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假如治与乱、存与亡的区别如同高山与深谷,如同白土与 黑漆那般分明,那就没有必要运用智慧了,就算蠢人也能够知道。
且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
但是治与乱、存与亡的区别并非如此。仿佛能够知道,又仿佛无法知道;好像能够看到,又好像不能看到。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因此有才智的人、贤明的人都在千思百虑、用尽心思去探求治乱存亡的征兆,就算是这样,尚且有管叔、蔡叔叛乱的事件和东夷八国不听王命的阴谋。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
因此治乱存亡刚刚出现的时候就如同秋毫那般,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可以明察秋毫,大事就不会出现过失了。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
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从此以后,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的,那人非常感谢子路,并把牛做为(救他命)的酬劳给子路,子路接受了这头牛。
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知道后十分高兴的说道:鲁国的人肯定会多多救助落水的人!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孔子从小事情能看到教化的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取材于《吕氏春秋》本选段为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阅读选段)
吕氏春秋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上一篇: 《放鹤亭记》“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原文逐句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下一篇: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下载|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