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1)(人教版必修)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
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些产生于盛唐中唐之交的封建后期的艺术典范有些什么共同特征呢?它们一个共同特征是, , 。 、 , 、 。
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
②而成为人人可学而可习
③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
④从而,盛唐之音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
⑤即严格地收纳凝练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
⑥可习而能的人工美
A.③⑤④⑥②① B.⑤③④①②⑥
C.③⑤④①②⑥ D.⑤③④⑥②①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如果我们今天的决定与当初坚持的宗旨 ,公司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②成功需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只靠烧香拜佛,这是 ,其结果可想而知。
③有些企业一面想要以诚信示人,另一面却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如此 ,企业的信誉怎么能树立起来。
A.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B.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背道而驰
C.背道而驰 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D.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 缘木求鱼
3.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新时代的大学精神,应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点和文化特征。
B. 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湖湘文化的经世致用精神对矫治各种形式主义弊端有显著的作用。
D.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者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靠父子相传。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
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文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
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钱学森在回想他的童年的时候说过,他四岁开始,每天都要站在家长面前背书。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好得很,就是从小背出来的。古代孩子从小背什么书?《论语》、《诗经》、《尚书》、《易经》、《左传》、《国语》、《周礼》、《礼记》等。第二种家学是请个老师上门来教自己的孩子。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杜老爷请了一个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唯一的女儿杜丽娘。但这种家学往往为官宦人家、富商所用,他们有钱请得起老师。当然,在中国古代,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是皇帝。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大多数王朝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比如刘邦,他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只有《大风歌》和《鸿鹄歌》。但是当了皇帝以后,刘邦对儿子的教育就不一样了,他请了一个很有名的先生,叫叔孙通,做太子太傅来教他的儿子。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开始办学。刘禹锡写过两句很有名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王导;谢,谢安。他们的家族是两个最有实力的北方大家族,东晋时期,这两大家族扶持了一代王朝。这些大家族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不仅收本姓人,外姓人也可以来上学,这些家学在中国古代非常兴盛。(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5期)4.下列对于家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中国古代的史官要靠父子相传才能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而这些是史官必须具有的知识,所以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B.《史记》和《汉书》的编写,都是家学传统的具体体现,《史记》是司马迁父子两代人完成的,《汉书》是班固及其父亲、妹妹共同完成的。C.中国历史上的一家都是大文豪的比比皆是,如“三苏”“三曹”、王羲之父子、蔡邕父女等,说明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形成。D.中国古代家业能够代代相传,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家学的兴盛,如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5分)A.家训是教育子女的格言,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一直到今天,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的《颜氏家训》。B.家庭观念、儒家思想、对读书的重视等原因,使得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独有的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C.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中国古代的家学内容之一,像钱学森他们这些大科学家的古文功底很好,就是从小背出来的。D.在中国古代,皇帝是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所以我们往往看到的是,第一代开国皇帝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他们的子孙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很多家族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表现最明显的是家学传统中的父子,甚至是祖孙几代都会从事一种职业或研究。B.中国古代的家学表现在官宦、富商等有钱人家,他们或是由家长对孩子启蒙教育,或是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自己的孩子。C.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才出现比较强的家族观念,家族也才开始办学;此前,家族观念并不很强,也无家族办学的先例。D.魏晋南北朝之后,有实力的大家族都重视家教,往往一个家族办一所学校,代替了地方政府办学的职能,使得家学更加兴盛。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1分)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吴恩裕:“歪打正着”的红学家王坚提起吴恩裕先生(1909—1979),很多人就会想到他的著名红学家身份。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位“海归”政治学博士从事的老本行、最为心仪的研究对象,并非红学,而是钻研了多年的拥有骄人成绩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他后来一直想从红学中抽身回来,重新做他的老本行。“文革”后,他确实得到了机会,可惜的是,最后他却终究未能重新回到这片园地。别人称他为“红学家”,他只是多次自嘲:“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1933年,吴恩裕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1936年,他考取公费,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吴恩裕的导师拉斯基教授,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不但指导他完成论文,还关心他的生活、职业前途等。他在拉斯基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马克思的哲学、伦理和政治思想》,被拉斯基誉为“我迄今见到的最短的、最好的论文之一”。1939年,他取得博士学位,拉斯基愿意为他推荐出版博士论文,并介绍他去美国任职。然而,吴恩裕却决定回国。回国后,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讲授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讲义,并著有多部政治思想学著作。正当壮年的他意气风发,一边从事研究,一边又试图以其所学,为中国的民主宪政出力。他在当时著名的《观察》周刊、《世纪评论》、《东方杂志》上发表政治学专论。1952年政治学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吴恩裕作为从业者之一,显然受影响。这是他离开政治思想,“躲”进“红楼”的时代大背景。然而,除此之外,他作这样的选择,与他个人遭遇的不顺也不无关系。随着院系调整,他由北京大学调到北京政法学院,从事这门课的教学研究的条件大不如前。作为政治学巨擘拉斯基的弟子,他不免有一点点心高气傲,这对他当时的处境而言并不利。他曾经被暗中栽上“对组织不满”“有反动言论、反动活动和反动著作”等莫须有的罪名。1958年,他个人被宣布为“个人名利思想的典型”、“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代表”,他的文章《论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也受到批判。他曾经有过机会去做他的老本行,除人民大学想调他外,北京大学三次通过组织手续,要调他去担任专职或兼职教授。但是,他所在的学校却拒绝批准。对此,吴恩裕只得徒唤奈何。吴恩裕在《曹雪芹丛考?自序》中有过这样的交代:《红楼梦》一书,他年轻时就读过,但兴趣并不大;只是王国维、胡适对曹雪芹的考证,才引起过他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变化,自己三十多年从事的专业不能继续做了,心情的苦闷可知;恰好,那时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相继出版,它们引发了自己年轻时曾经有过的对曹雪芹的兴趣。于是,从1954年起,就下决心写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曹雪芹传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吴恩裕在干校期间,尽管一只眼睛失去了光明,但仍以熠熠生辉的目光,不光在拨弄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残编断简时,常有惊人发现;更有意地注重实地考察,收集各种流落民间的蛛丝马迹,以期从中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各种陈年往事。后者,也正是吴恩裕治红学的独特之处。他珍视口头传说,北京西郊的香山,江南各地,都有他为实地考察和体验而留下的脚印。他跑野外、搜资料,勤奋读书,他考证出很多曹雪芹新的生平资料,其中不少有实物为证。他所用的方法和结论,或许到现在仍有人不断质疑,如周汝昌就这样说他:“恩裕兄为探研雪芹,一腔热诚,全力以赴,世无第二人。因心太切,意太痴,遂为妄人所乘,将伪造‘资料’向他‘炫示’,吊他的胃口。他太天真,识辨力又不足,一概深信不疑,又不喜听友人忠直之言,于是在学术上受到损伤。”他对于红学界的贡献与影响,却是公认的。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同行徐大同说:“我去吴先生家拜访近十次,每次谈得最多的,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在吴先生心目中,政治思想史的地位之高,不言而喻。他在做不了老本行的情况下,没有一味地悲哀叹气,而是另辟蹊径,进入一个对他来讲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从头开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值得佩服的。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开拓,体现出一个学者应有的本色。”(《名人传记》,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吴恩裕是一个“特殊的红学家”,因为在1949年以前,吴恩裕本来是一个成名已久的政治学家,而且发表了很多著名的政治学专论。B.红学是他不得已之下的一种寄托,他却能把它经营成为自己的一种事业。他说“歪打正着”,含有自嘲,更主要的是含有比别人幸运的因素。C.从政治学家到红学家,吴恩裕的这种奇特经历,使读者感到了他的某种无奈,看到了他的苦闷,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位学者的坚持与开拓。D.他研究红学的方法和结论,一直有人在质疑否定,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就认为他太天真,识辨力不足,又不听友人忠直之言,于是在学术上受到损伤。E.文章结尾引用徐先生的话,表明吴恩裕对政治思想史老本行的热爱,又能在新领域成果突出,表现了一位学者孜孜以求、开拓进取的崇高品质。(2)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吴恩裕由政治学转向红学研究的原因。(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吴恩裕在红学研究方面有哪些贡献和影响?请简要说明。(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认为吴恩裕更适合研究哲学和政治学,有人认为他更适合研究红学。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诗歌鉴赏(11分)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6分)听流人水调子【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流人:流浪江湖的乐人;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2)简析第三句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6分)五、语言文字运用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5分)①形成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如撕纸、烧烫、拼色、衬色、染色、勾描等,使剪纸具有了极强的表现力。②可粘贴摆衬,可悬空吊挂。③其作品或粗朴豪放,或秀美艳丽。④劳动群众凭借聪明才智,在长期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剪纸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剪纸主要依靠镂空与联结。一幅剪纸作品主要通过镂空形式把图案造型和构图体现出来。而联结则有两层含意:一是 甲 。这种联结是一幅剪纸构图关系的体现,是剪纸图案的轮廓与基础,表明一幅剪纸中造型之间的整体关系。二是 乙。这种联结是对剪纸图案单个造型中各种纹样的具体处理,是丰富一幅剪纸内容的基本元素。(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答:(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20个字。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5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① ,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② ?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③ 。五、写作题。(40分)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请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一、1.C(注:语段来自《美的历程》。)2.C(解析:成语“南辕北辙”源于《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义为:心想着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源于①晋?曹摅《感旧》:“今我唯困蒙,群士所背驰。”其中的“背驰”解释为:朝相反的方向跑,比喻意见相左或方向相反。 “南辕北辙”一般只用于行动,跟目的相反的情形,适用范围较小,“背道而驰”则可用于一切方向或目的等相反的事物或行动。缘木求鱼:缘木,爬树。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3.B(解析:B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很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或“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造成的”。)二、4. C(解析:王羲之、王献之都是“最有名的书法家”,没有说他们是大文豪。)5.D(解析:原文只是说“皇帝是最能请得起家教的人”,没有说他们的子孙就一定有很高的文化水平。)6.B(解析:原文中只是说第二种情况是有钱人的做法,没有说家长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也是有钱人的做法。)三、7.(1)CE(解析:A项,原文说“1952年院系调整,他由北京大学调到北京政法学院”,一直从事政治学研究,而不是“1949年”。B项,文中“幸运”这是片面的,他的成就还来源于他对红学的兴趣和艰辛的努力。D项,文中说“或许到现在有人质疑”,原文不是肯定的。而且周汝昌对吴恩裕不是完全否定。)(2)①时代背景:政治学在中国消失了,中断了他的政治学研究。②个人遭遇的不顺:随着院系调整,他由北京大学调到北京政法学院,从事这门课的教学研究的条件大不如前。工作调动受阻无法做他的老本行。他本人受到莫须有罪名的迫害。③个人的兴趣:周汝昌、俞平伯的红学研究的相继出版,引发了他年轻时曾经有过的对曹雪芹的兴趣。(3)①研究曹雪芹生平有意地注重实地考察,收集各种流落民间的蛛丝马迹。②在实物考察方面成果显著,考证出很多曹雪芹新的生平资料。③他珍视口头传说,注重搜集曹雪芹的逸事。(4)观点一:我认为他更适合研究哲学和政治学。理由:①他在清华大学学的是哲学,留学英国就是跟导师拉斯基学习政治学,有哲学和政治学的专业兴趣,且受到导师的器重。②回国以后他发表了很多政治学专论,编写讲义,并著有多部政治思想学著作,成果丰硕。③从事红学研究后不忘政治学,与政治学专家徐大同经常谈论西方政治思想史。观点二:我认为他更适合研究红学。理由:①他研究红学始于1954年,基于他年轻的兴趣,更主要是为探研曹雪芹,一腔热诚,全力以赴,世无第二人。②进入一个对他来讲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开拓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③他研究红学的方法独特,对于红学界的贡献与影响,却是公认的。他的红学家身份广为人知。四、7.(1)孤舟、微月、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构成极凄清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为筝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环境;抒发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2)此处运用通感(或“虚实相生”)的手法,将音乐的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表达了音乐给人带来的震撼,“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也陪衬烘托出弹筝者复杂的心绪。四、8.(1)④①③②(2)甲:图案造型与造型之间的联结 乙:单个造型内部各种纹样之间的联结9.①我把东西交付出去了②教师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或:学生到底是要学些什么)③就是教师教会学生怎么学五、略。
上一篇: 2015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2)(人教版必修)
下一篇: 2015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答案详解
标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