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上图书馆》也是一篇文艺随笔。作者回顾自己三段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一个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一、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
2.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3.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写作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找出文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概括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体味文中作者的图书馆之乐。
课前进行拓展阅读,就读书的乐趣和同学们进行交流,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上图书馆》
一、识作者
外语界泰斗级人物——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王先生对诗歌翻译的要求充分地反映出他对翻译的最高要求,即“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二、知背景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先生需要博览群书。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一路书香为伴吧。
三、理基础
1.记字音
①教益(yì) ②音讯(xùn)③高耸(sǒng)
④苍穹(qióng)⑤白炽灯(chì)⑥间隙(jiàn)
⑦覆盖(fù)⑧吟啸(xiào)
2.识字形
①愉(yú)愉快瑜(yú)瑕瑜互见②链(liàn)锁链涟(lián)涟漪
③讯(xùn)音讯汛(xùn)汛期④炽(chì)炽热帜(zhì)旗帜
3.辨词义
(1)消磨消耗
[辨词]“消磨”指逐渐消耗,磨灭;也指消遣,打发时光,浪费时光。“消耗”指(精神、东西、力量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
[选词]①我有更多的时间留在那个坟墓一般的房间里,拿一些破书来消磨光阴。
②一夜晚的烟酒和激动消耗了她不少的精神。
(2)钟情衷情
[辨词]钟情:动词,指感情专注(多指爱情)。衷情:名词,指内心的情感。
[选词]①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②究竟是什么鸟在那树林里,唱着,唱着,唱着,好像在叫唤什么,好像在诉说什么,下雨了也不停,对山野倾诉衷情。
4.积成语
[语境呈现]
①一灯如豆的夜晚,挡头山周围的一切都已隐没,只有土屋的窗前透着一点灯光,油灯下看书恍惚觉得在享受文人生活。
②其实经济发展趋势、国际局势的演变并不神秘,即使是普通读者,能用心读完这本书,也会豁然开朗,一定会明白许多逻辑关系以及学会对一些信息的解读。
③夏朝的真实性无论从考古还是文献都无法确认,开封曾是夏朝都城的说法更是牵强附会,深挖夏文化,无非就是在“旅游经济”方针下,追求经济利益和GDP的一种手段。
[释义]
①一灯如豆:一盏只有豆粒那样大光线的灯。形容灯光暗弱。
②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
③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
四、整体感知
1.结构图示
2.主旨归纳
作者回顾自己三段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五、合作探究
任务探究一 由表及里,透视内涵——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任务导引
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子的含意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或具有一定句式的句子的表达意图,以及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或使之具体化等。
任务设计
1.阅读《上图书馆》,回答问题。
(1)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答案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2)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答案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3)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答案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4)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
答案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2.(拓展延伸)请揣摩下面的语句,探究其蕴含的深刻内涵。
理解此类句子时,特别要注意运用修辞的句子。特别是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句子,要从本体入手思考。
(1)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过:“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呢?
答案 享受物质的同时,别忘了精神(或心灵)追求。
(2)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
答案 关键的地方要写得满篇生色;结尾处应委婉含蓄,意味深长。
(3)请分析下面画线句子的含意。
寓言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更喜欢到儿童刊物那里去做客。等小说、童话都坐定之后,它才找一个角落悄悄坐下。
答案 常常是在小说、童话都登完后,寓言才被登载在空出的不显眼的位置。
任务探究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探究文本内容
任务导引
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为理想的境地,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本课所选两篇文章用轻松自由的笔触,写下求学读书的回忆与感悟。学习时要注意文中关于读书的名句,体味读书的氛围与乐趣。
任务设计
1.本课两篇文章都描述了作者的阅读经历和乐趣,请根据文本内容梳理一下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和读书的感受与思考。
答案 黑塞是按照时间顺序和对书籍内容的领悟来写自己对阅读的选择的。在少年时代,黑塞先是把显得无聊的藏书整个翻了一遍,终于发掘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因为这两部书的吸引,黑塞开始阅读之前几乎看不懂的书,如巴尔扎克的作品。
又过了若干年,黑塞在父亲的指点下,开始阅读中国古典作品的译本,如“中国丛书”(《论语》《道德经》《庄子》《孟子》《吕氏春秋》和《中国民间童话》),还有中国的抒情诗和中国通俗小说。
而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一个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
2.在《读书:目的和前提》中,黑塞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途径有哪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作者认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比如参加社会实践等。
(2)“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特别是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3)特点: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正因为如此,才顺势提出读杰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杰作。
(4)对我们的人生的作用: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我们集中心智;使我们的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这些都符合“真正的教养”的内涵,说明深入研读世界文学确实是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3.黑塞倡导什么样的读书观?为什么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个性或人格的追求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另外这也是现实的需求。
答案 (1)读书观:爱和生命的阅读,敬重知识,心的教养,读书者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2)原因:①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一些人对阅读杰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②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获得教养是解决现实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那么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③作者的这一见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4.(拓展延伸)有人认为,读书能获取知识但不一定能铸炼智慧,有文凭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养;常言说“开卷有益”,有人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人们通过读书求知,贤人却又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联系所学知识,就这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这类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并不相通。“知识”和“智慧”二者虽然密切相关,却是两个概念,读书能获取知识,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才能产生智慧。知识可以继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继承的。有学习经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还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独立的人格,有修养,这些都不是“文凭”能代表的。“文化”和“教养”也有距离,如同人识字未必一定有礼貌。“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读书求知,如果没有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
任务群阅读与实践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材料一
世界读书日:爱上阅读的N种理由
阅读也是一种“天泽”
天泽书店将“好书”奉为圭臬,重人文,拒浮华、拜物,遴选有品质的书籍。资中筠、叶嘉莹、张鸣等都在天泽举办过讲座……在天泽,仿佛总有和学者品书论道的机缘。“现在做书店像逆水行舟,能保住不被冲下去,就算万幸。小小的店开个十来年下去,就是个宏大长远的目标了。”木南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多少书店主人的心声。
对信仰的“守望”
“只售一切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无用之书,不励志!不畅销!不实用!”守望者书店开了三四年,门口木板上这句“标语”一直在。店主身上的文艺范儿可见一斑。保持个性,从同行那里找灵感,开书店这几年,略有盈余。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马利强眼中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
彤每在守望者书店淘到好书就会想:“老板怎么淘到它的?作者又怎么想到要写这些的?”
“荒岛”里的热闹
猫,是荒岛书店的镇店神兽。书店里有乖巧的猫咪,有些人是冲着猫去的,结果却爱上这个有猫的书店。
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店主就是个大书痴,经常出去淘书,同时,书店还开展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在“荒岛”里你会发现不少难得的书。
木南觉得,图书行业再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有人就为在心心念念的书店里淘换新书、好书,闻闻书香,摸摸质感。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
(摘编自天津北方网 记者吴宏)
材料二
世界读书日作家签名售书
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德阳文庙广场人头攒动,书香四溢,全民阅读活动热闹非凡。德阳市作家协会组织的“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持续三天,30余位本土作家签售和赠送书籍4000册。
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亲子逛书市,言传身教。在电子产品迅猛发达的今天,这样的活动不仅获得了读者的认同,也坚定了作家踏实创作的决心。
(摘编自四川文艺网 记者鲁丹丹)
材料三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
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在阅读吗?4月22日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
25岁的刘说:“纸质书太笨重,用手机看更方便。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27岁的吴说,毕业之后找工作、找对象是头等大事,闲暇时就上网、玩游戏,当看到“也许高考的时候真是我知识储备的巅峰了”才恍然发现阅读已离我远去。
28岁的周女士有空就逛街、看电视,有了孩子后,她觉得为了培养好下一代,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最近买了许多绘本,准备和孩子一起阅读。”
53岁的赵女士说,自己非常喜欢读书,但现在老喽,看不上两页,就犯困。与手机阅读相比,她觉得纸质书更有味儿:“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摘编自东方圣城网讯 记者李胜男)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天泽”书店的店主对书店的发展抱有强大的信心,他认为,只要售卖重人文,拒浮华、拜物,有品质的书籍,就能让书店开个十来年下去。
B.“世界读书日”是读者爱上读书的N种理由之一;打造有品位的经营理念,开有特色的书店,售轻易淘不到的书,甚至玩“荒岛”书店的乖巧猫咪都是成功的经验。
C.德阳市的作家签字售书活动表明,本土作家的作品还是很受读者欢迎的;只有多搞签字售书等活动,才能坚定本土作家的创作决心和信心。
D.在电子阅读的时代,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就市场调查看,年轻人普遍喜欢便捷、多方位的手机阅读;而中老年人则喜欢有质感、有分量、有温度的纸介图书阅读。
解析 A项,无中生有。店主对书店的发展感觉是“逆水行舟”。C项,“只有……才……”错误。D项,“电子阅读的时代”值得商榷,“电子时代的阅读”更恰当,“年轻人普遍喜欢……中老年人则喜欢……”以偏概全。
答案 B
2.这三则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报道“第24个世界读书日”活动的情况的?请结合文本做具体分析。
答案 三则材料围绕着“第24个世界读书日”活动,从三个角度进行报道。
①销售者角度:材料一报道了目前图书销售的现状,虽经营惨淡,但用心良苦,营销者不仅追求盈利,更追求文化品位和民族精神。
②作者角度:材料二从国内市场报道中国作家创作、签名售书的情况,前景较为乐观。
③读者角度:材料三报道了读者的阅读现状,包括阅读习惯、阅读目的、阅读体验等。
3.有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岂嫌门面小”;有人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包装宣传勿小看”;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请选择其一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观点一:图书品质是盘活阅读市场的根本,是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书好岂嫌门面小”。①小书店店主都知道淘选精品,天泽书店把“好书”奉为圭臬;守望者书店守望着“个性、灵感和文艺范儿”;荒岛书店做足了“人是感情动物”的生意。②爱好阅读的人,把读书看作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他们在小店里“捧起一本心仪的书,每一页都有温度,那感觉叫幸福”,他们读心爱的书,“沉甸甸的书拿在手里细细品读,让人觉得这就是知识的重量,每读完一本都很有成就感”。
观点二:在信息社会,媒体宣传、广告效应不容忽视,是谓“人是衣裳,马是鞍,包装宣传勿小看”。①“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确定以来,世界各地都在践行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宗旨,比如中国“德阳本土作家签名售书”活动。②商家(书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天泽书店请资中筠等学者举办讲座,荒岛书店的小猫咪以及他们开展的各种有趣的读书会和荒影会。
观点三:木南觉得,有些东西是不变的——人类对话交流积极、向善的本性一致且不变。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读者不仅通过文字与作者对话,还渴望通过作家签字售书等形式零距离对话,在德阳,很多人在签售台前排队候购,作者和读者们亲切交流互动。②阅读是商家与读者的对话,好的书商不仅自己读书,还想尽办法替读者淘到好书,而且善于和读者交流沟通,荒岛书店的土著木南说:“人是感情动物,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读书。”守望者书店的马利强“随时可以和读者联系,聊天”,这种亲和力以及自身的独特气质,是他的小书店的生命力所在。③阅读是读者和读者的对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书不论在国外国内,都不可避免被误读或捧读”,误读也好,捧读也罢,阅读鉴赏是开放的,正如市民小刘说:“有时候还能在论坛上和读友们一起聊聊小说情节,阅读体验更丰富,既能欣赏小说内容,又能与人分享,一举两得。”
六、课后积累
素材积累——聚焦:读书
读书,对一般文化人来说是件雅事,忧乐歌哭,常系于读书玩文之脉,所谓“能到竹林下,自有春水声”。书需读,多读书,能医俗。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面上便俗尘一斗,语言亦干巴无味。也许,这是对“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最佳诠释。
人生至乐,莫如读书。
黑塞谈读书
黑塞是个优秀的作家,具备了作家本有的、深具人性的智慧,同时又是一个善于读书、博览书籍的人。他写书,他爱书,所以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不以学者的立场,而以自由自在的笔法,足可信赖的知识,娓娓道出他对读书的看法,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是为了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完善”。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人们在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之后,便能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①
[伴读]①我们越是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读书去吧,少年!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②
[伴读]②李密出身贵族,富有才学,起兵反隋,壮大瓦岗,最终归唐而又反唐被杀。前人感慨:“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这种遭遇也是让人一声长叹啊。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③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伴读]③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便是此君,他可以说是两千年封建统治的总设计师。
习近平重视读书
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谈及读书的重要性。他不厌其烦地劝导党员干部读书学习,要求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做出榜样。他曾多次回忆自己的阅读史,谈及近百部国内外经典文学作品。习近平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④”,从他在各类场合所公开的阅读书目中,不难看出,其阅读涉猎广泛,博古通今,融汇中西,这些书目也能折射出他的一些治理思想和执政风格。
[伴读]④1969年,16岁的习近平在延安下乡的时候,带了一箱子书,梁家河村的乡亲到现在还记得那个窑洞里的读书人。
上一篇: 《记录家乡的人和事》教案1
下一篇: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教案2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