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高考古诗规范答题指要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这个考点一般从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来命题。这道题有些同学由于没有掌握好答题要领,往往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造成失分太大。同学们在诗歌鉴赏中怎样寻找到答题突破口,规范答题表述,获得满分,是大家所渴望的。下面就跟同学们谈谈诗歌答题的对策问题。
一、如何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凝炼、含蓄的特点,在品味诗歌语言时,应注意有象征意义的词句,挖掘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进而再现诗歌的意境。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落在关键词句的含义、语言的风格,特别引起注意的是“诗眼”的考查。
这种题型要品味的是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一些术语。
典型例题:分析此诗中颔联的语言技巧
汉江临眺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解题思路: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其言外之意,进而把握整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题步骤:⑴从关键词的分析进行解答。⑵由关键词推知整首诗的语言风格。在这首诗中,抓住颔联的“外”和“有无”即可。
参考答案:颔联中“外”字,写出了江水邈远流长,似能吞吐天地之势,“有无”则写出了山色在水气的笼罩下的若隐若显得朦胧美。这首诗的语言平实通俗,但气势宏大。
二、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而诗人的思想情感,或忧愁伤感,或闲适恬淡,或坚守节操,或忧国忧民,在鉴赏时更应仔细体会。高考中可能涉及到鉴赏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等;还有可能涉及到对诗歌中作者流露出的情感要求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的评价。
典型例题: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面,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西漫漫。
注:“迷津欲有问”,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是积极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所在,反而嘲笑孔子奔走四方,因此引起孔子一番感慨。
解题思路:评价思想内容,要以诗歌所塑造的形象入手,把握其特征揭示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⑴塑造的形象;⑵作者的情感;⑶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景物(塑造———形象),抒发了诗人———情感,也表现了诗人———的情怀”等句式。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落水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其中“遥隔楚云端”“归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诗人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三、如何辩识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是指诗人抒发情感所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诗歌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四种表达方式,考查的重点是描写、抒情。表现方法一般指:1、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和借人借事抒情。2、修辞手法,有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反问、双关、引用(典故)等。3、表现手法,分衬托(正衬、反衬),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等。还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高考中可能考查运用何种表达技巧,还有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典型例题:这首诗的抒情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解题思路: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人手。
答题步骤:⑴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⑵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⑶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衬托的手法。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四、如何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包括“意”和“象”两方面的内容。这里的“意”,指的是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这里的“象”,指的是诗歌中的人和物的形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典型例题:分析诗中画眉鸟的意象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解题思路:诗中画眉鸟的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意象的象征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⑴是什么意象?⑵意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⑶意象的意义是什么。这首诗前两句是写画眉鸟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的描写进一步展示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同时根据诗歌后面的注解,可以认为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的飞翔、无拘无束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己的形象写照。
另外,诗歌鉴赏要从词语的理解开始,从而把握整个作品的内容。在理解字面意思后,要进一步理清作者在作品中的蕴涵的情感。解答古代诗歌题目时还要注意:
一要关注诗词题目,有些诗词题目本身就对诗词的内容进行了提示,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春夜喜雨》等。
二要了解作者,一般试题都选取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如杜甫的沉郁顿的现实主义诗作《江汉》,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会有很大帮助。
三要看清注释,这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部分:介绍写作背景的注释往往暗示了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的注释往往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的注释往往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有评论语句,往往暗示本诗答题的方向。
四要学会抓景和情,物和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近年来题目中可以看到,考题多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在鉴赏时,先写景后抒情,还是情景交融,或者写什么景抒什么情,怎样写景怎样抒情。分析作品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注意比较鉴别,是分析诗歌的关键。
本站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上一篇: 古典诗歌理解重要词语解答方法全攻略
下一篇: 诗歌语言炼字类新解及试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