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由水路出发,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
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
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
E.全诗以行舟为线索,由挂帆离家始,至吴地烹鱼结,一路行来,写景叙事,自然流畅。诗中不着一忆字,却句句含忆,把自己对亲人,家乡的思念传达的含蓄隽永。
15.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
参考答案
14.B2分,E3分;B项,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E项,错在至吴地烹鱼结,作者还没有到达吴地,还在途中的船上。
15.①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的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想之情。
(事情1分,对南来的分析2分。意同即可。)
②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的热切思念。
(典故1分,答以鲤鱼代指家书或鱼雁传书的典故也可;分析2分。意同即可。)
【简析】
首联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写行舟路程之远,颔联有日云冻无风浪生写行舟之险,颈联写行舟时的所见所感,尾联【注释】写行舟途中得鲤鱼后所引发的思念之情。其中,颔联描写的是阴冷的天气和汹涌的水势,表现了诗人离乡远行时黯淡、凄凉的心境。颈联描写的是已从诗人视线中消失但还在诗人眼前时时浮现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
船工在行舟途中捕得鲤鱼是很平常的事,诗歌的妙处是在于诗人在鲤前加了南来二字,认为鱼是从家乡来的;然后借用这习见之事,通过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抒发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事借得巧,典故用得巧,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急迫心情。
尾联用典,船工捕得鲤鱼本是很平常的事,作者借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的典故(或者能够说出古人常以鲤鱼代指家书),抒发了盼望家书的急切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人。对家乡难以排遣的思念之情。[1]
全诗虽不言忆,而忆意隐含其中。以行舟为线索,实忆兄弟思乡的情愫才是贯穿的主线。
上一篇: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维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王安石阅读附答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