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启蒙网

欢迎访问中国艺术启蒙网!

中国艺术启蒙网(中国艺术教育网)开启艺术启蒙之路!

法国大皇宫展里的手机影像展:一些直抵灵魂的鼓励|摄影|拍摄


作者:佚名       来源于:艺术起点

  在Taschen的展位,NASA前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签名版登月照片被挂在显耀的位置(今年恰逢人类登月50周年),这些作品彼时由宇航员用特制版哈苏500EL相机拍摄。耄耋之年的奥尔德林此次并没有莅临现场,今年6月间,他在推特上应粉丝要求发了一张自拍照,并配文称“我没法在月球发推文,但我拍了第一张太空自拍照。”

  NASA前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签名版登月照片

  对话|刘香成:手机作为纪录生活的工具,就像笔记本一样

  在这座百年建筑的穹顶下,经典胶片相机拍摄的作品,和数码时代、智能手机拍摄功能诞出的作品被并置在一起。

  “相机从当初一个大匣子,到徕卡相机在战地摄影中的快速反应,再到现在人人手中的手机,对于摄影本身而言是图像数量愈发海量化。2016年人类拍摄的摄影作品比2013年的时候翻了两倍,每一年都会有3万多亿图片,这个数字听起来是很可怕的,到2019年的时候,可能又翻了两倍。摄影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延伸的一部分,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有人通过摄影纪录下来。”知名摄影家、大赛评委刘香成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

  记者:请介绍下担任新影像摄影大赛评委的缘起,作为终审评委你要阅读多少作品并作出评判?

  刘香成:之前我曾当过其他摄影全球比赛的评委,所以当华为准备发起这个比赛的时候,我就开始介入其间,2017、2018到今年,我连着做了三届终审评委,整体质量上我觉得是逐年都有提高。我看的作品每一次大概有1000张左右,按不同的组别比如“地理位置”、“你好,生活!”等来分类。看作品大概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评委们看完后会独立给出打分,然后大赛做统计。最终选出的作品,评委们会集中在一起讨论、打分,评选出名次。我们看作品的时候不是在手机上看,是把作品打印出来放大后贴在一面墙上,对于一张图片的好坏,大家其实很快可以得出结论。

  刘香成(照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你好,生活!组别冠军作品《午后》

  记者:非常感兴趣你个人的移动通讯设备使用经历,当出现智能手机,特别是手机拍照功能逐年提升后,你是否会紧跟潮流?

  刘香成:智能手机有它方便的地方,特别是有了手机拍照功能后,我平时看到有意思的事物,都会有意识地用手机拍摄记录,它像一个便携笔记本标注、提示一下,之后可能再用专业相机去补拍。我从70年代初开始从事专业摄影,习惯对于一个话题或者选题来来回回地琢磨思考。在中国,在美国、印度、孟加拉、尼泊尔,还去过前苏联,在这些摄影历程中,我认为自己思考的时间是比较长的。我的朋友中,也是文字记者比较多,摄影记者反而少。我并不排斥经常拿个相机到处拍,但在我会经常思考为什么要去拍,怎么去拍一个故事。现在手机对我来说就是作为一个纪录生活的工具,像笔记本一样。

  记者:几年前我的同事曾和你探讨过“从颗粒到像素”,也就是从胶片到数码摄影时代变迁的相关话题。彼时的三个话题,中国人对摄影怎么看待的?摄影到底是什么?中国是怎么利用摄影技术的?结合当下手机摄影蔚然成风,你能否给出一个更详尽的观察?

  刘香成:摄影从发明到今天已经有180多年了。当年摄影术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从慈禧太后到李鸿章都喜欢被拍照。我曾经看过《泰晤士报》第一个驻华记者的记述,发现在清末,大家互相送肖像照片,并且签上自己的名字,已经蔚然成风。中国人对于摄影、相片的认知和使用一开始就与西方不同,西方从19世纪开始,他们的冒险家、旅行家到了一个地方,会拍一些照片,纪录不一样的文化和风景,回去和他们的朋友共享。你看早期中国的照片,很多都是传教士拍摄的,或者是一些专业旅行家和冒险家拍的,而不是中国人自己拍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大英博物馆:展览《特洛伊:神话与现实》|特洛伊:神话与现实

下一篇从伦敦新闻画报到柯布西耶手稿 近170年的世博史|柯布西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中国艺术启蒙网