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散步》课堂实录
小雨秋
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师:听着这温馨甜美的音乐,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温暖的家。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生1:一起去郊外散步。
生2:吃饭、看电视。
生3:去旅游,去公园玩。
生4:开家庭会议。
生5:过节团聚,八月十五吃月饼,过年……
生6:一起去打猎。(笑)
师:哇,好惬意。看来一家人在一起真是乐融融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家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荧幕出示课题作者)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全文,思考:
“我”为何要出来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矛盾?又是如何解决这矛盾的?
(学生自由放声朗读全文并思考)
师:谁来说说“我”出来散步的原因?
生 1:为了母亲,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生2:外面的空气很清新,景色很美。文中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
师;你好象掉了“生命”两个字,难道这样的景色还没有生命吗?
生2:(笑)有。“新绿”、“嫩芽”、“咕咕地起着水泡”都显示着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你来读读,试着读出这勃勃生机来。(生2读)
师:读得怎样?
生3:我认为还要突出“初春”、“随意地铺着”、“密”这些词。(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我好象也置身于这美丽的春色中去了。“我”最希望谁呼吸到这清新的空气,感受到这勃勃的生机?
生(齐声):母——亲——
师:看来“我”出来散步主要是为了母亲,可是母亲本不愿出来,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荧幕出示与课文描写极一致的南方初春田野的风光图)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与荧幕展示的图片来说。
生1:妈妈,你看,外面的景色多美,空气多新鲜,我们出来散散步吧。
师(学母亲的口吻):我的身体也不好,很累,不想出去。
生1:妈妈,正因为你身体不好,才要出来走走,舒活一下筋骨,会好些的。
师(学母亲的口吻):那好吧,我听你的。(大家笑)谁再来劝说劝说?
生2:妈妈,你看,外面田里的油菜花开了,池塘里的水满了,空气很清新,你这一冬身体都不好,也没出来走走,趁今天天气好,我们出来散散心吧。
师(学母亲的口吻):好,好,我去拿件衣服就跟你出来。
师:看来同学们还挺会劝说人的。可见文中的景物描写也不是单纯的为写景而写景,也包含了我对母亲的爱,对母亲的一片孝心。现在再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欣赏这美丽的初春田野风光,感受作者的浓浓孝心。(学生齐声朗读)
师:于是一家人有说有笑地散着步,可是发生了矛盾,什么矛盾呀?
生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师:小路真的这么有意思?
生1: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你来读读,可要读出有意思来哟。(生1读)
同桌生2:我再来读读。要缓慢些,抒情些。
师:那你就来抒情一下吧。(生2读)
师:我真的好象看到那池塘里有小鱼在游来游去呢。既然这么有意思,“我”是否就选择走了小路呢?
生:没有,“我”选择走了大路。因为“我”担心母亲走小路摔倒。
师: “我”做这个决定为难吗?
生1:为难。因为文中说“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生2:为难,因为一家人都听我的。文中说“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 到了责任的重大”。
师:你们能理解“我”最后的决定吗?你觉得“我”是个合格的父亲吗?
生1:我能理解,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所以先要考虑母亲。
生2:其实“我”也很爱儿子的,文中说“委屈”了儿子,可见他知道儿子的心情,也很心疼儿子。
师:是啊,作为一个中年人,他上有父母要照顾,下有孩子要抚养,他的担子确实很重很重,同学们的理解也表明了你们很懂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一下这一段,体会一下父母这一辈人的沉重负担。(学生集体朗读)
师:矛盾是否因“我”的拍板而解决了吗?
生:不,奶奶为了孙子,走了小路。文中说“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师:这是个怎么样的奶奶?你准备怎么读?
生:慈祥和蔼疼爱孙子。要突出“摸摸”这个词,还有奶奶的话要慢些。(学生朗读)
师:看来这一家人,又敬老又爱幼,过得很和睦。下面有个非常感人的画面,同学们找找看,试着读读,读出感情,最好是让人感动得落泪。
生1:(朗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师:非常感人,你是怎么处理的?
生1:我认为“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要读得慢、轻而沉,因为这些词表现了“我”关心母亲,妻子疼爱孩子。还有要突出“整个世界”这表明“我”认为对自己而言,家就像世界一样重要。
生2:(朗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这里“蹲”、“背”“高大”瘦“胖”“幼小”给人以画面感,情景很感人。
师:那好,老师来范读一下,同学们可以闭目感受这一感人至深的温馨画面。(师范读)
(学生齐读)
师: “整个世界”在这里是否大词小用了呢,该怎么理解?
生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中可见母亲、我和妻子、儿子加起来是一个世界,我和妻子做的做多,承担的最多。
生2:“整个世界”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而文中的“我”觉得过去的,也就是母亲是很重要的。文章也是在告诉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只看将来的。
师:是啊,“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文中这一家子过得乐融融,奶奶慈爱、孙子活泼可爱、妻子贤惠,而我更是孝敬母亲,叫上母亲,出来散步;为了母亲,选择大路;背着母亲,走过小路;我想,文中的母亲肯定会为有这么一个儿子而骄傲不已。
(荧幕出示: 趣味说话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母亲。一天与一位老朋友拉起家常,你会怎么向她讲诉儿子带你出去散步的事呢?请你学学老人的口气说出老人当时的真切感受。) (学生互相说话,准备趣味说话)
生1:我的儿子呀,孝顺极了,我身体不好,他为了让我锻炼一下身体,叫我出来散步,散步时,我的孙子要走小路,他为了我,选择了走大路,后来我见孙子很想走小路,就走了小路,再走小路时,一些地方很难走,他还背着我呢,那时啊,我激动极了,热泪盈眶,趴在他那有点驼的背上,我觉得有股暖流直用心头。
师:我真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儿子。
生2:我的儿子呀,对我可好了……(有复述课文之嫌)
师:能否重点讲一讲儿子背母亲的这个情节呢?
生3:我的儿子呀,有一次叫我出去散步,他背过我呢。我呀,趴在他的背上,觉得他太爱我了,尤其是走到泥泞的地方时,他特别小心,生怕我摔到,慢慢地稳稳地,我知道那就是爱,对我深深的爱。
师:你真幸福。我要是也有这样一个儿子就好了。
师:文中的儿子“我”做了很多,承担的也很多。(荧幕出示:我的感悟 在你的家里,谁的担子最重?为什么?
生1:我的爸爸,我爸爸是做生意的。有时为了一起生意,他好几天没好好跟我们吃一顿饭,进货了,运货了,都是他一个人的事,还要关照我学习,很忙很忙,特别辛苦。
生2:我的爸爸,我爸爸是做工的。每天他都要去做工,回家还要煮饭,洗地,洗衣服,我的衣服大都是他洗的,我的被单全是他给我洗的,晚上还帮我辅导功课,很细心地问我,从不怕麻烦……他太辛苦了,他的担子真的太重了。(似乎要掉泪,其他学生叫起来妈妈呢,妈妈哪里去了)(这是一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漂亮的女孩子,父母离异,跟着父亲)
师:我想你的父亲听到你的这番话,一定很高兴,你是这样的理解他。
生3:我认为我们家我的担子最重。我的学习压力很重,我一定要读好书,将来才能照顾好我的爸爸妈妈。
师:你爸爸妈妈从事什么工作?
生3:他们都是老师。
师:现在你总不用照顾他们吧!你爸爸妈妈有哪些担子要挑?
生3:要把书教好;要照顾爷爷奶奶,还有照顾我。(声音越来越低)
师:你呢?几副担子?
生3:一副,好好读书。
师:现在你给称一称,谁的担子重?
生3:我的担子要轻些。
师:其实我也很理解你的学习压力,希望你能找找原因,改善一下学习方法,可能会轻松些。
师读:(荧幕出示:我的感悟作为年幼的一代,你又该怎么做呢?)
生1:我爸爸妈妈说了,我读书就是在赚钱,我要好好读书,考最好的高中、大学,考硕士、博士。(大家笑)
生2: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胆子他。
生3: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减轻父母的精神负担。
师:你看问题真深刻,你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3: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一下父母是否会烦恼、会伤心,一定要让他们开心,只要他们开心了,那么他们即使累些也会很愿意去做的。当然我们要把学习学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师:看来同学们很会关心人,很懂如何孝顺父母,我为同学们有这样的认识而高兴。虽然我们同学还年幼,不能做得很多,但是孝心是无价的,请看荧幕。(荧幕出示:毕淑敏的《孝心无价》节选部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学生齐读,同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师:上课前同学们说了很多关于一家人在一起的事情,情同学们把这些事写下来,写出温馨,写出温暖,写出温情。
上一篇: 《散步》课内阅读
下一篇: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1)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