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雨说》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基础字词
(一) 重点字识记
田圃寒 浅 禁锢踪 迹 留滞
喑 哑 喧 嚷知悉蓑 衣
斗笠抗拒油膏襁 褓
(二) 重点词语掌握
禁锢: 留滞: 温声细语: 忍冬: 襁褓: 安息:
二、文学知识
《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选自 ,作者是(籍贯)当代著名。
三、课文掌握
(一)这首诗以雨的口气向人们诉说了哪些意思?请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答:1、
2、
3、
4、
5、
6、
7、8、
9、
(二)诗中的思考题
1、 这首诗通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 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对诗歌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答:
2、 这首诗的语言有什麽特色?
答:
3、“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这句话中的“笑”的内涵是什么?
答:
4、本诗的副标题和其所要表达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答:
5、你认为这首诗适合青少年阅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答:
四、背景介绍
郑愁予其人其诗
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歌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郑愁予语)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 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北京上学,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3年大学毕业,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学习,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15岁发表处女作《矿工》195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有《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等诗集。他的较有名的诗作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维度B 能力提高
一、阅读郑愁予的另一首诗《错误》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二、在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一)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
答:
(二)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答:
(三)本诗分前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她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
答:
(四)诗的第二部分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答:
维度C 探究应用
诗歌创作·牛刀小试
要求:围绕“雪”来进行诗歌的写作。字数、行数不限。
提示:
1、 回忆下雪时你的心情和行动,用自己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
2、 可以借用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
3、 注意联想与想象。
4、 注意诗歌的压韵。
5、 农谚:“瑞雪兆丰年”;“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基础字词
(一) 重点字识记
pǔ ; hán ; gù ;zōng; zhì ;yīn; xuān; rǎng;
xī; suō; lì; jù; gāo; qiǎng; bǎo
(二) 重点词语掌握
二、文学知识
《郑愁予诗的自选Ⅰ》;台湾;诗人
三、课文掌握
(一)1、探访四月的大地;2、雨轻轻地来了;3、希望孩子们不要拒绝;4、告诉孩子们它是来亲近他们的;5、请孩子们跟它去迎接春天;6、告诉孩子们它来自何方,又是怎样长大的;7、8、教孩子们勇敢地笑;9、交代最终的归宿
(三) 诗中的思考题
1、拟人;让人感到亲切温柔,充满欢快情趣,切合儿童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的心,能形象生动表达思想。
2、亲切感,用儿童化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心理,口语化
1、 笑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态度,是诗人鼓励孩子们要乐观向上的生活及美好的祝福
2、 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这首诗写于七十年代末,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3、 答案略
四、背景介绍
略
维度B 能力提高
一、阅读郑愁予的另一首诗《错误》
二、在阅读的基础上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一)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
2、“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二)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三)她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
(四)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维度C 探究应用
答案略
上一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神贯注随堂练习题
下一篇: 《孤独之旅》同步练习5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