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自从我园开展省教科十二五规划课题“开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以来,在进行专项的音乐活动外,还力求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多方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的音乐活动环境,使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的洗礼,对幼儿的身心起到一种熏陶、感染的作用,以进一步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一、创设多方位的音乐欣赏环境
研究表明,环境对人们能产生暗示、感染、熏陶和塑造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十分深刻,表现在幼儿身上就更为明显。因此,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浓郁音乐气息又与各教育领域整合的多方位的音乐欣赏环境。
1.走廊文化
如名画欣赏长廊。艺术不分家,借助美术作品提高幼儿的音乐智能是很多教育家都提倡的。因此,幼儿园充分利用长廊布置专题名作展览,主要有关山月、郑板桥、齐白石等的拿手作品。孩子们利用来园、离园、散步等时间都有机会与大师接触,时时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再如民俗风情廊,步入长廊,首先跃入眼帘的是56个身穿各民族服饰的民族娃娃,他们神态各异,似乎在热情地邀请你快去了解他们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沿着走廊一路走来,有京剧脸谱、蓝印花布工艺品、藏族的哈达、新疆的帽子等等。鲜艳的颜色,富有特色的造型,给幼儿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感受到祖国艺术文化的博大精美。
2.班级欣赏园地
我园在每个班级都开设了民曲欣赏园地,各班根据班内幼儿特点,收集并布置了各具特色的作品,各班除了在选材上各具风格,在布置装饰上也各有特色,有灵活的版块布置,有固定墙面的布置,有悬吊空中的布置,也有见缝插针的零散布置等。班班都有民俗特色,一个班级一个主题,小班注重本地民俗;中班注重地区民俗;大班注重中国特色民俗等,通过换班,幼儿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能学到很多精彩的民俗艺术。进入班级,仿佛进入了一个个艺术的殿堂。
3.民曲萦绕
为了让民族音乐与日常教育有机结合,利用园内安装的智能广播系统,设置几个时间段分别播放不同的音乐,将一日活动中各环节的音乐指令系统化,每天在不同的时间段播放民曲,让优美的经典民曲萦绕孩子的生活空间,陶冶孩子的情操。
二、提供多样性的音乐教育环境
民族音乐内容广泛,知识面广,让幼儿理解和欣赏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提供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环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活动。
1.形成宽松、愉悦的心理空间
在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自由表现。允许孩子根据他们不同的感受、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只要幼儿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只要情绪上与音乐保持一致,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今后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去。例如,欣赏《摇篮曲》,它是一种抒情曲,在欣赏时,教师有意让有的幼儿扮演妈妈闭目聆听抚摸自己的手臂,让有的幼儿深情地闭上眼睛,学宝宝安然入睡的样子,让他们在温馨、柔和的音乐中去体会乐曲的意境,感受躺在摇篮里享受妈妈轻歌慢摇、徐徐入睡的甜蜜梦幻,听着听着,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左右摆动,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幼儿的情感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融合了。由此可见,和谐、融恰、活跃的心理空间可让幼儿的思维更活跃,感情更丰富,反应更积极。
2.开发有趣、丰富的玩乐空间
卡尔・奥尔夫曾说:“音乐原本是充满乐趣的事,在不经意的玩乐中,也能学到知识。”探索开发班级里更多更大的学习民族音乐的玩乐空间成为思考的内容。如最大化的音乐智能区,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联合各类乐器、乐谱、表演道具、服装及多媒体设备的音乐智能活动区域。在我们的“才艺大舞台”上,为幼儿复习认识在民族音乐活动中所学习过的知识提供了游戏的机会,小朋友们可以用单独的节奏卡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拼出各种样式的节奏型,然后进行各种节奏练习、声势练习。这种自由、互动的游戏方式令孩子们高兴不已、玩了又玩。再如,功能化的多元智能区,在班级的区域活动区中,我们搜集了与我们的各个民族音乐主题课程活动相关的玩具、图书等,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用折、剪、贴、画等方式制作民族表演服装,于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书中欣赏美丽的故事,感悟其中的善与美……这些活动,使幼儿在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活动中进行了科学认知、语言表述、社会交往、美术操作等方面的学习与认知,为幼儿积累知识、进行音乐的表现和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3.提供求异、存同的自由空间
面对不同的孩子,我们也会相应地提供能体现差异性的音乐教育环境。例如,在音乐区角活动中,教师为资优儿童投放的各种材料、内容和所提的要求有别于一般的幼儿,做到上不封顶。同时,还考虑到利用音乐智能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如听音乐编故事、跟着不同的音乐节奏拍皮球、多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等等。总之,我们是这样理解的:环境就是教育,教育要利用环境。
三、呈现多元化的音乐表现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原则之一,可见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孩子们喜欢表现,创设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能使孩子对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更加兴趣盎然。
1.“音乐墙”――展现感受民族音乐活动的进程
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如在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中,孩子大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游戏中来,对民族音乐有了一定的愉悦感受与快乐向往。我们及时满足了幼儿的所想、所需,生成了“我和民族音乐一起玩”的音乐主题墙饰。鉴于幼儿平日活动中总喜欢唱一唱以前所学过的歌,玩一玩自己喜欢的音乐游戏,我们又引导幼儿亲手制作了“民族音乐花”,作为一个滚动墙饰,用图画、乐谱、节奏谱等形式,记录并展示一些学过的相关民族音乐内容,引导小朋友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与小伙伴一起玩玩、看看,复习巩固原有的知识,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新认识、新感受。令幼儿在玩乐中进一步学习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表现民族音乐,得到想象、认知、动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风采墙”――拓展表现民族音乐的个性舞台
通过音乐环境的创设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在各方面都获得了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我们的“明星宝宝秀”作为班级风采展示墙,为幼儿记录下了从各个民族音乐欣赏主题活动中或表演、或歌唱、或演奏、或游戏的欢乐片段。当幼儿看到自己的精彩“剧照”时,喜悦与骄傲的感觉油然而生,学习音乐、参与表演的欲望空前高涨。这面风采展示墙为幼儿主动动脑、动手学习音乐、表现音乐、提高能力、发展个性创造了最佳的互动机会与展示空间。
3.“联系墙”――体验家长资源的民族音乐魅力
为了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方面的教育资源,我们建立了家长艺术特长信息表,了解汇总家长的职业优势和艺术特长。例如,元旦迎新年,我园邀请了一些有艺术特长的家长来园进行指导,有家长二胡表演、民族舞蹈展示等形式。在艺术节的演出中,我们邀请有表演才能的家长和孩子同台演出,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我园艺术教育的内容,也使园所、家庭的民族音乐欣赏氛围更为浓厚,让幼儿能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提升民族文化素养。
我们相信,在各种多元化民族音乐环境策略的支持下,能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儿能在民族音乐欣赏活动中更加活泼、快乐地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湖苑幼儿园)
上一篇: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