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摸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巴黎恐怖袭击让人们认识到,现时恐怖主义虽是针对某国具体实施行动,但本质上并不以国家为 。因此,任何 的想法,甚至站在所谓的文明冲突框架下对暴恐采取 政策,到头来将被证明不过是在恐怖名单上的排序比较靠后而已。
A.界限 隔岸观火 妥协 B.界限 隔岸观火 绥靖
C.界线 置身事外 绥靖 D.界线 置身事外 妥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山林中行走,脚下踏的,不是泥泞腥臭的泥土,而是凋零飘落的桃花,它们虽已风华不再,清香却依旧不绝如缕。
B.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可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步履维艰。
C.近日,85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是第一位中国公民在本土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D.民族间的形体语言,许多形式看起来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南辕北辙,如果不了解其间的差异,就可能会闹笑话。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C.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
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5.对下面两张问卷调查统计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对象
项
选
学生
市民
①非常希望
19.08%
11.90%
②希望
68.79%
59.52%
③不希望
5.20%
5.95%
④无所谓
6.93%
22.62%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
象
选
项
学生
市民
①家庭
20.23%
22.62%
②学校
9.83%
8.92%
③社会
4.62%
11.13%
④以上都是
65.32%
58.33%
A.调查显示,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这个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B.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中的多数认为礼仪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C.学生与市民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社会和学校。
D.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差异也明显,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意愿更强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何氏仆录
毛奇龄
邑①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与田园归何氏焉。
王师②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
齐于氏③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
(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
【注】①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②王师:指清军。③齐于氏:作者的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 老:终老
B.予弟有子,当后予 后:后人
C.退则亦自爱其身 爱:爱惜
D.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 鬻:出卖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
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
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
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4分)
⑵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4分)
9.作者刻画了一个“忠诚”的仆人形象,用意是什么?简要概括。(5分)
三、古诗词阅读(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如梦令建康作
赵鼎①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
【注】①赵鼎(1085-1147),山西闻喜县人,南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
⑴小首小令写于春天,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
⑵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⑶全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不思其反。(《诗经氓》)
⑵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郦道元《三峡》)
⑷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⑸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⑹无言独上西楼,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⑺死生契阔, 。 (《诗经邶风击鼓》)
⑻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5题
凤凰眼
田双伶
①茶人老陆,经营茶叶多年。他不像别的茶商忙着谈生意,而是每天端着紫砂壶,乐呵呵地和人品茶对弈,颇具陆羽遗风。
②可做生意毕竟不是品茶,这不,命运偏偏给了他一个大玩笑。老陆的仓库里囤积了一百多吨的普洱茶,说是囤积,其实是阴错阳差留下的。原来他通过茶城右邻老江的介绍,一时冲动,用本来准备买房子的钱从一家破产的茶厂买了整个仓库的陈茶。
③就是那次买茶的冲动,让他这几年的日子艰难起来。他的店里绿茶、花茶销路都不错,普洱却无人问津,他只好用卖绿茶的钱养亏损的普洱。老江眼瞅着老陆的生意冷清,心里惭愧得很,见着老陆就自责,而老陆却冲他摆手,连声赞叹杯里泡的凤凰沱:你看看,色泽褐红汤色明亮,你尝尝,香气馥郁回味尤甘,好茶啊。别愁,总会有懂茶的人来的。
④一天,在茶城闲转悠了半天的那个人进了他的茶店。那人说是台湾来的,用浓重的闽南口音和老陆聊普洱经,又品了几种陈年的普洱,临走时老陆连卖带送地给了他两块印有“1975”的凤凰沱茶。
⑤过了没几天,老陆接到一个电话,那个买凤凰沱的台湾人说,你那里还有多少这种茶?老陆笑着说,几十吨呢,够你要的。第二天那人就签单订货,而且还拉起了长线。
⑥谁也没想到普洱开始热销,价格扶摇直上,老陆专销普洱自然占了风头。茶城的人都知道老陆发了财,但不见暴发的样子,他背个包跑到山里的茶场,对着满目的青绿,悠哉地晒太阳或是摆兵布垒和人下棋去了。
⑦春末的一天,忽然有人来茶城搜集凤凰沱茶。那人看来是个行家,说,看这种茶主要是看包装上凤凰的眼睛,双眼皮的是上品。几家茶商忙回去翻仓库,倒是找出了几摞。老陆在一旁听了,也回到仓库把那些存货翻出,确实挑出不少双眼皮的凤凰沱,他看看茶饼上的红凤凰,撕开看看内飞的纸质和字体,又掰了块碎茶,放到杯里泡了,仔细啜饮。末了,他随手将茶饼扔到了茶垛上。
⑧双眼皮儿的凤凰沱茶一时成为珍品,价格猛涨,可这种茶全茶城只有老陆的库存多,但他却不卖。几个茶庄的人都来找他,说老陆你被钱烧了还是怎么了?市场上双眼皮的凤凰沱都空了,你还压着不卖?
⑨老江也劝他,你那几年受够了压货的苦,还不趁着行情好卖个好价钱补补亏空?
⑩老陆说,一样的凤凰沱,为什么还要分出个贵贱糊弄人呢?
⑾话说得僵了,茶城的人来调货,老陆阴沉着脸抱着紫砂壶走了。几家茶庄的人恨巴巴地说,老陆这次还要囤积,等着卖高价呢。
⑿突然有人说,有几家老客户收到了老陆的凤凰沱,价格没变。茶商们都快疯了,就是找不着老陆。他们要把老陆恨死了。
⒀只有老江知道老陆的性子,在他常去的茶场找到了他。老陆正在和一个茶农下棋。老江说,茶城的人都快被凤凰沱搞疯了,等着算你的账呢,你还有心在这儿下棋?
⒁老陆磕了磕烟斗,说,什么单眼皮双眼皮的,那是印刷时的错影。普洱茶的标志,是它的外包装和内飞。我看过,这两种内飞的纸质字体都是一样的,味道也没有丝毫差别。买茶卖茶不能只靠标贴,还要用自己的嗅觉和味觉,靠个什么单眼皮双眼皮的噱头去赚钱,算什么做生意?做我们这行的,外行卖外行,图个热闹;内行卖外行,讲究实诚;外行卖内行,学个门道儿;内行卖内行,以心换心。你看看,这满山的茶都是云雾所养,天涵之地盖之人育之,除了制茶工艺上的不同价格上有个区别,有什么贵贱之分?
⒂老江张口结舌望着他半天没愣过神,老陆忽然止住了话问他,你看什么看?
⒃老江笑了,嘿嘿,没事儿,我看看你是单眼皮儿还是双眼皮儿。
(有删改)
【注】内飞:压于普洱茶茶饼中起防伪作用的纸片标识。
12 小说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围绕普洱茶设置了哪些波澜?试分条简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依据小说具体内容,概括老陆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试探究小说以“凤凰眼”为题的深刻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①说来说去,做人最难的事还是对付自己。
②自己不易对付,因为对付自己的道理有一个模棱性,从一方面看,一个人不可无自尊心,不可无人格。从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任私心成见支配。总之,他自视不宜太小,却又不宜太大,难处就在调剂安排,恰到好处。
③自己不易对付,因为不容易认识,正如有力不能自举,有目不能自视。
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自己我们是当局者而不是旁观者,我们不能跳开“我”来看世界,来看“我”,没有透视所必需的距离,不能取正确观照所必需的冷静的客观态度,也就要执迷,认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见、虚荣、幻觉种种势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实面目弄得完全颠倒错乱。我们像蚕一样,作茧自缚,而这茧就是自己对于自己所错认出来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实在不多见。“知人则哲”,自知或许是哲以上的事。“知道你自己”一句古训所以被称为希腊人最高智慧的结晶。
⑤“知道你自己”,谈何容易!在日常自我估计中,道理总是自己的对,文章总是自己的好,品格也总是自己的高,小的优点放得特别大,大的弱点缩得特别小。人常“阿其所好”,而所好者就莫过于自己。自视高,旁人如果看得没有那么高,我们的自尊心就遭受了大打击,心中就结下深仇大恨。这种毛病在旁人,我们就马上看出;在自己,我们就熟视无睹。
⑥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一位美少年纳西司(Narcissus)自己羡慕自己的美,常伏在井栏上俯看水里自己的影子,愈看愈爱,就跳下去拥抱那影子,因此就落到井里淹死了。我们都有几分“纳西司病”,常因爱看自己的影子坠入深井而不自知。照镜子本来是好事,我们对于不自知的人常加劝告:“你去照照镜子看!”可是这种忠告是不聪明的,他看来看去,还是他自己的影子,像纳西司一样,他愈看愈自鸣得意,他的真正面目对于他自己也就愈模糊。他的最好的镜子是世界,是和他同类的人。他认清了世界,认清了人性,自然也就会认清自己。
⑦自知之明需要很深厚的学识经验。
⑧德尔斐神谕宣示希腊说:苏格拉底是他们中间最大的哲人。而苏格拉底自己的解释是:他本来和旁人一样无知,旁人强不知以为知,他却明白自己的确无知,他比旁人高一着,就全在这一点。苏格拉底的话老是这样浅近而深刻,诙谐而严肃。他并非说客套的谦虚话,他真正了解人类知识的限度。有了这个认识,他不但认清了自己,多少也认清了宇宙。
⑨这种认识就是真正的谦虚。谦虚并非故意自贬声价,作客套应酬,像虚伪者所常表现的假面孔,它是起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所已知的比起世间所可知的非常渺小,未知世界随着已知世界扩大,愈前走发现天边愈远。他发现宇宙的无边无底,对之不能不起崇高雄伟之感,返观自己渺小,就不能不起谦虚之感。谦虚必起于自我渺小的意识,是对自己所不知所不能的高不可攀的东西的一种仰望。
(节选自朱光潜《谈谦虚》)
16.从全文看,“自己不易对付”的原因有哪些?(6分)
17.文中第⑥段引纳西司的故事,阐明了哪些道理?(6分)
18.结合文本内容,简述什么是真正的“谦虚”。(6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美国诗人约翰堂恩说:谁都不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都是无边大海的一部分。
鲁迅也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哲学家说: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无锡市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
高三语文Ⅱ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0~22题。(10分)
词忌用替代字。美成《解语花》之“桂华流瓦”,境界极妙,借以 “桂华” 二 字 代月 耳梦窗 以 下 则 用 代字 更 多 其 所 以 然 者 非 意 不 足 则 语 不 妙 也。
盖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此少游之“小楼连苑”、“绣毂雕鞍”,所以为东坡所讥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1.“美成”是南宋著名词人____________。(1分)
22.王国维认为避免代字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挥泪斩马谡”中,写马谡三笑:一笑孔明“多心”,目无君主;二笑魏延无能,看轻同僚;三笑司马胆怯,小觑劲敌。寥寥几笔,马谡形象呼之欲出。
B.乔特鲁德没有参与十恶不赦的谋杀,在克劳狄斯的淫威下,乔特鲁德毫无选择余地,虽然她有无情的一面,但她也是一位善良的母亲,本质上也是个受害者。
C.“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老人与海》的核心精神,是作者价值观的反映。
D.《茶馆》中,掌柜王利发对自己经营的茶馆多次改良,但最终仍未摆脱失败的凄惨命运,只好发出“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的悲叹!
E.《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一辈子“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著狂”,他的守财奴本性至死不变,在“看守密室”和“临终抓取法器”中达到高潮。
24.简答题(10分)
⑴史湘云等人规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宝玉听得逆耳,随口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试简述黛玉喜、惊、悲、叹的具体内容。(5分)
⑵《三国演义》中,郭嘉因病英年早逝。赤壁之战后,曹操痛哭郭嘉道:“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你觉得曹操痛哭的原因是什么?(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5~27题
走出长期分裂和连绵战祸的南北朝,发展到盛唐,雕塑的面容和体态有了明显变化,形成与北魏的悲惨世界对映的另一种美的典型。
秀骨清相、婉雅俊逸明显消退,健康丰满的形体出现了。与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和精神性不同,唐代雕塑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成为管辖世事、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
唐窟中的菩萨不再向前倾斜,而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或站着;不再是概括性极大、分化不明显的三佛或一佛二菩萨;而是分工确定、职能不同、地位明确的一铺佛像或一组菩萨,展示出与各种统治功能、职责相适应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式。本尊的严肃祥和,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威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或展示力量,或表现仁慈,或显现天真,或露出沧桑: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不只是那含义甚多而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
这是进一步的中国化,儒家思想渗进了佛堂。唐代佛像温柔敦厚关心世事的神情笑貌和君君臣臣各有职守的统治秩序,充分表现了宗教与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的同化合流。于是,既有凶猛吓人、筋肉凸出的天王、力士,也有和蔼可亲的菩萨、观音,最后是那端居中央、雍容大度的本尊佛相。
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而是现实生活。王朝统一、较长和平,时代繁荣、相对稳定。下层不像南北朝那样悲惨,上层也能安心地沉浸在歌舞升平的世间享受中。社会的具体形势的变化使得对佛国的想望和宗教的要求有了变化。精神统治不再需要用吓人的残酷苦难,而以表面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更为适宜。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删改)
25.依据材料,列出唐代佛像的特点。(4分)
26.唐代佛像雕塑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分)
27.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唐代雕塑的艺术追求。(6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界线”和“界限”两个词都指不同事物分界,但此处重在强调“限度”,是抽象的,非实指国家界线,故宜用“界限”。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此处强调态度,故用“隔岸观火”。绥靖:安抚,保持地方平静。常与“政策”搭配。妥协:以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或争执。指在冲突双方互相让步的过程中以达成一种协议的局面。)
2.B【解析】A项,使用对象错误。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C项,褒贬色彩误。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D项,望文生义。表达的意思只能相差万里,不可能南辕北辙。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B项,符合句意语境。步履维艰:行走艰难。
3.C 【解析】此项与例句中的“桃花”都运用比喻手法,以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
4.D【解析】敬词误用。“鼎力”,敬辞,多在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5.C【解析】“依次为社会和学校”错误,市民与学生在这一点上意见不一致。
6.B (后:做……后人)
7.C(是方相自己要求留下。)
8.⑴方相也按例(或:照例、按照规定)离开何家,就拿出以前所赏赐的钱经商(或:做生意、经营买卖货物的事)。(“以”1分,“出”1分,“营贩”1分,句意1分)
⑵城被攻破,众街坊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告诉清军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仆人。(“城破”句式1分,“访人”1分,“所者”1分,句意1分)
9.⑴讽刺守兵逢敌即溃,不能像方相守护何家而死一样捐躯。⑵批评那些平时说话慷慨、看似忠诚,临事却投敌卖主的人。(一点2分,2点5分)
【参考译文】本县何家有个仆人叫方相。何家两代担任御史,家中富有。方相尽力服侍主人,积存了若干贯赏钱。何氏家道中落后,将众仆人遣散。方相也按例离开何家,就拿出以前的赏钱经商。耗费精力经营,总共才几年,就买了几处田园。突然有一天,对他的弟弟说:“我是何家的仆人,打算在何家终老。虽是这么说,我原是方家的子孙,不可不确立后嗣。你有儿子,应该给我做儿子!”就削了一块木牌,写上了名字,好像自己已死的样子,留下一些余剩的钱;而把自己和田园一起回归何家。
清兵渡过钱塘江,不上守军一触即溃,清兵即将进城。何家主人打算逃走避难,一时难以找到看守家里的人,就说:“方相保护家人出城,我主持护家之事如何?”方相说:“不对。您虽穷了,但是额头宽阔、双颊丰满,又姓何,会被众人关注,恐怕会死,您死了,那么家中谁来作主呢?保卫家人的,应该是您啊。把车马、房屋、仪仗器具,交我负责就行了。”方相磕头,与主人分别。城被攻破,众街坊家中凡是让仆人看家、仆人又告发自己的主人在哪里的,清军就放了那仆人。方相不肯告发,就被杀了。
齐于氏道:“江上守军溃退时,军中没有坚守的人,方相却独自一人替何家看家护院,难道不让人悲哀吗?凡是人,进的话好好给人做事,退也爱惜自己的性命。假使先前方相离开何家以后,自己经营自己的余钱,在外面终老,谁会压迫他(回去)呢?又有一种人用好话讨好主人,慷慨激昂地指手画脚,他的忠诚看似可以相信;等到一朝有了急难,却暗中出卖谋划的事情;甚至也有把主人来交给敌人的,悲哀啊!听了方相尽忠报主的事迹后,(这种人)也应该稍稍惭愧了吧。”
10.⑴烟雨、细风。(一个意象1分,共2分)
⑵①写出了楚天的空旷与寂寥(1分),暗衬出词人心境(1分);②为全词最后的情感表达积蓄了力量。(1分)(每点1分,共3分)
⑶孤独(凄凉)之感,寂寞思乡之情,忧郁(忧愁)茫然之意。(1点2分,共6分)
【附原词赏析】一开始词人便将目光投向了滚滚的江水,写道:“烟雨满江风细”。由于国难当头,心怀悱恻,因此,虽然江流滔滔、烟雨迷濛,但在词人心头撩起的却不是充满诗意的朦胧而飘忽的雅怀,而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沉重的忧虑。而“江上危楼独倚”一语正是词人内心忧郁在形象上的写照,“独”字不但含有形影相吊的意思,而且还反映了词人精神上的孤独与凄凉。“歌罢楚云空”是写词人内心受到景物的感应,不由自主地放声高歌。“楚”代指建康,因其古属楚国,故云。词人说他歌罢以后,楚天一片寥廓,危楼之下的江水依旧无语东流。这两句虽未直接刻画词人内心的痛楚,但通过文中“楚天空”和“流水”两个鲜明的意象所流露的空旷、绵长之感,也让人不难体会到他寂寞忧愁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能生发出以下两句:“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迢递”是悠远的样子,杜甫《送樊御侍赴汉中》诗云:“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文中的“迢递”虽指江水的悠长,但同时也象征着词人愁思的绵延不绝,词人说他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看到孤鸿也随江流远去。无疑,“孤鸿”这一意象的突然出现,给词人的愁思中又增添了一些况味。因为“孤鸿”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孤独、哀伤的代名词,李商隐《夕阳楼》诗云:“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词中的“孤鸿”和李诗中的孤鸿形象完全相同,都能于孤独中见凄凉、飘忽中见迷茫。
从整体上看,这首词虽然短小,但容量却很大。虽然没有一句直抒胸臆,但其中的每一个意象无不折射着词人忧郁的面影。这种尺幅千里的效果正是该词的特色所在。
11.⑴信誓旦旦⑵辩乎荣辱之境⑶回清倒影⑷扪参历井仰胁息⑸弃掷逦迤⑹月如钩⑺与子成说⑻士不可以不弘毅
12(4分)小说情节发展的开端,交代普洱茶的来历;为叙写后文的“艰难”“发了财”等情节蓄势。(答出1点2分,答出2点满分)
13(6分)①普洱茶从囤积到畅销;②凤凰沱热销,但老陆又囤货不买;③所有人认为老陆要抬高价格出售普洱茶时,他把双眼皮普洱茶与单眼皮普洱茶同价出售。(每点2分,共6分)
14(4分)①淡定平和。比如“每天端着紫砂壶,乐呵呵地和人品茶对弈,颇具陆羽遗风”。②待人宽厚。比如当老江向他道歉的时候,他“冲他摆摆手”。③为人实诚。比如当需方哄抬双眼皮凤凰沱的价格时,老陆没有借机发财,却揭出了真相。(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只写人物性格没结合具体内容的每点只能得1分。)
15(6分)①“凤凰眼”是小说中的普洱茶;②“凤凰眼”是智慧之眼,代表老陆识茶懂茶,是行家;③“凤凰眼”茶分不出茶品,但分出了人品、为人之道与为商之德;④这个社会像老陆这样的实诚人已经成了“凤凰眼”;⑤“凤凰眼”呼唤实诚之人,呼唤诚实待人。(每点2分,任意3点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结论应酌情给分。)
16.⑴对自己调剂安排,不能恰到好处⑵当局者迷,不易认识自己⑶一个人所好者莫过于自己。(1点2分,3点6分)
17.⑴人都会陷入自恋的困境;⑵要把世界和同类作镜子才能认清自己;⑶对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1点2分,3点6分)
18.①知道人类知识是有限的;②意识到自我是渺小的;③懂得敬仰自己不知不能的事物。(1点2分,3点6分)
19.参照高考阅卷标准
语文Ⅱ参考答案
20.借以“桂华”二字代月耳/梦窗以下/则用代字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
21.周邦彦
22.意足;语妙。
23. AD
解析:A项“二笑魏延无能”中,魏延错,应是王平。
D项“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是李三说的,非王利发所言。
24.⑴黛玉喜的是: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惊的是: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而且近日病已渐成,恐自命薄不能持久。叹的是:你我既是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何必有一“宝钗”呢?(答对一点1分,答对2点3分,答对3点4分,全对5分)
⑵郭嘉在他心目中地位高;哭郭嘉是对众谋士无能的鞭挞;哭郭嘉,也是曹操自己在推卸责任,找台阶下。(答对一点2分,答对2点4分,答对3点5分)
25.①形体健康丰满;②面容慈祥(或:面容亲切、面容和蔼);③姿态安稳;④面相、体貌与职责相适应。(一点1分,共4分)
26.①儒家思想渗透进佛堂,与佛教同化合流。②社会具体形势的变化促使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发生转变。(一点2分,两点5分)
27.①唐代雕塑追求与现实生活相适应,拉近宗教与世俗生活的距离;②唐代雕塑追求服务于政治,拉近宗教与儒家伦常的距离。(每点3分,共6分)
上一篇: 高三上语文练习试卷
下一篇: 烟台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