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春》详案
1.导入(2分钟)
同学们,春天来了。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嗯,我也很喜欢春天。 {(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春天呢?}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古人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佳句。唐代诗人杜甫就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孟浩然写了《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白居易在《忆江南》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当然描写春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在课外可以收集积累一些有关春的诗句,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诗句背下来。在以后的古诗学习中我们还会再遇到这些名篇佳句。
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请大家将书翻到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64页。(板书课题、作者:春 朱自清)
2、走进作者(1分钟)
在学习课文之前呢,我们先简单的了解一下作者。大家可以看到课文下面的备注。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是一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他的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3、课题解说(1分钟)
朱自清先生在黑暗的旧中国看到的是遍地脓血,他感到压抑、苦恼,他希望有一个新的社会出现。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4、研读课文(35分钟)
(1)教师示范朗读(3分钟)
好了,讲了那么多,大家一定很期待朱自清先生描写的究竟是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吧!那就先由老师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带领大家一起去感受这美丽的春天吧。(教师朗读课文)
(2)熟悉字词(4分钟)
那接下来呢,请同学自由默读课文一分钟。老师会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等下我会叫同学上来给它们标上拼音。(转身板书)
① 朗润(lang run ) 水涨(zhang) 酝酿(yun niang) 巢(chao) 蓑衣(suo) 斗笠(li) 抖擞(dou sou)
②欣欣然 朗润 赶趟儿 酝酿 繁花 呼朋引伴 舒活 花枝招展
好,现在请XX同学上来给第一组词语加点的字进行注音。(注音后)嗯,很好。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组词语,同学们也可以看到课文下面的注释。欣欣然就是欢欢喜喜的意思;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赶趟儿在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的意思;酝酿在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呼朋引伴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舒活是舒展,活动;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3)学生练习朗读(4分钟)
字词我们解决了,现在呢请同学们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注意朗读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要读准字音,口齿清楚,吐字有力,而且是自然流畅地读出。体会感情,把握重音、停顿、速度、抑扬等。朗读时语势多扬少抑,用声多轻少重。开头要读得欣喜,充满生机。中间部分则需要精雕细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段可以读得俏皮、活泼。“风里带来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中……”“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几句要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春天的味道、春天的声响。结尾的3段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讴歌春天、热爱生命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升华。因此,“娃娃”要读得轻些、高些,略有虚声。“小姑娘”则用高而明亮的声音来表现她的快乐、活泼。最后一段,要加强吐字的力度和气势,声音洪亮、有力。(学生大声朗读)
(4)学生分段读,理清思路(请同学朗读,教师简评)(10分钟)
请XX学生站起来朗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第一段师评:从第一段“盼望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盼望春天到来,突出盼春。
学生读第二段师评:第二段呢,就从宏观的角度大概的勾勒春天
学生读第三段师评:第三段具体描绘春草的嫩、绿、软。
学生读第四段师评:第四段由春草写到春花的多、色、艳。
学生读第五段师评:第五段写花美风柔。
学生读第六段师评:这一段写春雨寻常,细密轻盈。
学生读第七段师评:春到人欢,人们在辛勤的劳作。
学生读最后三句师评:最后这三段赞美春天,春天娇美,充满活力。
整篇课文的大意我们都清楚了。我们就知道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从盼春(第1节)——到绘春(2-7节)——再到赞春(8-10节)(板书),总的就三部分的内容。第二部分是重点,作者描绘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五幅画面。
(5)再读,深入探究课文(15分钟)
1)请同学们再快速的朗读一遍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并举手发言。(学生发问)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可以体现作者的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定语后置,有强调作用,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2)大家都弄懂了课文吧。接下来老师来问问大家,作者把春天当作是娃娃,是美丽的小姑娘,是健壮的青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你说出理由。同学们可以以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着重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学生回答:
①喜欢娃娃。因为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a刚睡醒张开眼是新,山朗润、水涨起、太阳红都是新。b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草,树上的、草丛里的花儿是新的。c泥土的气息、青草的味儿,甚至空气、鸟鸣、牧曲满是新的。d春天的一切,整个春天都是新的。e朱自清把春天比喻成刚落地的娃娃,目的既是让人们为娃娃的成长辛勤劳动。又是为了让人们从娃娃身上,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②喜欢春姑娘。喜欢春姑娘的美:a园子里、田野里满是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小草,给人一种轻盈、舒适的美。b树上的桃红像火,杏粉像霞,梨白像雪,遍地的野花散在草丛中像眼睛、像星星,层次分明,参差错落,是一种匀称、和谐的美。c花丛中嗡嗡的蜜蜂和飞来飞去的蜂蝶,繁花嫩叶中的鸟儿和牛背上的牧童,都欢欢乐乐,舒舒畅畅,给人一种愉悦的美。d细雨、薄烟笼罩下的村庄朦朦胧胧,隐隐约约,诗情画意般的很美很美。e蓝天上放飞的风筝,悠悠扬扬的,激发人们无尽的深思和遐想,更是美。?
③喜欢健壮的青年。因为健壮的青年象征春天朝气蓬勃的样子,充满了生机活力。
(6)齐声朗读课文
好了,最后请大家再齐声的朗读一遍课文。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同时要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学生读课文)
5、课堂小结(1分钟)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我们下节课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课文。
上一篇: 《春》的教学设计
下一篇: 朱自清《春》教案1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