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老舍故居 - 人物简介
老舍(1899-1966),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第17国民高等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3年在北京教育会任文书,同时在京师公立第一中学堂(今北京一中)兼课,在燕京大学读书。192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陆续创作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
1930年回国,历任齐鲁大学、山东大学等校教授;先后创作小说《月牙》、《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等,其中发表于1936年的《骆驼祥子》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作品之一,也奠定了老舍先生“京味文学大师”的地位,抗战期间,老舍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1944年创作小说《四世同堂》。1946年赴美国讲学。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在北京定居,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多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1966年8月24日,在太平湖蹈水而亡,系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所致,后被平反昭雪。孙郁在《大爱者——老舍先生逝世四十年祭》中说:“当代作家中,没有一个人的死,像他那样让后人痛心,其悲壮之志,让一切苟活者顿失光泽。”老舍一生著作丰厚,有《老舍文集》存世。[1]
老舍故居 - 北京故居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扬家胡同)8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劝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通胡同6号(今明9号)是解放前居住过的九处。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
现纪念馆所在的“ 老舍故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就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
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上书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上有几件文物:一枚齐白石为他刻的印章,一只冯玉祥将军赠他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砚台,上刻“笠翁李渔书画砚”。
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23部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曲艺、散文、诗歌、论文、杂文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客厅中陈列着沙发、条案、硬木雕花圆桌、凳及多宝阁。南面向阳的窗台、茶几上摆着各种盆景、盆花。西墙上挂着著名国画家赠送的老舍喜爱的字画。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原来这些字画几天就换一次,每换一次,老舍总要细细地看上半天。在这里,老舍曾接待过许多著名艺术家和中外友人。 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老舍女儿居住,西厢房是就餐的场所。1954 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胡絜青美其名为:“丹柿小院”。[2]
老舍故居 - 历史沿革
一、故居的形成
1949年12月9日,老舍应周恩来总理邀请由美国回国抵天津,两天后到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1950年4月,老舍购置了东城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即今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即今天的老舍纪念馆馆址。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曾几次接待周恩来总理和末代皇帝溥仪来访,还接待过巴金、曹禺、赵树理等许多文化名人,并写下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正红旗下》等24部作品。
1984年5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老舍故居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二、故居的捐献及修缮
1994年老舍夫人携子女向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市长李其炎写信,提出将老舍故居连同老舍收藏的部分字画、古董捐献给国家,同时胡絜青也愿意将她本人创作的美术作品捐献给国家。
1997年7月老舍家属有偿将老舍故居捐献给国家。捐献交接仪式在北京市政府举行,市委书记贾庆林等市领导出席,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老舍夫人胡絜青携子女出席。
1998年北京市文物局对故居进行落架修缮。
三、老舍纪念馆的由来
1998年5月18日 “老舍故居筹建处”开始组建,1998年6月4日召开第一次老舍纪念馆筹建会。随后进入紧张的筹建工作。
199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示“同意将老舍故居改建成老舍纪念馆”。
1999年2月1日,老舍诞辰100周年前夕,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开放。
老舍纪念馆对外展示内容:故居原状陈列(北京四合院),老舍的生活与创作展览。[3]
老舍故居 - 济南故居
1930年7月,老舍应聘到纪念齐鲁大学任教,住在齐鲁大学办公楼(现为山东医科大学办公楼)二层西南角的第一个房间里。1931年7月28日,老舍回北平和胡絜清结婚,不久,夫妇二人一起返回纪念居住,租住在南新街54号一间小房子里。据老舍夫人胡絜清回忆:南新街位于齐鲁大学的北边,是一条有个折弯的南北胡同。院子不大,大门坐东向西,二门内的西、北、东三面有房。紧靠大门洞的门房由老田夫妇居住,西屋两间是大家吃饭的地方,东屋是厨房,厕所在东南角的角落里,老舍夫妇住北房。北房说是三间,实为三间半,西山墙后边还连着一个小暗间,堆放杂物。北房的东边一间半加了隔断,作为卧室,西边一间半,是老舍会客和写作的地方。往北不远就是闻名全国的趵突泉,往南不到十分钟就是齐鲁大学。整个院子不很大,但种满了花草和盆养的畦栽,还有一棵不算小的紫丁香和一大缸荷花。院子里有一眼水井,一早一晚,老舍自己打水浇花,施肥,捉虫,所以,花儿开的很旺盛。每年开春以后,小院里花香不断,五彩缤纷,吸引着不少朋友观景赏花。老舍一生爱交朋友,只要有人来访,他都热情接待,客人走后他才拼了命似的作他自己的事情。
老舍故居图册
他的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赶集》中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如《大悲寺外》、《马裤先生》、《微神》、《开市大吉》、《歪毛儿》、《柳家大院》、《抱孙》、《黑白李》、《眼镜》、《铁牛与病鸭》、《也是三角》等,还有发表在《论语》等刊物上的幽默诗文,大都写成于这个院子里。在这里住了三年,生下了大女儿舒济。
1934 年9月,老舍接受了山东大学文学院的聘约,全家移居青岛,居住在山大后身莱芜路(现登州路10号甲)的一所洋式平房里。
1936年搬字到黄县路2号二层楼的一层,居住一年多。夏天,老舍辞去了山大的教职,开始成为职业作家。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就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的。
1935年8月16日,儿子舒乙出生。
“七·七”事件的炮声使老舍无法再埋头于创作。8月1日第三个小女孩舒雨出生后,青岛形势危急。在接到齐鲁大学文学院的聘书后,全家搬到齐大校内现在的常柏路11号。
1937年11月15日,日寇炸毁黄河铁桥,济南危在旦夕。决不能当汉奸,坚决去抗战,老舍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别妻儿,离开常柏路11号温馨的家,奔向武汉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1934年9月老舍举家迁往青岛,任国立山东大学国文系教授。先是住莱芜路,后搬入金口路2号乙。[4]
老舍故居 - 重庆故居
位于北碚区城区内,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小别墅,西室一厅。此屋系1940年6月,林语堂回国定居时购买的,7月被日本飞机轰炸,刚修复又奉命出国,临行前林语堂将其赠送给"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作办公用。后来老舍先生定居其间,因当时屋内老鼠很多,成群结队,不仅啃烂家具,偷吃食品,还经常拖走书稿、朴克等物,故取名"多鼠斋"。老舍先后在这里寓居6年,创作了著名的《四世同堂》等抗战小说、戏剧、散文、杂文、曲艺、诗词和回忆录各种作品数百篇,近两百万字。同时,还以"多鼠斋"为题,连续在《新民报晚刊·西方夜谈》上发表有《多鼠斋杂文》12篇。多鼠斋现由重庆市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北碚区拟将"文物管理所"设于此。1982年,老舍夫人胡絜青故地重游,探望其旧居时,认为这是老舍在全国的故居中保护得最好的一处,写下了《一八九二年旅北碚诗》,诗云:
一别北碚走天涯,三十二年始回家。
旧屋旧雨惊犹在,新城新风笑堪夸。
嘉陵烟云流渔火,缙云松竹沐朝霞。
劫后逢君话伤别,挑灯殷殷细品茶。
1938年7月中旬,在九江沦陷武汉无险可守情况下,老舍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迁往重庆。据老舍先生自述:“8月14 ,我们到了重庆。”,暂时住在公园路青年会里。青年会是文协在重庆的第一个会址,老舍与何容住在二楼窗口向阳的一间,中间一个九屉桌,两张单人床分放两旁,坐在桌旁可就桌工作。至1940年8月房屋被炸毁才离开,现仅存当年楼上的“青年会”三个大字残迹。这期间写作了他的第一部抗战话剧《残雾》 , 第四部短篇小说集《火车集》,长诗《剑北篇》,话剧《国家至上》,《张自忠》、《面子问题》、《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等作品。
1943年11月17日,夫人胡絜清携子女来到北锫,与刚割治完盲肠的老舍团聚,一家定居在蔡锷路24号(现为天生新村63号副16号)。与老向一家、萧伯青、萧亦五同住“文协”北碚分会的一座小楼。1943年,老舍在身心全不舒服的情况下,创作完成了长篇抗日武装斗争小说《火葬》和第五部短篇小说集《贫血集》。
1944年4月15日,《新华日报》为“文协”成立六周年与老舍创作生活二十周年发表社论,郭沫若、茅盾、何容、台静农、藏克家等人均写文章或贺词表示祝贺。茅盾在文章中说:“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这不是我个人的私方,也是文艺界同人的公论。”
老舍在北碚安家后,许多朋友前去看望。胡青一次又一次地讲述了北平沦陷后,人民的苦难和当亡国奴的耻辱。这些真实的细节,为酝酿创作《四世同堂》,提供了详细的背景材料。1945年2 月4日,小女舒立出生。
1944年元月,老舍开始写作百万字小说《四世同堂》,他说“我必须把它完成,成为从事抗战文艺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年底完成了三部曲的第一部《惶感》,1945年完成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于1948年在美国写完。
《四世同堂》是部长达百万字的长篇巨著,用最普通的大量的民俗传统和国民性,对中国当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作出反思,解释为什么中国几乎被日本吞食,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四世同堂》是老舍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抗战胜利后,老舍写了长篇回忆文章《八方风雨》,记叙了他在八年抗战中的生活,在北平《新民报》上连载。他说:“把八年的生活有话即长,无话即短的写下来。我希望它既能给我自己留下一点生命旅程中的印迹,同时也使别离八载的亲友得到我一些消息,省得逐一的在口头或书面上报告。”[5]
老舍故居 - 青岛故居
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黄县路11号,面南背北,楼下为老舍全家居所。老舍于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这是他在青岛的三处借寓住所之一,另两处一在莱芜路,一在金口路。在此写下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有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现为青岛市著名风景点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
老舍故居 - 伦敦故居
1924年老舍经易文斯教授介绍赴英国讲学,在英国的五年里在伦敦先后住过四个地方。初到英国,和数日前刚从美国来伦敦的许地山居住在一起。位于伦敦北郊的巴尼特区卡那文路18号,“离伦敦有11哩,坐快车得走半点多钟。”房子很小,两层小房,楼下是一间客厅,一间饭室,一间厨房。楼上是三个卧室,一个浴室。
1925年春,老舍从卡那文路18号搬到西部霍兰公园附近的圣詹姆斯广场31号,与一个叫艾支顿的住在一起。圣詹姆斯广场31号住了三年,是和艾支顿夫妇合租。老舍出房费,艾支顿供伙食;老舍教他汉文,他教老舍英文。这种合作使老舍帮助艾支顿完成了中国古典名著《金瓶梅》的翻译。
1928 年夏天搬到了托林顿广场( Torrington Square )14号居住了半年左右。老舍自述“我们那层楼的租约是三年为限。住满了,房东要加租,我们就分离开,因为再找那样便宜,和恰好够三个人住的房子,是大不容易的。”“在公寓里,晚饭得出去吃,既费钱,又麻烦,所以我又去找房间。
1929 年初搬到了伦敦南部的蒙特利尔路31号居住了半年左右。[7]
上一篇: 老舍纪念馆
下一篇: 老舍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