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别让孩子成为未来的“智力苦力”


作者:佚名       来源于:艺术起点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系列报道

  今天怎样做家长?

  今天,到底该怎样做家长?权威式还是朋友式?
  “我给儿子的目标是超越季羡林,追慕钱钟书。三个女儿的目标很简单,宋氏三姐妹。”这是“狼爸”萧百佑的回答,他的教育方式是“三天一顿打”,结果“孩子顺利进了北大”。

  今年年初,相似的例子令我们惊叹,“虎妈”蔡美儿的女儿成功考入哈佛大学,但为了达到目标,“虎妈”定下严酷的十大家规,女儿一旦犯错就被斥为“垃圾”。

  尽管争议巨大,这种以打骂为主的高压教育方式却在不少家长心中获得认同,因为“结果好比什么都重要”。

  夜幕落下的时候,北京市东城区两广大街上随处可见巨大的显示屏广告:“四海学校,签约保提分!”“龙文学校,签约上名校!”显示屏还会滚动播出在这些学校补习过孩子的资料。

  张女士带着念小学的女儿走进龙文学校的大门,记者问:“每天放学还要接着上课,不辛苦吗?”张女士苦笑:“又能有什么办法,上不了好中学,这辈子就完了。”

  “赶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一个童年,就欠他们一个成年”,每一句口号都理直气壮,压得家长不敢懈怠。尽管深知孩子的苦,但现实,让每一个拉着孩子奋力拼搏的父母迷茫,今天,究竟该如何做一个好家长。

  孩子不是商品 教育不是竞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也许不能一概而论,然而,追求公众认同却是不少家长共同的选择,这也许就是“狼爸”、“虎妈”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

  来自中国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八成以上的家长希望子女是班级的前十五名,一半以上的家长希望孩子能成为博士,而结果全都如意当然是不可能的。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冯秀军对这种“操之过急”的教育方法不认同。作为教育工作者,她认为,“如果教育总是在太心急的情况下进行,永远在赶超,永远‘更高更快更强’地追赶,反而会损失更多。教育如果盲目追赶速度,损失的可能是高度、深度,甚至是温度。孩子不是商品,家长不能一直以竞争、竞技的心态面对孩子,甚至期待他们能以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社会认同。因为,如果家庭教育过程中给孩子带来伤害,影响可能很大,可能最后连失败的原因都无法追溯。”

  作为一位母亲,她认为,孩子各不相同,教育没有定式。孩子处在幼年,没有足够的判断力的时候,让他知道做事应有底线是对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懂得爱与被爱。

  面对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广告,身边老师、朋友的压力,冯秀军说,她也会选择给孩子报培训班,但会尽量从孩子实际情况出发。

  “以前我对补习班并不了解,听老师说奥数班很好,就给孩子报了奥数班,但是很快我们就停了,因为我希望对孩子的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不是让她感到不舒服,这样会起到反作用。”冯秀军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家长,似乎更应该“慢工细活”地教育孩子,而不是“大火爆炒”。如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不听取孩子的意见,可能只会把问题隐藏起来。

  但是,在大家都在努力“赶超”的环境下,做一个冷静不焦虑的家长着实不易。




上一篇美国调查显示家长学历越高越重视子女教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