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高二语文阅读训练试题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高二语文阅读训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温暖的“时间银行”

①从第一家“时间银行”成立至今,美国现已有115家“时间银行”,还有100余家正在酝酿中,并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受益者近2亿人。

②“时间银行”模式是这样的:每个人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一小时服务,换别人的一小时服务;而且不用马上兑换服务,先在“时间银行”储存起来,需要时再提出来换取别人的服务。

③与原始的以物易物不同,“时间银行”的所有顾客,不用互相提供服务,每个人的所有工作,最终以“时间币”的形式体现价值,无论为别人做什么事情,每工作一小时的报酬均为1个“时间币”。

④ “时间货币”与一般货币不同,它不像传统货币那样,可能因汇率贬值而导致财产缩水,它不仅不会贬值,还可以储存,也可以转让,甚至还能预支,交易时也不用纳税。

⑤家住宾夕法尼亚州阿伦敦的28岁姑娘玛丽亚比利亚克雷塞斯,计划于今年5月结婚。而就在筹备婚礼时,因手头紧而犯愁。关键时刻,她想到了所在社区的“时间银行”,便提出自己用一个月时间,以担任医疗翻译、帮人照看宠物等方式来获取“时间币”,再用这些“时间币”换取自己婚礼的所需。

⑥一个月后,玛丽亚赚够了足够的“时间币”,然后从容不迫地举行了婚礼。婚礼当天,和她一样在“时间银行”赚取“时间币”的一位化妆品销售员顾客,为她精心化好新娘妆,另一位在“时间银行”打工的蛋糕师,也为她送来了一个7层高的结婚蛋糕,这些都让玛丽亚喜出望外。整场婚礼隆重而热烈,刚好花去了玛丽亚一个月所赚取的200个 “时间币”。换算下来,为她节省了大约2000美元。玛丽亚说:“如果单靠自己的力量,去规划哪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小事,不仅要花费我不少美元,还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借助了‘时间银行’这个外力,一切都很容易得到了解决,确实一举两得!”

⑦实践证明,“时间银行”能让拥有时间的人,以计时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既化解了眼前的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团结,使每个人在找到自己生命另一扇窗的同时,也让需要援助的人从别人的帮助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⑧正如首先在美国创立“时间银行”的埃德加卡恩所言:“这个世界目前最需要的是重建信任,以及确立新的人生价值。所以对‘时间银行’来说,总有广阔的生存空间。我始终相信,‘时间银行’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回馈,而受回馈的每个人,也会感到生活比以前更温暖,更幸福。”

5.下列对“时间银行”或“时间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时间银行”里,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服务去兑换别人相同时间的服务。

B.与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不同,“时间银行”里所有顾客之间的“交易”都比较灵活。

C.“时间银行”里所有顾客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都是以“时间币”的形式体现。

D.“时间币”同一般货币的最大区别是可储存、可转让、可预支,交易时还不用纳税。

6.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时间银行”首先在美国成立,已经遍布全球各个地方,现在已经发展到115家,还有100余家在酝酿之中,让近2亿人受益。

B.婚礼当天,玛丽亚用一个月赚得的“时间币”刚好换取了化妆品销售员为她精心化的新娘妆和蛋糕师为她制作的一个7层高的蛋糕。

C.玛丽亚认为,如果单靠个人的力量办事,会花去很多金钱,耗去许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借助“时间银行”,一切事情都容易得到解决。

D.“时间银行”既能够解决一个人眼前的经济窘境,又有助于邻里的团结,还能让社会上所有需要援助的人感受到别人的关怀与温暖。

7.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时间银行”里,无论做何事,工作1小时的报酬都是1个“时间币”,因此,成员间用以交易的劳动就不存在强弱轻重之分。

B.每个人在“时间银行”里的工作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如果各成员计较个人得失,不相互信任,“时间银行”就无法正常运转。

C.“时间银行”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会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回馈。因此,“时间银行”会让每个人都感到比以前更温暖、更幸福。

D.人们在“时间银行”里以计时劳动换取自己的所需,因此,趁年轻时在时间银行里存储大量时间币,年老后就一切无忧了。

【答案解析】

5.D(“时间货币”与“一般货币”的不同,是不贬值、交易时免税;而可储存、可转让、可与预支,则是“时间货币”与“一般货币”的共同点——有关句子中的“也”是关键词,表明二者的相同之处,把它们的相同点说成“最大区别”是错误的。)

6.C(A项表述来自第一段,错误是表意不明,“时间银行”“已经发展到115家”,是在美国还是全球,原文指的是美国;B项表述来自第六段,错误是缩小范围,玛利亚一个月所赚取的200个“时间币”全部用于“整场婚礼”,而不止是“新娘妆和蛋糕”;D项表述来自第七段,错误是扩大范围,“时间银行”只适用于“拥有时间的人”,而不是“社会上所有需要援助的人”。)

7.B(A项强加因果,虽然以时间货币来衡量是等价交换,但成员之间的劳动是有强弱轻重之分的;C项把未然说成已然,该项说的是埃德加的愿望和信念,能否变成现实还需要事实的检验,“会让”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绝对化,“年老后就一切无忧的说法过于绝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莫斯科的天空

〔前苏联〕格古里亚

这是战后莫斯科的一个建设工地。

我们的下面是铁和混凝土。我们的上面是混凝土和铁。机器在隆隆作响,电焊的火花向四面喷射。起重机忽上忽下不停地转动着,递给建筑工人洋灰、砖头、铁。我们正站在乘客电梯上。

“你们得等一下,”一个姑娘说道,“这个时候人们不常利用电梯,所以你们需要稍微等候一下。”

姑娘解释说。电梯上很洁净,一切都擦得亮光光的。可是这种洁净并不是很容易就做到的:四周的洋灰尘土飞扬着,使得她不得不经常加以清除。这个姑娘名字叫娜达莎库兹涅佐娃,她坐在小长凳上。她从电梯角落的架板上取下了一本书。

“娜达莎!”姑娘探询地瞧着我们,一对蓝眼睛似乎有倦意了。头上包着深色的头巾。头巾下面露出一绺黑发,头巾上也有洋灰点子。她才十七岁。

“你在这里工作很久了吗?”我们很想知道,她为什么乐意参加工作,而不去念书。她说:“我父亲在这次战争中在波罗的海牺牲了……我母亲在机关工作……她除了我还有两个孩子……”

“你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代数。”

娜达莎把铁门砰然一声关上,我们就向上升了。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层……她答应把我们送到大学大厦的圆顶下面:“从那里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了如指掌。”

电梯把我们升得越来越高……我们又谈起了娜达莎的那本书。

“你在准备功课是不是?”娜达莎转过头来瞧着我们说:“准备进这个正在建筑中的大学。我现在就在工地上的十年制学校里就读……瞧,已经到了。”

我们走上了平台,平台上堆满了钢架、生铁管、发出松脂气味的松木板……压缩机把空气压入管子时发出沉重的响声。上面滴着水点——人们在大学的圆顶上装混凝土。娜达莎从她的电梯里跑出来。她在打电话:“丹娘吗?是你吗?你好呀,亲爱的。咱们的第一课是什么?你知道吗?……果然不出我预料……那么,好吧,我不会迟到的……”娜达莎放下话筒,向电梯跑去。从这里,从大厦圆顶底下远望,可以看见整个莫斯科。列宁山位于莫斯科的最高处。一座正在建筑中的大学大厦在列宁山上耸立着。一朵朵的乌云在阴暗的天气中从我们站立的窗口飘过……在我们的上面,正准备着钢尖顶的根基;在我们的左下方和右下方正在建立巨大塑像的根基,再向下是塔楼,塔楼上将装置一座九米高的大钟。中午的雾气笼罩着莫斯科,使你什么也看不清楚。我们遥望克里姆林宫的塔楼,离塔楼不远的地方,在斯摩棱斯克广场上,在高节尔尼却斯克河岸街上,在红场大门旁边,耸立着一些好像有了生命一样的巍峨的白石大厦。

一个钟头以后,我们又乘电梯下去。

“娜达莎,你有什么话要转给丹娘吗?”娜达莎笑了。

“问候她一声。”她说。

“我们到哪里去找她呢?”

“你们不是要经过入口处的外室吗?”娜达莎解释说,“你们在那里就会看见她的。她在研磨大理石。”

大学总外厅将来要用美丽的大理石完全装饰起来。工人们在精心地研磨每一方石块。我们要寻找丹娘。在柱子后面的那一个可能就是她……可是那里有两个姑娘。哪一个是丹娘呢?我们走到离我们较近的那一个姑娘面前。

“请问你是不是叫丹娘?”

“不,我的名字一直是叫季娜。”

“我们想找到准备升大学的那个丹娘。”

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前额上有汗珠,鼻子上有雀斑。

“这里准备升大学的人可多啦。喔,我好像认识她。”

季娜便问她的女伴,手指着前面也有一个姑娘在工作的地方:“她是不是叫丹娘?”外室里人很多,很嘈杂。这里正忙着加工工作。裱糊顶棚,墙檐,用砖头铺砌墙壁,研磨大理石,焊铁,搅拌混凝土……这位姑娘为了盖过嘈杂的声音,又大声重复说:“她是不是叫丹娘?”那姑娘否定地摇摇头。

“好吧,不麻烦你了,季娜。请告诉我们,你们今天第一课是什么?”

“文学。”季娜答道,“怎么?”

“这样看来,你是不认识丹娘的。她的第一课是代数……”

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描写乘电梯时的所见所闻,故事简单,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形象地表现了苏联人民战后重建家园的的决心。

B.娜达莎库兹涅佐娃是一个十七岁的青年,现在是建筑工地上十年制学校的学生,她准备将来进正在建筑中的大学读书。

C.小说以书为线索,通过娜达莎拿书、我们与其谈书等情节,刻画了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形象,预示了战后苏联美好的未来。

D.当我们告知那个自称季娜的姑娘想找准备升大学的丹娘时,季娜嗤嗤地笑了,她的笑是对我们无知的嘲笑。

E.小说结尾通过对话告知读者季娜今天第一课是文学不是代数,旨在说明战后苏联青年学习热情极高,既有学理科的,也有学文科的。

16.娜达莎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做简要分析。(6分)

17.小说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有哪些意义?请作简要分析。(6分)

18.这篇小说对于当代中国有怎样的现实意义?试作探究。(6分)

答案 (4分)BE(A项,“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分析不当,小说情节并不曲折。C项,“小说以书为线索”表述不当,线索当贯穿全文始终,而的“书”在后半部分就不再提及。D项,“是对我们无知的嘲笑”错,季娜“嗤嗤地笑”,是笑问者问得难以回答。)

16. (6分)①好学上进。一边工作,一边坚持学习,准备上大学;②工作认真负责。在施工现场看守电梯,能让电梯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下保持得十分干净;③热情友好。主动向乘客解释,与同事关系友好;④善解人意,有责任感。父亲牺牲,为帮助母亲分担抚养弟弟的责任,就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17.(6分)①作者登上高楼,从“天空”俯瞰莫斯科的建设,标题与小说的相关情节照应;②“天空”象征高远,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显示了前苏联人民建设家园的远大理想;③“天空”象征未来,以“莫斯科的天空”为题,显示青年在国家重建中的作用,预示国家美好的未来。

18.(6分)①小说写了前苏联人民战后重建,作品启示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团结一致建设自己的家园,促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②小说写前苏联战后重建,突出了建大学,说明他们对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重视,启示我们在四化建设中要重视科技文化和人才培养;③小说写以娜达莎库兹涅佐娃为代表的前苏联青年坚持边工作边求学的事,启示年轻人要好学上进,坚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升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悼朱光潜先生

李泽厚

朱光潜先生逝世了,我应该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写什么才好。凌晨四点钟,我坐在屋里发呆,四周是那样的寂静。

我和朱先生是所谓“论敌”,五十年代激烈地相互批评过,直到朱先生暮年,我也不同意他的美学观点。这大概好些人知道。但是,我和朱先生两个人一块喝酒,朱先生私下称赞过我的文章……这些却不一定有许多人知道。那我就从这写起?

我那第一篇美学文章是在当时批朱先生的高潮中写成的。印出油印稿后,我寄了一份给贺麟先生看。贺先生认为不错,便转给了朱先生。朱回信给贺说,他认为这是批评他文章中最好的一篇。贺把这信给我看了。当时我二十几岁,虽已发了几篇文章,但毕竟是言辞凶厉而知识浅薄的“毛孩子”。这篇文章的口气调门便也不低,被批评者却如此豁达大度,这相当触动了我,虽未对人常说,却至今记得。贺先生也许早淡忘了,但不知那封信还在不?当然,朱先生在一些文章中也动过气,也说过重话,但与有些人写文章来罗织罪状,夸张其辞,总想一举搞垮别人,相去何止天壤?我想,学术风格与人品、人格以至人生态度,学术的客观性与个体的主观性,大概的确有些关系。朱先生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地写了特别是翻译了那么多的东西,造福于中国现代美学……这是我非常敬佩而想努力学习的。朱先生那半弯的腰,盯着你看时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带着安徽口音的沉重有力的声调,现在异常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因为自己懒于走动,我和朱先生来往不多。在“文革”中,去看过他几次。我们只叙友情,不谈美学。聊陈与义的诗词,谈恩斯特卡西尔……虽绝口不涉及政治,但我当时那股强烈的愤懑之情总有意无意地表露了出来。我把当时填的一首词给朱先生看了,朱先生却以“牢骚太盛防肠断”来安慰、开导我。并告诉我,他虽然七十多岁,每天坚持运动,要散步很长一段路程,并劝我也搞些运动。朱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天必喝白酒一小盅,多年如此。我也是喜欢喝酒的,于是朱先生便用酒招待我,我们边喝边聊。有一两次我带了点好酒到朱先生那里去聊天,我告诉他,以后当妻子再干涉我喝酒时,我将以高龄的他作为挡箭牌,朱先生听了,莞尔一笑。

“文革”后,朱先生更忙了,以耄耋之年,编文集、选集、全集,应各种访问、邀请、讲学、开会,还要翻译维柯……于是我没再去朱先生那里了。最近两年,听说朱先生身体已不如前,但我消息既不灵通,传闻又时好时坏,加上自己一忙,也就没十分注意。

如今,一声惊雷,先生逝去。回想起当年情景,我真后悔这十年没能再去和朱先生喝酒聊天,那一定会痛快、高兴得多。但这已经没有办法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复。只是记忆和感情将以更丰富的形态活在人的心底。而这也就是死亡所不能吞噬的人类的有活力的生命和生命的活力。

一九八六年三月七日晨五时匆草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和朱光潜先生曾有过激烈的论争,学术见解也不甚相同,但在作者心中对朱先生却仍充满了崇敬、爱戴之情。

B.作者年轻时知识浅薄、牢骚满腹,写文章也是言辞凶厉、傲慢自大,他为自己对朱光潜先生造成的伤害懊悔不已。

C.采用倒叙手法,抓住典型细节,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现朱光潜先生崇高的品格,表达了深沉的悼念之情。

D.“文革”中作者与朱光潜先生会面时只叙友情,不谈美学,既有当时政治气候的原因,也有两人观点相悖的原因。

E.作者认为朱光潜先生的人品、人格以及人生态度决定了他学术风格,并最终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美学大家。

(2)在这篇悼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光潜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6分)

(3)作者与朱光潜先生曾经激烈地相互批评过这一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4)朱光潜先生对“论敌”的态度给你哪些启迪?请你结合文本分条陈述。(8分)

【答案解析】

(1)C 3分;A 2分;D 1分。(B项对作者的评价和感情分析不当,D项原因分析依据不足,E项概括绝对、片面)

(2)①朱光潜先生是一位一生勤奋,笔耕不辍,为中国现代美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学大家;(2分)②他胸怀宽广,豁达大度,对批评他的人也能宽容对待;(2分)③他为人谦和,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2分)(答注意养生、爱运动等给1分)

(3)①体现了作者的直率、坦诚;(2分)

②使文章内容真实可信;(2分)

③更能体现朱光潜先生豁达大度的崇高品格。(2分)

(4)①在学术上认为对的要坚持己见,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2分)

②对对手的长处和优点应不吝赞赏,(2分)

③不罗织罪状,夸张其辞,不整人;(2分)

④把论敌当朋友,互相激励提高。(2分)




上一篇高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试题

下一篇高二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