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教学目标
1.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及内涵。
2.培养搜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并能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和采访内容撰写演讲稿,开展演讲活动。
3.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张海迪的故事吗?
故事链接: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学习,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深深鼓舞了当代青年。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研学探究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目标导学二:收集资料,交流分享
1.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示例: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荀子
在这个世界上取得成就的人,都努力去寻找他们想要的机会,如果找不到机会,他们便自己创造机会。——萧伯纳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歌德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孟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到图书馆查阅书报或借助网络搜集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并分享给大家。示例:
苏秦刺股勤学
苏秦学习合纵与连横的策略,劝说秦王,给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都没有被采纳,穷困潦倒地回了家。到了家,他的妻子不为他织布,他的嫂子不为他做饭,他的父母也不把他当作儿子。苏秦叹气说:“这都是我苏秦的错啊!”于是发愤读书,快要打瞌睡的时候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最终联合了齐、楚、燕、赵、魏和韩国反抗秦国,佩戴了六国的相印。
勾践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
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国家越来越强大,最后找到时机,灭掉了吴国。
目标导学三:实践探究,深入学习
1.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撰写采访稿,展示交流。
明确: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采访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他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做出了一些贡献,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2.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
参考步骤:确定演讲主题、组建演讲团队、分工合作、完成讲稿、开展活动。
演讲稿例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能参加今天的演讲,我感到很荣幸!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常常会因为期望过高而急于求成,心浮气躁而患得患失。殊不知“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困难是培养能力的机会,失败是成就人生的经验,成绩是鞭策自身的起点,非难是磨砺意志的机缘。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自信乐观,才能开辟出美丽的人生之路。
自强不息是一种战胜困难、破解难题的坚韧精神。有了它,就能找到开启智慧的钥匙;有了它,就能找到克服惰性和挖掘潜力的良方;有了它,就能破解前进道路中的各种难题。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日新月异。为了未来建设美好的祖国,我们要用这种精神顽强拼搏、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打好扎实坚硬的人生根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上一篇: 《我很重要》讲学稿
下一篇: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师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