家罗坚别尔格提出了弗洛依德大相径庭的理论。他认为无意识是人类大脑高度发达的产物,越是努力充分发展的人,潜意识就越丰富。这种潜意识过于复杂、发散,难以纳入常规的思维结构,难以用言语表达,因而难以进入清晰的意识形态。这种潜意识理论提供了直觉与创作的基础。
我国的心理学家对无意识的问题也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车文博教授认为,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所未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它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认识功能与体验功能。无意识的生理机制是“未被意识的定势,条件反射和高级神经活动,是大脑皮层较弱的兴奋部位,没有同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词明显联系起来的活动,是人的大脑两半球的不同功能,主要是右半球非语言思维的产物”。
根据中外心理学家不同角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无意识是人们意识阈限下一切心理活动,它既包括被压抑的人类本能需求,也包括未被意识到的无意感知、记忆、想象与体验等心理因素。它有不同于意识系统的构建规律与有序运动。当代心理学通过科学实验已证实无意识活动的客观存在。意识与无意识构成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对立统一的双方具有相辅相成、彼此转化的特点。“无意识是意识产生的基础和转化的对象,而意识又是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和最高的调节者”。(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由此,音乐的非倾向功能不仅是一种生理的本能反应,更是一种超意识的艺术直觉。
⒉⒉前人经验
⒉⒉⒈美学家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页
“当倾听某种歌声时,我们还没有听清歌词和旋律,便觉得已深受感动。有些音色使人立即兴奋或松驰,有时会使人狂怒,有时象微风一样轻抚我”。说明当人们的审美活动处在“审美反射”这一初级阶段时,理性并没有发生作用,它是一种纯粹的感性活动。
⒉⒉⒉达尔文《人类与动物表情》
“表情是人类和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许多最基本的情绪之所以通见于全人类,是由于表情具有一种生物学的根源。可以说音乐对于动物和人所产生的这些功能,是由于音乐中的情绪类型满足了动物和人的某种生物性需要的结果,不必有音乐的理论基础。
⒉⒉⒊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它以“听觉印象影响神经的某一特定方式的基础”。所以音乐能够“象一股没有形态的魔力向我们全身神经系统激烈地进行攻击”,并且能够“对于过分激动的心情发出一种安静、愉快的影响”。这些愉快的感受是生理性的,没有美感的基础和出发点的。
⒉⒉⒋纳德尔:音乐感要求一定的生理前提,这些前提并不超出每个正常人的禀赋,由于音乐体验本身直接根源在于人类的本性之中,说明只要正常人就有音乐感,非倾向性功能就能体现出来。
⒉⒉⒌奈特哈特:音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乐音及其节奏,比最好的演说家还好地引起各种激情。在达到这种目的,必须首先让音乐使听者感动,而这种感动是建立在物理基础上的,也就是非倾向性功能上的。
柴可夫斯基:曾经描述过这种状况:“有时,我满足好奇地看着这一种创造的急流,不管我当时可能还在作着的任何谈话,不管当时和我在一起的人们,自动地走进我脑海里划给音乐的部位。有时这是对于手边已经在计划的小作品的润端和旋律的详细发展,有时又会有全新的、从来没有过的音乐思考出现,这我得勉力把它留在我的记忆里,它究竟打从哪里出来,这是一种神秘”。
中国古代《乐记》还对音乐的审美特性作了深入阐述。例如,“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不可变者也”;“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变也”……均强调了音乐所表现的人的真情实感,对于人心具有必不可免的感染力。
⒉⒉⒍此外,国内的王次、杨荫洌、张前、于润洋、蔡仲德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上述理论明白地告诉我们非倾向性功能的存在,以及它作为音乐欣赏基础的必要性。
⒉⒊研究目标的确定
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它是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理智、精神与道德、情操与思想。学校音乐教育必须抓住最本质、最核心的审美去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感受、体验、评价、鉴赏、表现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其中受到美的陶冶和思想教育。而这一切审美教育的完成都必须经过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发挥这一阶段。
举世闻名的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教育》中,通过他所虚构的儿童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教育理论和儿童观。他的基本观点之一是要“遵循自然法则”对儿童进行教育,也就是应该根据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本来具有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感受能力。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认为,人的本性力求生长、发展和表现,时机到来后,人的内心深处会萌发出先天的动力来,他相信每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这种力量的种子。因此,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在于促进人的天赋力量和能力的发展。
德国儿童教育专家福禄培尔把人比喻为种植在花园中的种子,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成长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天性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潜能。因此,教育儿童必须以儿童的兴趣与本能活动为基础,还必须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工具。
我国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论语》“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如也,绎如也,以成’”。其学生记下孔子听《韶》感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表现了本能性感性体验的确实存在,以及感性教育的重要。
战国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庄周的代表作《逍遥游》主张复归其自然本性,摆脱束缚,庄子认为“属其性乎五声,虽道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并说“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庄子・骈拇》),庄子讲“中纯实而反乎情”,即要求合乎人之天然本性。
古名书《吕氏春秋》、《大乐》中说:“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恶,人不得不辟。欲与恶,所受于天也,人不得不与焉――不可变,不可易”。人有欲、恶是合乎天道,不可强变,要遵循自然法则,合乎人道。
而我国现时的基础教育在应试的前提下只重视语言和教学技能的获得,他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只能是从始到终,从因到果。学生学会的是对那些符号体系的信仰,而这种生硬的、传统的、机械的思维方式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能力,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一个在经验中成长的人与实际生活是割裂开的。“而艺术培养的是直接的感受经验,知识的合理来源在艺术看来是非冥想的闪念和顿悟”,对此,音乐在教育中,尤其是音乐欣赏,在当今的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给人启示,发人深思,给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带他们遨游世界,认识世界,架起词语与非词语之间以及严密逻辑和感悟之间的桥梁,更完美地理解整体世界。这些作用的发挥都必经建立在音乐感动的基础上,即非倾向性功能的基础上,由此可见音乐非倾向性功能在我们的欣赏教育中、音乐教育中、艺术教育乃至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作用。
⒊研究的设计
⒊⒈研究背景
音乐非倾向性研究不仅涉及音乐,还牵涉到心理学、生理学等多项学科。凭个人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要多请教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专家,并大量查阅有关资料,考察旁人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音乐非倾向性理论应用非常重要,可以说非常必要。不仅在音乐中、艺术教育中都会有很大的正面影响。
⒊⒉研究的目的
通过大量的非倾向性相关理论学习和非倾向性功能实际体现,了解音乐非倾向性功能,发挥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愿听音乐、愿学音乐、愿做音乐,达到学好音乐的目的。使其在学校的音乐教育和艺术教育中发挥该有的作用。
⒊⒊研究的意义
通过上述的分析、了解,我们认为:关于非倾向性功能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其功能的认识开发日趋普遍,但都是夹杂在其他理论之中,没有单独的形成体系。而且从功能上进行挖掘开发的深度不够。非倾向性基于原有的研究,应用于音乐教学中,有良好的前景。对于推动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的发展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实现德育从说教向情感渗透转变,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研究开发,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⒊⒋研究的内容
音乐非倾向性功能在音乐欣赏,整个音乐教学中的作用,由此向外延拓展,挖掘其在艺术教育、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不引人注意却又非常大的作用。让大家认识并重视此功能的开发,培养好新一代。
⒊⒌研究的原则
⒊⒌⒈教育性原则:以教育为首要,非倾向性功能研究是为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
⒊⒌⒉科学性原则:不同学生对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感受深度不同,要实事求是。
⒊⒌⒊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学生采用同一种音乐,体现非倾向性。
⒊⒌⒋应用性原则:把取得的成果不断用于教学、教育,起到非倾向性功能研究的该有作用。
⒊⒍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实践重于理论的方法进行。
⒊⒍⒈查阅相关资料,包括心理学、生理学等找到实验思路。
⒊⒍⒉实验班的组建。对初三生随机取样组成实验班,一年后,用因果联系归纳法测取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在音乐欣赏中的不同表现。
⒊⒍⒊用个别访谈、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音乐非倾向性的体现。
⒊⒍⒋音乐欣赏非倾向性的后继实验。欣赏、感受音乐能力的培养,艺术感悟能力的提高。
⒊⒍⒌检测实验班与非实验班的音乐欣赏能力、综合素质。
⒊⒍⒍实验结果评价,了解音乐欣赏中忽视非倾向性因素和重视非倾向性因素所达到的不同效果。把非倾向性功能向音乐欣赏外拓展,最后鉴定。
⒊⒎研究步骤
⒊⒎⒈1998年,准备工作,成立课题组,对国内外关于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研究情况摸底。据此制定计划,初步了解此功能在不同学生中作用的不同。
⒊⒎⒉1999年,上半年,调查数据,选择音乐的原始成绩作为研究起点,编制表格,比较他们德育总评等级,初一、二、三各取一班,了解他们对音乐的感性认识,特别是节奏感觉。
⒊⒎⒊1999下半年,组建实验班,在初三学生中随机取样法组成,进行音乐欣赏选择健康、多样的作品,每样作品仅听一遍,使其停留在非倾向性阶段,学生如要求可复听。让学生了解音乐欣赏首先要经历非倾向性这个阶段。
⒊⒎⒋1999年,音乐欣赏能力训练。欣赏时首先经历非倾向性阶段,之后才能根据音乐知觉步入沟通阶段,发挥作品的作用,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在此基础上拓展,将非倾向性推向美术及其他学课。
⒊⒎⒌2000年上半年,总结、鉴定、结题。
⒋具体实施:
⒋⒈学生音乐基础能力调查分析。
⒋⒈⒈学生节奏能力的层次类别。
⒈完全没有节奏感的学生。任何音响对他们来说都是噪音。他们的耳朵甚至对说话声音的差别(如温和、严厉、讽刺)都没有明显的不同感觉。尽管他们具有正常的智力,在音乐上却难以有所感应。但是,这样的学生是极少见的。
⒉节奏感发展较好的学生。能自如地按照节拍行走和做动作,但往往不能唱准和听辨旋律的节奏。
⒊具有良好节奏感的学生。起初,他们能听辨有节奏的音调,但往往不能识别简单的非节奏性的音响。这些学生一旦经过节奏运动的训练,会很快获得良好的感知节奏的能力。
⒋天生具有好的音乐耳朵和节奏感的学生。但也有不同的音乐感觉能力,例如:
⑴听觉好,但读谱和歌唱差,或反之。
⑵对孤立音响或曲调的听觉好,但听辨和弦与和声片断差。
⑶听觉好,但不具有综合分析能力。
⑷听觉好,能理解钢琴作品,但不能欣赏器乐和声乐作品,或反之。
⑸听觉好,但会出现阶段性听觉问题,或仅仅是在音乐学习的一段时间内听觉反应好。
⒋⒈⒉学生节奏能力障碍的原因。
学生在节奏能力方面所表现的种种障碍(如上述各项中所述的困难)都是由于下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
⒈肌肉松软。
⒉不够沉着(缺乏良好的心理状态)。
⒊肌肉僵硬。
⒋肌肉过敏。
⒌神经系统不协调。
⒍由于不恰当的空间感引起的不平衡。
⒎过分的批评引起的心理障碍。
⒏注意力不集中。
⒐缺乏灵活的分析。
⒑对肌肉活动的记忆差(肌肉活动的感性记忆差。)
⒒理智的记忆差。
⒓不果断(判断力差)。
⒔能量使用过度。
⒕过分自信。
⒖缺乏信心。
⒋⒉教学设计
根据课题的目的,在教学的每一节课中安排10―15分钟的欣赏,突出非倾向性特点,根据一学年的教时,具体安排为三大部分,共28课时,每大部分又分为中、外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歌曲,共6课时,中国的号子、山歌、小调各一课时,外国歌一课时,合唱曲两课时。为何第一部分为歌曲呢?因为在歌曲欣赏中一方面歌词的词语概念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易引导学生的感知进入特定的情境、意境。主客体的情感双方交流是定点定线进行。而人生的经历、积累与体验则为能量的释放提供基础。另一方面音乐对歌词内涵的丰富、扩大又使这种体验与理解强化、泛化,使确定的点线情态运动有更宽广的活动范围与更自由的变化幅度。
第二部分为器乐,以演奏形式分为独奏曲、重奏曲、合奏曲,又分为有标题和无标题,共16课时。
安排以独奏、重奏再到合奏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逐渐入难,由简单的声部再到复杂的织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有标题到无标题,是因标题性作品带有心理定势的指向性,有诗为证。
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日弹。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唐朝诗人贾岛《听乐人弹易水》,描述了自己欣赏《易水歌》的感受,写出了标题音乐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心态。
无标题器乐是一种“纯粹的音乐”,它突出了声音艺术的音响性特征,无需添加音响动态之外任何的限定,它在乐音的纯粹的连续中显示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这种无标题音乐充分体现出音乐艺术的美――自由的精神运动与自由的音响建构运动的有机结合,是器乐音乐的典型。听:大诗人白居易的《船夜授琴》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第三部分为综合艺术,分为国内的戏曲和中外的歌剧,共六课时。歌剧艺术的审美注意三个主要特征。
①视听互补。据日本服部正等人著的《环境音乐美学》一书介绍国外对非特殊投射系统的中心(NPS)研究展示,NPS可“将收到的视觉系统的信号传遍到与此相反方向的听觉系统的中枢,以提高或降低听觉感受性”。反之,听觉中枢收到的音响信号,以NP为媒介,也可以提高视觉皮质的灵敏度。
②综合体验,学生在歌剧审美的情态体验中不仅可以共时性地综合体验各种情绪的交织、对比,还可以历时性地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的变化。由于歌剧中人物的确定性、具体性,在情节发展中人物命运的多变性,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的体验,从而在情态交流上更具体与实在,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
③内外把握
这就是倾向性功能了,从感性到理性。在歌剧审美中,主体既可向外把握,从剧中展现的矛盾,甚至超越时空进行历史的反思与回味。又可以向内探究,深入到人物心理结构的深层捉摸其内在的特征与奥妙。
经过这28课时的有序、有目的地安排欣赏,学生和教师都已经对上课充满了向往,不是怕音乐课而是等、盼音乐课。
⒌效果与分析
⒌⒈研究效果
课题立项后,经过各课老师,特别是各班主任的配合。自己也四处求经寻取资料,一年认真实施下来,有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⒌⒈⒈激起了学生对音乐课的浓厚兴趣。
下面是对我校初三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对音乐课兴趣的初始调查。
一学期后同样的内容调查数据
一学年后的调查数据
数据分析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经过一年的认真教学,对照班和实验班均有很大进步,而实验班的进步尤其明显,喜欢音乐课的人数大幅增多,可见在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方面效果非常显著。而其中欣赏内容的兴趣提高最明显。可见此实验跟欣赏的关系最密切。
⒌⒈⒉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有了明显提高。
把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音乐感受力进行综合测评(包括对音乐倾向性功能和非倾向性功能的感受力),把初始教学和实验后数据列表如下:
初始数据
一学年后综合测试数据
根据两表数据,自然可以看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在实验下大幅提高。现时音乐感受力不仅在欣赏音乐中有很大作用,而且在学唱歌曲,特别是音乐审美中有巨大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以后学生音乐方面的发展将产生极大影响。
⒌⒉分析:
⒌⒉⒈结合学生实际,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
首先了解农村学生到了初中阶段,音乐方面的发展水平还很低,有许多学生还连简谱都不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音乐贴近学生,这就是发挥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最佳时机。听一段情绪单一的音乐,95%以上的同学都能说出基本情绪,这是一个可贵的起点,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把音乐贴近生活。如上例学生感受到的情绪是“高兴”。那么,再听一遍,边听边想一件生活中高兴的事情,然后把高兴的事情说出来大家听,事情每人不同,而都是个人经历,既体现了陶老先生“生活教育”中“关于生活”、“依据生活”的主张;又把学生认为高不可攀的音乐放下来,变成伸手可及的实物;还使学生了解了音乐的自由想像空间的巨大。使学生开始亲近音乐。
⒌⒉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启发式教学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并引导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上,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的引导要立足于使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从而达到“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而音乐中非倾向性功能就是为了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绪上的共鸣,从而迫切要求去了解、学习,去消化和吸引。从这过程中学到知识,增加能力。
⒌⒉⒊教会了学生如何欣赏音乐。
“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早被奉为名言,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能自己学习,最终摆脱教师这根拐杖。弗立克等人的研究证明,教学中教师也可先向学生解释所选定学习策略的具体步骤,在具体应用中提醒注意,让其进行口头叙述并明确解释所有操作的每一步及报告自己应用学习策略时的思维;通过不断重复,这种内部定向思维可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感知与理解保持。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每种策略去选择较多恰当的事例来说明其应用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形成策略的概括化认识,提供的事例应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以简到繁,使学生从单一策略的应用发展到多种策略的综合应用以形成一种综合应用能力。实验中我们依据这种理论,在欣赏中,首先让学生体验出一种策略,情绪(非倾向性)――实际生活――作品背景――作品含义。第一步情绪定位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基础,情绪体验的错误将使以后的步骤无法实现或错误实现。形成定势后学生就能轻松听懂简单作品。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多情绪作品。同样用以上策略,以情绪为基调分段听,再结合听,以完成整部作品。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就掌握了欣赏不同作品的策略欣赏和感受力大幅提高。
⒍结论与思考
音乐美的鉴赏过程是审美主体的作品、作曲家、表演家多向交流相互融合的过程。音乐功能的发挥即体现在这种交流和融合之中。对于这一过程中的感知、情感体验、想像与联想的综合心理活动进行探讨、研究的著述为数不少。笔者想从另一个角度,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发挥――从鉴赏者的角度为音乐直觉来分析音乐审美中的这个特征。
直觉把握、直觉认识、直觉思维,是许多哲学家与美学家都较为关注的问题。如斯宾诺沙就把人的认知方式分为感情、理性与直觉三种类型,并认为直觉高于经验与推理,是直接认识一件事的正确本质的能力。康德与费希特相比,前者强调直观的感性范围,后者则认为直观是理智的,并指出:“最高的自我意识是哲学家的自我意识,是理智的直观。”叔本华也谈到:审美是主客体融成一体的直觉活动。在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美学中,更是把直觉与审美的把握相关。柏格森在《形而上学导言》中指出:“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符合。”
综上所述,直觉既是一种直接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能力,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是主客体交融、同化获得独特领悟的能力。它亦具有中国佛禅哲学谈及的豁然贯通,涣然冰释,整体把握,迅速感悟的特点。对于音乐审美中的直觉问题,哲学家、音乐家亦予以足够的重视。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就认为:“音乐,就它的基础来说,是数学的,就它的出现来说,是直觉的。”圣一桑也说到:“人在智慧的深处具有一种独特的隐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能领悟艺术,而音乐就是能迫使这种感觉振动的手段之一。”汉斯立克亦指出:“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的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弗・哈奇生强调:“经验证明,许多人有相当完善的一般意义的视觉和听觉……然而,他们也许对音乐、绘画、建筑、自然风景绝不感到愉快,或者比诸别人对同一事物的快感是微乎其微……在音乐方面,我们似乎普遍承认有一种不同于外听觉的特殊感官知觉,称之为知音之耳或音乐感”。以上几位哲学家、音乐家一方面从音乐本体角度谈到音乐是直觉的创造,音乐能唤起人的领悟艺术美的直觉,即音乐的功能发挥;另一方面则从审美主体鉴赏的角度指出音乐鉴赏要有与一般听觉感受不同的音乐直觉,要用直观的心灵去体悟。
由此,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发挥能唤起学生领悟艺术美的直觉,并培养学生的音乐直觉力,更好的领悟音乐。
在此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⒈音乐的非倾向性功能与倾向性功能绝对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两者的发挥是相辅相成、同步实现的。忽视任何一部分只会导致另一部分功能的无法实现。
⒉非倾向功能针对音乐基础较差的同学较为适用。当然,并不是说音乐能力强的学生就跟它无关。对与音乐感受力极强的学生,它的实现是隐性,往往无法察觉,所以不必过份强调。
关于音乐非倾向性功能的研究,经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还有许多疑惑之处,如非倾向性功能如何充分发挥?它的适用范围有多广?不同学生又如何正确把握?如何让这种研究深化并形成系统进行推广等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今后研究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实践以完善这个课题。
主要参考书目
《音乐美学通论》 修海林 罗小平著
《通过艺术的教育》 (英)赫伯・里德著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蔡觉民 杨立梅著
《中学百科全书》(音乐卷) 张啸虎主编
《西方哲学史》 梯利
《科学创造与直觉》 周义澄
《论音乐的美》 汉斯立克
《美学》 黑格尔
上一篇: 如何唱高音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