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师: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下!课前,要求同学们把课文认真通读一遍,还可以自由组合选取某个片段演一演。现在请同学说说看,课文中的哪个部分让你印象深刻?
生1:这幕戏分为两场: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周朴园和鲁大海谈判。后一场戏比较热闹,但是我更喜欢周鲁相认,尤其是认出前的部分。
师:为什么呢?
生1:感觉那些台词写得特别有味道,好像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大有深意,但是自己又很难说清楚。总之很过瘾。
师: 你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就是戏剧的潜台词。什么是潜台词?就是隐藏在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揭示了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品读潜台 词,可以化开人物语言表层的冻土,裸露出他的心灵。(板书:品读潜台词)今天我们就来品一品“周鲁相认”的潜台词。我们就从鲁侍萍的无锡口音开始吧。请生2、生3两位同学给大家表演这个片段。
全班学生自动鼓掌。
生2、生3表演:
周: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嗯,(沉思)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师:请问生2,你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2: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而且我感觉鲁侍萍的那句话“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不够简洁,挺啰嗦的。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
生2:只回答“是的”不就行了吗?
师:那我们来试试?你问——
生2: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师:是的。(干脆,利落)
生2:不行,周朴园没话说了,戏演不下去了。还是要后面的句子。
师:再看“我们”这个词,能否不要呢?(老师读两次,比较一下)
生4:加上“我们”拉近了人物之间(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距离,而且好像暗示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似的。
师:好。这里,鲁侍萍为什么要提“洋火”这个细节?“洋火”是什么?
生:火柴。
师:那跟什么有关?
生:跟灯光、烛光之类的有关。
师:文中有没有关于这类的生活场景?
生5:有的。第69页,周朴园说“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可以想象那时窗户紧闭,室内点起灯光,周朴园在灯下照顾鲁侍萍的情景。
师:嗯,还有其他场景吗?
生6:还有鲁侍萍为周朴园缝衣服的情景。
师:你说说看。
生6:第68页,“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 我们可以想见鲁在灯下一针一线的绣那朵梅花的情景。
师:那是怎样的情景呢?
生6: 我们可以想像到: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一位年轻姑娘正在灯下专注地绣一朵梅花。她还在旁边绣了一个“萍”,那是鲁侍萍自己的名字,也是她和周朴 园的大儿子周萍的名字,可见鲁侍萍把自己对周朴园全部的情爱一针一线地绣在了那件旧衬衣里,好感人哦!而且,我们还可以想象,在她身边,一位年轻的父亲怀 里抱着婴儿,正静静地看着她,这是一种多么温馨、甜美、幸福的感觉啊!
师:是啊,难怪时隔30年之后,55岁的周朴园居然能当着一位下人的面,发自内心的感慨:无锡是个好地方!为什么这样说?
生6:因为无锡见证了他和鲁侍萍美好的青春和爱情。
师: 看来,鲁侍萍似乎是不经意间提到的一个词“洋火”竟然在周朴园心中、在我们读者心中激起了这样大的情感波澜。这就是潜台词的神奇所在!俄国著名戏剧表演理 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演员的台词藏在他心中,却能在他的对手心中,并通过他和他的对手在观众、读者心中激起无数的想象、期待、欲望等等。文中应该还 有很多这样值得咀嚼的词,大家在课后认真找一找,仔细品一品,特别是那些反复出现又含义丰富的词。刚才生1对我们说,周鲁相认似乎每一词、每一句话都大有深意似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句子特别有深意呢?
生7:我觉得,周朴园对鲁侍萍身份的四次追问,很有味道。
师:大家找找看,是哪四句?
生7:第一次是第65页的“你——你贵姓?”(老师板书);第二次是第67页的“你姓什么?”
师:台词前面,有提示吗?
生7:有,“抬起头来”。
师:这叫什么?
生7:不是很清楚。
师:这叫舞台说明,提示人物的动作、表情,暗示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等,这些舞台说明不能忽视。
生7:第二次问是“(抬起头来)你姓什么?”第三次是第67页“(忽然立起)你是谁?第四次是第68页“(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师:好的。你找得很准确。请同学说说看,第一次发问,是在怎样的心理背景下?
生8: 当鲁侍萍因为看望女儿四凤走进周公馆时,桌子上的旧相片一下子让她明白自己来到了一个是非之地,她知道站在她面前的就是三十前抛弃了她的周朴园。但是周朴 园并没有认出她,但是鲁侍萍关窗的动作、走路的神态让周朴园觉得很奇怪,勾起了他的思绪:这个人的动作、神态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似乎很像很久以前的某个 人呢。于是出于好奇,自然发问:“你——你贵姓?”这就是周朴园当时的心理活动,这就是他问话背后的潜台词。
师:第二次追问,我们请两位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下,好吗?请生9、生10。第66页中间开始。
生9、生10表演:
周:三十年,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姓梅的?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指导么?
鲁:不敢说。
周:哦。
鲁: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哦?你说说看。
鲁: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苦痛)哦!
鲁: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儿子,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的夜里投河死的。
周:(汗涔涔地)哦。
鲁: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鲁:我姓鲁,老爷。
师:想想看,这次追问,背后的潜台词又是什么?生11说说看。
生11:周朴园原本以为再也没人知道他的哪些丑事,没想到眼前的鲁侍萍对三十年前那件“出名”的事知道得那么清楚,她的话句句戳中了周朴园的痛处,使得周朴园的内心难免有点儿警觉:你怎么知道的?
师:接下来,请生12、生13表演第67页的一个片段,大家思考,第三次因何而追问?
生12、生13表演:
周: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吗?
鲁: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周: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亲戚?
周: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哦——那用不着了。
周:怎么?
鲁: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惊愕)什么?
鲁:她没有死。
周: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鲁:不过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
周:哦,救活啦?
鲁:以后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周:那么,她呢?
鲁: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周:那个小孩呢?
鲁:也活着。
周:(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师:(学生静静思考。)生14:你说说看,这一次的追问,周朴园的潜台词是什么?
生14:鲁侍萍知道梅小姐死的那些事儿已经够让周朴园怀疑和紧张的了,现在,她居然连梅小姐被人救活了,她和孩子都在外乡活着这些事也了如指掌。周朴园更加惊恐,更加怀疑:你究竟是谁,你怎么会知道的?所以他脱口而出:“你是谁?”
师:说得很好。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梅小姐没有死的时候,周朴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14:他没有丝毫的高兴,而是说“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好像更希望她已经死了似的。这在瞬间做出的反应,恰恰能看出周朴园虚伪的本质,刚才,他不是还在温情脉脉地要为她修坟吗?
师:你说得很好,说明你读得很细。你读出了另外一处的潜台词,大家是否应该给她一点鼓励的掌声啊?接下来的追问更扣人心弦,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自由组合,放开声音,好好读一读。(受刚才学生表演的感染,同学们情绪高涨,读得非常热烈)请同学说说,这最后一词的追问。
生15:经过几番试探,周朴园还是没有认出鲁侍萍来。鲁侍萍终于说出了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的生活细节(旧衬衣、梅花、“萍”字),周朴园终于明白眼前的鲁妈,就是三十年前死去的梅小姐。然而尽管他在理智上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但在感情上仍无法相信、无法接受。而且他担心鲁妈的到来,将使自己的家庭、名誉、地位受到威胁。所以他惊恐万端,语无伦次,似乎连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似的。
生:以上通过读和品,大家对这四次追问的潜台词把握得不错。现在同学们再综合起来看看,这四句问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
生16: 不可以调换。第一次是出于好奇,自然发问。而且,从“贵姓”的“贵”字可以看出,即使是对一个下人,周朴园也还保持着一个谦谦君子的儒雅风度。第二次是警 觉地问,少了先前的礼貌和矜持,“贵”字也不见了。第三次是惊恐不安地问,忽然立起,脱口而出,语气又重又冲,先前的矜持与礼貌荡然无存。第四次是惊恐万 端,语无伦次地问,似乎连站立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似的。这四次发问,语气和情感逐层递进,清晰地显示了周朴园的心理流程。加上他认出后的翻脸责问“你来干 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一纸支票打发掉鲁侍萍,答应鲁侍萍可以见一眼周萍但不能认他,并且要鲁家的人从此不许再到周家来,一个虚伪、自私、冷酷、无 情的周朴园跃然纸上。
师:的确如此,通过品读潜台词,我们化开了人物语言表层的冻土,清晰地看见了裸露出来的人物的灵魂。那么品读潜台词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生17:通过刚才对“洋火”一词以及周朴园追问鲁侍萍身份的一组句子的品读,我认为品读潜台词,首先要抓住关键词句。
师:哪些是关键词句呢?
生17:就是那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又能表现人物细微情感的词句。第二,我觉得品读潜台词,不能把那个句子拎出来,孤零零地去品,而是要它还原到语境当中,结合上下语境,甚至是整部作品的情节、写作背景、主旨来理解。
师:很好。还有什么?
生7:另外,就是老师刚才说的,要注意舞台说明,因为舞台说明很清楚地揭示了角色的表情、心理等,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潜台词。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同学们想想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生13: 我觉得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读,反复诵读去体会人物的心理情感。比如,我刚才给大家表演的那段,周朴园说“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我要说“亲 戚”,可是,总是读不出来那个味。后来,我反复读,体会到,这里鲁侍萍是用反问讽刺周朴园的:我鲁侍萍什么时候成了你周朴园的亲戚了?冷冷地讽刺与鄙视就 出来了。不过,很多地方还是不太容易读得出来的。我们同学们读得挺多了,老师,你能不能给我们表演一段?
全班学生笑了起来。
师:好啊,不过,老师也需要大家的鼓励哦。(掌声响起)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不过这一段的台词,我稍稍作了一些修改。
教师表演(第67—68页):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
周:不,不,不,不用。
鲁: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大少爷就赶紧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带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周:好,你先下去吧。
鲁: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周:哦,你顺便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鲁:旧衬衣?
周:嗯,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老爷的那种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要哪一件?
鲁: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惊愕)梅花?
鲁: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低声)侍萍,是你?
鲁: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半晌)
周:(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不是我要来的!
周: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师:下课!(学生似乎完全沉浸在教师的表演中,对教师的“下课”指令毫无反应!)下课!班长: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上一篇: 《雷雨·节选》练习题
下一篇: 《雷雨》课堂实录范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