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建议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1.论述类文本着重点放在大文化即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学艺术批评等类文章的阅读上,而且要指导学生明确观点,理解概念和文章内容,不仅能客观判断正误,还要会做主观分析评价。明年有出现主观表述题的可能,老师要引导学生做这方面的训练。

2.2010年的文言文文本备考要走出单一人物传记文本阅读的窠臼,采用多元文体阅读备考策略,即由这几年的单一人物传记向杂记、散文(记人记事写景说理)、序言(书序或赠序)、小品文、小说等多种文体过度,仍然把备考重点放在对文言词语、句式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上,既要做到能字字落实、准确无误地翻译,又要能对文章内容准确把握,理解到位。要会对文中观点、写作意图、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品质、写作特点进行主观分析、评价赏析。明年有可能会出一道主观分析评价题。同时,文化经典选文的备考力度也要加大。名句名篇背诵默写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有增加分值的可能性(2009年江苏卷古诗文默写为8分)。

3.古诗词阅读要下大工夫突破内容理解上的难点,如果把诗词的内容理解了即把诗读懂了,不管是对内容还是表达技巧的赏析都就容易多了。对古诗词个性化欣赏的准确表达也是要反复训练的。古诗词阅读文本应在有选择地欣赏名家名篇的同时,把重力放在对“寻常百姓”无名诗人的有特色诗歌阅读训练上

4.选考题即文学类阅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中的个性化欣赏,尤其是对文本独特魅力的敏感和独特体味,当是备考训练的重点,要紧抓不放。

5.语言文字运用备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即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特别要抓综合能力的训练。

6.作文备考

纵观2008年高考全国18道作文题,呈现多元化、命题形式多样化的趋势。

作文命题这种形式上的“解放”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文命题逐步走出了以话题作文为主流的模式。08年高考作文有2道话题作文(四川、山东),9道新材料作文,3道命题作文(天津、安徽、广东)、2道新材料下的命题作文(江苏、浙江),2道提示性命题作文(上海和重庆)。从这一命题导向看,以后高考作文将会命题、新材料、新材料下的命题作文形式三分天下。

2008年的高考作文内容总体来看,较多地关注生活,注重对生活的思考;关注文化背景,文化积淀;关注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弘扬人文精神,讲求理性。由此,我们预测2010年高考作文从命题指导思想看,将会更贴近时代、社会和考生的生活,进一步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让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另外,高考作文命题紧扣“新课标”,鼓励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新课标”特别强调“参与和体验”,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这种做法超出了以往为避免学生押中题目而刻意回避社会热点的常规命题思路。譬如08年全国卷一,材料介绍的是刚刚过去不久的民族之痛——汶川大地震这一热点事件。四川卷,以“坚强”为话题作文,四川考生大多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刚刚过去的地震灾难。这两道作文题目都很好地体现了命题人的感情指向及人文关怀。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江西卷的“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海南宁夏卷的“为小鸟放生活动”等试题都涉及到关注自然环境这一问题。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些考题引导考生直面当前现实,思考人与自然的矛盾,建立与自然和平共处、珍惜资源的观念,使之懂得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对环境的保护。由此可见,“关注社会热点”仍将成为以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关注点之一。

从命题原则看,内容将会高度开放,限制逐渐增加。针对近年来高考淡化文体的“四不像”作文和胡编乱造,缺少生动记叙,缺乏深刻推理等突出问题,以前话题作文时开放式的“文体不限”逐渐淡化,“文体特征鲜明”要求得以强化。这说明高考作文“文体”将趋于规范,高考阅卷评分标准中对文体的要求将会更加严格。

从命题题型看,高考作文会稳中求变。话题作文将会淡化。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纵观近两年考题,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将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命题题型主流。08年高考作文除四川、山东仍然采用话题作文外,其余16道作文都不再出话题作文了。可见稳中求变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

从命题立意看,将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这应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根据新考纲的新要求,在2010年的高考作文备考中,我们必须把握命题特点,大量积累写作素材,训练各种文体,优化备考方略。特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1)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要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提高认识思辨的能力,拓展思想的疆域,升华人生的境界。要多体察人情世态,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有通晓人情世故,笔下才会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先有感善的心灵,才会有感人的文笔。所以思想的熔铸,生活和情感的积淀,是高考作文备考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2)广采博览,强化素材积累。作文材料的匮乏、平庸,是不少作文失分的原因。所以,指导学生多读书报,强化素材积累,是高考作文备考的最基本措施。其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生活积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留心观察,感受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二是博览课外读物。从近几年高考看,高分作文绝大多数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较强的文学性。所以,丰富文化积淀,多读多思有哲理、有真情实感、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章,是写出高质量作文的最好方法。譬如浏览《美文》《读者》《中学生》《青年文摘》等中的时文经典,从中吸取营养,从而为写作奠基。三是从教材中引来作文活水。教材中也有好素材,关键在积累。语文教科书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常用常新的材料宝库。因此,从语文教材中引来作文活水,对考生来说能收到事半功倍、可望又可即之效。譬如2008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话题作文,字面意思是“春天来了,草自然就变青了”,其中隐含的应为主体“草”与客体“春天”的因果关系,“春天”与“草”都被赋予了象征义与比喻义。只要挖掘教材本身的素材,就会发现教材中“至爱至亲”学习主题里的文章,如《陈情表》《项脊轩志》《我与地坛》等均可当作素材来用。若从长辈爱如春意滚滚,晚辈出类拔萃角度立意,可写“躬亲抚养”祖母,“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才能“历职郎署”“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可写因病致瘫,从此在轮椅上一坐就是30多年的史铁生,他曾想到过自杀,是母爱帮助他走出人生的低谷等等。

(3)下苦功夫,加强语言表达训练。语言是作者思想的外化,语言功底最能代表语文功底。同一件事,别人一写出来就那样催人泪下,而自己写出来可能非常平淡;同一个道理,别人阐述得那样深刻,有理有据,而自己写出来可能情理不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语言表达上有无功力。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毫不夸张地说,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文章水平的高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言表达训练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使用规范语言,二是表达要准确生动,三是表达要简洁连贯得体。当然,还要注意训练不同的文体,应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如记叙文语言要流畅自如、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叙事有传神的细节;议论文语言要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散文语言要叙议结合,委婉含蓄,文采优美,有意境。对于这些,如果考生平时加强训练,夯实了基本功,高考时才能“猝然临之而不惊”。

这些年来,高考作文加大了语言评分力度,不仅仅是说明语文考试要反映出语文的特点,因为语文的功底最有力地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和能力。如果能在思想上、语言锤炼上下一番苦功夫,练一练内功,打磨出一种特色,体现出一种风格,毫无疑问,这样的作文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上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得体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计划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