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记得那是12月,我进入巴黎十二大学。
我们每周都有一节对话课,为时两个半钟头.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必须提出或回答问题. 问题或大或小,或严肃或轻松,千般百样,无奇不有.
入学前,云南省《滇池》月刊的一位编辑,向我介绍过一位上对话课的教授:"他留着大胡子而以教学严谨闻名于全校.有时,他也提问,且问题刁钻古怪得很.总而言之你小心,他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
我是插班生,进校时,别人已上了两个多月课.我上第一节对话课时,就被教授点着名来提问:"作为记者,请概括一下您在中国是如何工作的 "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写我愿意写的东西."
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教授弯起一根食指顶了顶他的无边眼镜:"我想您会给我这种荣幸:让我明白您的主编是如何工作的 "
我说:"概括一下来讲,我的主编发他愿意发的东西."
全班"哄"地一下笑起来.那个来自苏丹王国的阿卜杜勒鬼鬼祟祟地朝我竖大拇指.
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问:"我可以知道您是来自哪个中国的吗 "
班上当即冷场.我慢慢地对我的教授说:"先生,我没有听清楚您的问题."
他清清楚楚一字一句,又重复一遍.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告诉那张脸,我对法兰西人的这种表达方式很陌生,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
"那么,"教授说,"我是想知道:您是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
雪花在窗外默默的飘.在这间三面墙壁都是落地玻璃的教室里,我明白地感觉到了那种突然冻结的沉寂.几十双眼睛,蓝的绿的褐的灰的,骨碌碌瞪大了盯着三个人来回看,看教授,看我,看我对面那位台湾同学.
"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我说.马上,教授和全班同学一起,都转了脸去看那位台湾人.那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同胞正视了我,连眼皮也不眨一眨,冷冷地慢慢道来:"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话音才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松动椅子的咔咔声.
教授先生盯牢了我,又递来一句话:"您走遍了中国吗 "
"除台湾省外,先生."
"为什么您不去台湾呢 "
"现在还不允许,先生."
"那么,"教授将屁股放了一边在讲台上,搓搓手看我,"您认为在台湾问题上,该是谁负主要责任呢 "
"该是我们的父辈,教授先生.那时候他们还年纪轻轻呢!"
教室里又有了笑声.教授先生却始终不肯放过我:"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 如今 "
"教授先生,我们的父辈还健在哩!"我说,"我没有那种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的难题的资格."
我惊奇地发现,我的对话课的教授思路十分敏捷,他不笑,而是顺理成章地接了我的话去;"我想,您不会否认邓小平先生该是你们的父辈.您是否知道他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 "
"我想,如今摆在邓小平先生桌面的台湾问题并非最重要的."
教授浓浓的眉毛好像一面旗子展了开来,向上升起:"什么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呢,在邓小平先生的桌面上 "
"依我之见,如何使中国尽早富强起来是他最迫切需要考虑的."
教授将他另一边屁股也挪上了讲台,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坐好,依然对我穷究下去:"我实在愿意请教: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 这儿坐了二十几个国家的学生,我想大家都有兴趣弄清楚这一点."
我突然一下感慨万千,竟恨得牙根儿发痒,狠狠用眼戳着这个刁钻古怪的教授,站了起来对他说,一字一字的:"最起码的一条是:任何一个离开国门的我的同胞,再也不会受到像我今日承受的这类刁难."
教授倏地离开了讲台向我走来,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他将一只手掌放在我的肩上,轻轻说:"我丝毫没有刁难您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国家的."然后,他两步走到教室中央,大声宣布:"我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
出了教室,台湾同胞与我并排走.好一会儿后,两人不约而同看着对方说:"一起喝杯咖啡好吗 "
【作者介绍】
钟丽思,是1988年赴法国留学的女作家,现为法国巴黎阿拉贝电影制片厂编导,兼为《天下华人》法国主
【课文提示】
1,本文是一篇政论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报告文学,不仅真实性强,而且文学色彩浓厚。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作者留学法国,在一堂对话课上,与一位大胡子教授唇枪舌剑较量的场面,还通过神态、行动及大量的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引人入胜,并有助于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2,文章表现了海峡两岸的中国留学生,团结协作,自觉地维护祖国的尊严。也反映了外国友人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反映了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不断富强的愿望。
【正音正字】
谨jǐn
堪kān 倏shū
【积累词语】
千般百样
无奇不有
刁钻古怪
总而言之
鬼鬼祟祟
一人做事一人当
顺理成章
感慨万千
不约而同
【分析课文】
本文是一篇结构紧凑的特写,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读来情味盎然。本文没有一点悲凉感,同是在维护国格,赤子们腰板硬朗,理直气壮,具有逼人的威势。以高度文明的中国人高雅的气质、敏捷的思维、机变的语言令洋人叹服,展示了九十年代中国人的高等素质。
文章主题是:通过“大胡子”教授的提问和中国留法学生“我”的回答,表现了中国留法学生不卑不亢的自尊自爱,理直气壮的爱国精神,不畏“刁难”的自强自信,反映了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中国能自强的良好愿望,展现了中国正在逐步上升的国际地位。
题目是个偏正短语,它隐含的语义是“向中国人致敬”,但题目采用形象性说法,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侧面铺叙大胡子教授“刁钻古怪”总使人“难堪”的形象。要回答“两个半钟头”、“无奇不有”的问题,已经很难熬了,更何况是一位“刁钻古怪”的教授在提问。“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这句话写出了教授的“教学严谨”,也使读者为“我”捏一把汗。这些侧面铺垫为对话课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也为后文教授的真诚态度和严谨教风作了反衬。“大胡子”暗示教授的直爽、豪放。
第二部分(第4-31段),写教授“刁难”“我”的经过及“我”机变而理直气壮的回答“制服”了教授。对话课从剑拔弩张的气氛转为友善轻松的气氛,“我”付出的不单是机变的对话,敏捷的思维,更为重要的是一种为国争光的责任感。整个问答过程分四个回合。
第一回合(第4-9段),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问答。教授的提问切入自然,既注意到了学生身份,又不经意中提问,但却有看似平实、实奇崛的开挖话题的功夫。一个国家的记者如何工作、记者的首长如何工作,尤其在提问时加上一个修饰限制性状语“在中国”,一下子把国家的荣辱郑重地放在了学生面前,要回答得得体,需要有非同寻常的应变能力。“概括地讲”,“我”巧妙地接过提问中的“概括”要求,回答了两句高度概括的话,针锋相对,沉着应答,俏皮幽默而又不失风度。第二次“概括地讲”,句式重复,写出“我”的执著、坚定,不入“圈套”,不作无谓的解释,用两个“愿意”接连回答,把我们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的舒畅心情介绍给了各国留学生,为国家争了气。“窃笑”:“窃”是怕教授,“笑”是赞赏我。“‘哄’地一下笑起来”,情不自禁地爆发了对我赏识。这两句,渲染出活跃的气氛,冲淡了原先的紧张气氛,再加上有些留学生“偷偷朝我竖大拇指”的动作,巧妙地烘托了“我”的成功。
第二回合(第10-16段),关于国籍的问答。教授顺着学生的国籍切入第二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来自中国的哪一方.教授不可能不知道“只有一个中国”的常识,但依旧按两个中国的思路来提问,这是因为国际上有“两个中国”的暗流,更为重要的是教授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敏感的政治素质,是不是把中国的国家命运都看成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不容半点疏忽的大是大非问题。“教授两只手都插入裤袋,挺直了胸膛”的动作和神态,显然为自己的狡黠而得意,甚而有些傲慢。“班上当即冷场”,写出问题的严峻、气氛的紧张。“我慢慢地”,写出“我”胸有成竹,冷静沉着,与其他学生形成对比。先“没听清楚”,婉转表示反对,给教授纠正错误、重新提问的机会,写出“我”以退为进,寸步不让;接着以“不明白‘哪个中国’一说可以有什么样的解释”,由退为攻,由被动变主动,公开反抗。最后以纠正教授的常识错误告结束。“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含蓄写出“我”还不识其真面目。应该说教授的提问是带挑衅性的,给“我”造成狼烟四起气氛,激起了“我”迎战的斗志。同学们为“我”与台湾同学捏一把汗。“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照应开头。“那种冻结的沉寂”,照应“当即冷场”。“教授先生,这是常识”,郑重其事地将他一军。“正视”,写出对“我”的尊重;“不眨一眨”,写出不假思索,肯定无疑的神态。“冷冷地”,对这个问题的冷静,不屑一顾。“慢慢道来”,胸有成竹、沉着不慌。台湾同学重复“我”的话,说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完全一致,毫无差异。这时发出“松动椅子的咔咔声”既反衬了“我”的成功,也写出了各国学生的友善,紧张解除了。
第三回合(第17-26段),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答。教授“盯牢”“我”的不仅是眼光,更重要是交战中一方执著地缠绕。教授的思路极有逻辑推理性,他既理明了台湾省与中国其它省阻隔的现实,又探究原因。“除台湾省外”写出“我”反应灵敏,信念坚定,无隙可击。教授“搓搓手看着我”,说明“我”很棘手,难以应付。“在台湾问题上,该谁负主要责任呢?”这个问题,显然有分化“我”与台湾学生的意图。“我们的父辈”巧妙地避开了正面交锋,还加上“他们还年纪轻轻哩!”说出一个不可置辩的道理:谁都不可能把国家问题处理得十全十美。“依您之见,台湾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如今?”这又是咄咄逼人、难度极大的问题。“我们没权力去剥夺父辈们解决他们自己酿就的难题的资格”“我”再避正面交锋,显示出政治机智,同时照应前面“那会儿他们还年纪轻轻哩!”暗示了“父辈们”已经成熟,定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这里三句话,十分严密,环环相扣,表达了对父辈的信任,表现了中国政局的稳定。教授紧追不放,又挺过第三剑,要“我”回答邓小平“想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依我之见……”,照应上文,针锋相对。又一次避开正面交锋,把问题推向一边,使教授在台湾问题上的三斧头全功尽弃。
第四回合(第27-31段),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的问答。教授把剑换了个方向挺来,追问“中国富强的标准是什么”,这回教授似乎得“人心”之优势,抬出二十多个国家的学生一起来“讨教”,企图孤立“我”,让“我”难堪。教授自以为中国物质文明不如外国,此题目可以压倒“我”。“我站了起来”,写出“我”激动不已,忍无可忍,情不自禁。“狠狠地用眼盯着”几次责难使“我”义愤,决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狠狠还击。“我”的“狠狠”的眼神细节和“一字一字”吐词,写出了义愤感,受辱时的奋争和理直气壮,颇具气壮山河之势。这时对教授的眉毛细节和坐姿细节的描写,写出了教授的一种内心激动:他对这些问题实在太感兴趣了,希望受到教益。“倏地离了讲台笑着向我走来”写出教授的满意、真诚、友善。“笑容很灿烂”,写出教授的真面目,并无阴谋和恶意。“我只是想知道”,强调别无用心,揭示提问的目的,释尽疑惑,表现了教授的坦然真诚。至此教授的面目才完全看清。他心迹的坦露,脱帽的举动,使“我”感到教授的友善可亲可敬,这种欲扬先抑手法,使教授的严谨和真诚正直得到充分渲染。“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是对“我”的致敬,更主要是对全体中国人包括台湾省的中国人的致敬,因为教授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中国人的自强,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为国争光的团结协作精神。
第三部分(第32段),写“我”与台湾学生结伴而行。作者有意选择这个素材做全文结尾,写出台湾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友好,共同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意识。“好一会儿”,说明双方还是有一些隔阂的。“不约而同”,写出双方为中国人的地位升高而感到欢悦,进一步点明题目中的“中国人”的范畴。
大胡子教授,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友善的外国友人。他在课上提出的问题是他严谨的教风的体现。他提出的“两个中国”的问题并非是他在主张“两个中国”。这个敏感的问题在国际上往往经常碰到,教授的提问正是为了测验一般中国人对此问题的敏感度,反过来看,可能正是教授的提问练就了“我”往后工作上对这类问题的敏感。教授提出中国富强问题,可能是他对一国富强的一种兴趣。教授对“我”与台湾学生在台湾问题上的一致性极其赞赏。教授对中国人民的真诚从他最后的眼神,笑容和脱帽动作中可以看出。教授的脱帽致敬是他的正直为人的表现。当然“我”代表的中国人的自强和自尊,使教授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人,由此而产生敬意。
复习
【思维训练】
1,本文的文学体裁是什么?题目的隐义是什么?
( 本文的文学体裁是报告文学。
题目的隐义是“向中国人致敬”。 )
2,“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中,“几乎”不能删除的原因是什么?
( ①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难堪”,最后“我”也没有难堪。
②教授的目的也不是要学生难堪,而是治学严谨。 )
3,“我听见班里有人窃笑。” 句中的“窃笑”有哪两层意思?
( “窃”写出了学生对教授的惧怕,不敢公开笑。
“笑”写出了同学对“我”的赞赏。 )
4,第二回合是关于国籍的问答。教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 教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敏感的政治素质。 )
5,“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与“那种冻结的沉寂”,分别照应什么?
( “雪花在窗外默默地飘”照应开头“12月”。
“那种冻结的沉寂”照应“当即冷场” 。 )
6,第三回合是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问答。“除台湾省外”和教授“搓搓手看着我”,对于塑造“我”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 “除台湾省外”这句语言描写,突出“我”反应灵敏,思路周密,无隙可击。
教授“搓搓手看着我”,侧面描写“我”很棘手,使教授感到难以应付,手足无措。 )
7,“我看着他的脸。那脸,大部分掩在浓密的毛发下。”“我才发现他的眼睛很明亮,笑容很灿烂。” 这两次对教授的外貌描写,具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 前一句说明“我”并未真正认识教授的真面目,未理解他的真实意图。 );
后一句说明“我”终于感到教授并无恶意,至此教授的面目才完全被看清,即了解了他的真实意图。 )
8,本文描写“大胡子”教授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其实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欲扬先抑。
其实他是一位对中国人民友善的外国友人。 )
9,“我”与教授的问答围绕哪几个问题?这些问题的过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 四个问题:中国人如何工作、”我“的国籍问题、如何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富强的标准。 过渡巧妙。
写出教授思路极其敏捷。 )
10,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 环境描写,渲染了特定场合的气氛。直接的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比如写冬景、写人们盯着我们三个人的冷场等。通过人物的反应的侧面描写,如课堂上的笑、冻结的气氛、松动椅子的声音等,写出了剑拔弩张及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善气氛。 )
11.文章主题是什么?
( ①通过教授的提问和中国留法学生“我”的回答,表现了中国留法学生不卑不亢的自尊自爱的爱国精神;
②反映了外国友人真诚希望中国富强、中国能自强的良好愿望,展现了中国正在逐步上升的国际地位。 )
12,在对话课上,大胡子教授提出问题,如此“刁钻古怪”,后来,他为什么竟会对“我”“脱帽致敬”,前后态度是否矛盾?为什么?
( ①应把问题本身的性质和提问人的动机,区分开来。教授提出“两个中国”问题,并非是主张“两个中国”,提出“台湾问题”,说明他对中国情况的关切。
②一位编辑曾介绍,这位教授“几乎让所有的学生都从他的课堂上领教了什么叫做“难堪”,这一重要的伏笔,说明他的提问“刁钻古怪”,并非单是冲我而来,而正是表现了他“闻名于全校”的“教学严谨”。
③教授在对话课上,提出了一些有关国家荣辱、政治上十分敏感的问题,是要了解一般中国人是否都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不能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尊严。
④教授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在提问题中,被我的爱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因此最后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离开讲台,笑容满面,脱帽致敬,这是他的心迹坦露,也是他正直的表现。 )
13,“我”与教授对话完了,教授宣布:“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下课。”文章到此可以搁笔,为什么最后还要添写一节,交代“我”与台湾同胞准备去喝咖啡?此节能否省略?
( 本节对话课,“我”与教授构成了一对主要的矛盾体,对话进行了11次,其中有7次,集中讨论了所谓“两个中国”和“台湾问题”。回答教授第四次提问时,特别交代台湾同胞支持我的意见:“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常识”。我在回答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时,强调要有海峡两岸的“父辈”来解决。我和台湾同胞,都是“中国人”,都是教授致敬的对象,中国的统一富强,是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我”与台湾同胞,齐心协力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是画龙点睛之笔,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所以最后一节,不能省略。 )
上一篇: 《盼你回家》阅读及答案
下一篇: 《寻找时传祥》阅读及答案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