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历代鱼纹饰的演变与应用|鱼纹|纹饰


作者:佚名       来源于:艺术起点

  来源: 殷古斋藏瓷微信公众号

  鱼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吉祥寓意的纹饰之一。在历代陶瓷、金属器、丝帛、木制品等上处处可见鱼纹饰。鱼纹的丰富涵义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原始氏族的图腾。2。神使  3。蕴含各种美好祝福的祥瑞

  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世界各大河流域,如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古印度的印度河流域,还有古中国的黄河流域。原始人类多依水而居,因丰富的水资源和水产会给原始低下的生产力带来一定的生活便利和生存保障。除了各种蔬果,鱼,就是他们最常用的食物。捕鱼,食鱼,是那时人类的日常。河南临汝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鹳鱼石斧图陶缸,上面的图案就是当时农耕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汉画像石、画像砖非常地写实,上面刻画了很多当时社会生活场景,里面就有如捕鱼、钓鱼,煮鱼等,也出现了鹳衔鱼纹。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品种繁多,取之不尽,捕捉相对容易,因此人类一直喜欢鱼。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可见古时鱼和熊掌居同样的地位。在捕鱼、吃鱼的过程中,人类发现鱼多籽、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强,而人类多灾多病,生活艰难,环境恶劣。心里渐渐有了某种诉求和精神寄托,希望能衣食不缺、年年有余、繁衍不绝、长生不老。于是,他们赋予了鱼各种各样的吉祥寓意。

  最先,把鱼神化。《山海经》《淮南子》曾记载颛顼、后稷化为人鱼,死而复生。因此那时代人类把鱼当作氏族的图腾来崇拜,又认为鱼能沟通生死两界,可以作为神使在天地间往来,传递信息,希望通过鱼的沟通,人能获得长生、亦能升仙。半坡遗址出土的各种带有鱼纹的陶器,三星堆出土的刻有鱼鸟纹的金杖等,上面的鱼纹应既是某个原始氏族的图腾,也是人类期望能长生不死的思想体现。

  御鱼升仙的故事,数汉代流传最广。汉刘向《列仙传》记载:“琴高,赵人,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琢郡间二百余年。后入琢水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某日当返。诸弟子日斋洁,待于水傍,设祠。高果乘鲤而来坐祠中,观者万余人,留一月余,复入水去。”汉墓壁画和汉画像石中也常见到各种鱼拉车、乘鲤成仙等脑洞大开的图案。人类最本质的需求是”活下来,活得好一点,活得久一点“,其中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不甘于平平凡凡庸庸碌碌,则会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问题。汉代人热衷于得道成仙,可能也是这些社会精英反复思索得出的答案。

鱼跃龙门,化鱼为龙,是人类最喜爱的一种鱼文化表达方式。

鱼跃龙门,化鱼为龙,是人类最喜爱的一种鱼文化表达方式。

  《三秦记》:“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自古以来,龙一向是特权阶级的尊贵身份地位的象征。历代众多器物上鱼纹的应用隐含着中下层阶级的人们希望有一天能飞黄腾达,化卑为尊的热切愿望。鲤鱼跳龙门,最早的具体事例应该从孔子说起。孔子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士族的身份不被承认。《孔子家语·卷九·本姓解》:“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鲁昭公的赠鲤间接地向国人昭告了承认孔子士族身份,所以孔子欣喜之际为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历代鱼纹饰中,相当一部分鱼纹代表着鱼跃龙门、鱼化成龙的美好寓意。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国宝降真香买家出价一克8000元被婉拒|降真

下一篇战国秦汉金饼货币类型考略|秦汉|金饼|战国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