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艺术起点
和顺县持续擦亮“和顺生态”名片,全力抓好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沙棘林改造、太行山绿化、重要水源地造林、生态管护等工程,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走出了一条“生态立县”之路。图为和顺县城新貌。山西日报通讯员摄
太行之巅,清漳河畔,梁余古县,焕发生机。
抗战时期,八路军首登太行就来到和顺,八路军总部、129师师部、秦赖支队、中共晋冀豫省委、中共晋中特委、晋东南牺盟总会等机关都曾驻扎和顺,这里一度是我党抗战的军事中枢。解放战争时期,和顺县又成为我党我军重要的兵源基地、战勤基地、战略后方。
如今,这片英雄的土地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姿,林海苍茫,山河壮丽,城乡和美,宜商宜居,干群合力,百业兴旺,和顺人民正踔厉奋发书写时代荣光。
住新居 创新业 老区人民开启新生活
“以前在村里交通不便,靠天吃饭,天不好连收成都没有;搬迁后,不但居住条件大大改善,还能在家附近的菌菇大棚上班,月收入近2000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感谢政府的政策啊!”8月3日,谈起现今的生活条件,家住和顺县康阜嘉园小区的李敏乐得合不拢嘴。
53岁的李敏是和顺县义兴镇上虎峪村的贫困户,2018年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山庄窝铺进城后,流转掉了村里的几亩闲置地,一年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在政府的帮扶下,又去“扶贫产业园”上班,一个人赚的钱是以前全家收入的两倍,中午还有充足的时间回家给老人做饭,幸福感满满。
和顺县山多川少,土地贫瘠,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不通电、不通信号、饮用水不足的偏远村庄不在少数,为彻底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2017年5月,和顺县委、县政府经过全县上下五轮调查摸底,决定对未实施过移民搬迁的6个乡镇41个150人以下的村庄实施易地扶贫整村搬迁。2018年11月7日,位于和顺县城的康阜嘉园和梁余新苑2个安置小区正式落成,41个村1833户4931位易地扶贫搬迁居民顺利按期入住。与此同时,配套的就业举措也快速跟进。
投资2763万余元、占地98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让323名搬迁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2万元至3万元;投资5500万元建设1600座食用菌标准种植大棚,让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对象一人一座;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搬迁村土地5000余亩,每亩托管收益均在150元—200元左右,700余户户均增收1800元;组织务工培训,仅2021年全县省外劳务就业124人,省内县外劳务就业210人,县内务工就业2101人,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人均增收3万元。
5年来,从整村搬迁到后续扶持,变的是阶段目标和任务重点,不变的是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贫困群众挪出山沟、搬出新貌,全县群众怀揣未来、拥抱梦想,开启乡村振兴新华章。
抓创新 促发展 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厂房林立、机器轰鸣,从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正门进入园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一个山城里生产初级氧化镁产品的小工厂如何能脱颖而出,掌握高端硅钢级氧化镁产业话语权?“归根结底是靠创新引领、精耕细作。”作为企业掌舵人,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世海向记者道出了企业背后的密码。在他看来,只要全力做好、做到极致,小企业也蕴藏着“巨人基因”。
山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一直坚持最严格的质量管理,坚决做到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它生产的高等级薄带硅钢专用氧化镁新材料应用性优于同类进口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从一个生产初级氧化镁产品的小工厂,到国家级“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从最初的500万元产值到如今的1.3亿元产值,提升的不只是产能,依靠创新更是实现了企业的成功转型。
“要依靠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快国产化替代,与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密切协作关系,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2021年,省领导在和顺调研时,对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给予充分肯定。
上一篇: 河北馆陶:“产业兴旺路”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篇: 俯瞰乡村大棚美景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